今年,武漢這座城市被反覆提及。經過了大半年的疫情風波,如今見到武漢人,他們通常會說:「歡迎多來武漢!」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對原本的武漢忽略太久。
這裡有一些人們對於武漢的印象。他們有的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有的是偶然接觸最終深深愛上武漢的外地人。如果你還未動身前往這個城市,不如先來感受一下這些人眼中的武漢,和他們愛上武漢的理由。
全中國最豐盛的早餐
姓名:夏星
出生地:武漢
職業:演員
「如果你在武漢的早點攤看到很多『邊走路邊吃東西』的人,不用擔心,他們並不是想貪心地多吃幾個不同口味的早點小吃,『邊走邊吃』只不過是武漢人為了節省時間而產生的一個吃早餐的習慣,也展現了我們武漢人隨性的一面。要說武漢的早餐有哪些?熱乾麵、熱乾粉、牛肉麵、牛肉粉、炸醬麵,炸醬粉,面窩、豆皮等等一系列的選擇,大概能有幾十種吧,武漢人吃早餐被稱為「過早」,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到外面去吃,因為外面的早點攤實在是太多了。
武漢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小時候在武漢生活的時候,最喜歡吃熱乾粉、炸醬粉、豆皮這些作為早餐,自從離開武漢到北京讀書、工作這些年,突然迷上了小時候完全不吃的熱乾麵。我想這或許就是人的一種身份認同吧,當我在那個環境裡的時候,反而不太會去在意這個城市最有代表性的東西,而當我離開了,「熱乾麵」才真正成為了我對武漢的一種思念。我家離武漢美食一條街很近,每年春節街上很多小吃店都會休息,所以每年過年回家,我都會讓爸媽提前幫我把熱乾麵、牛肉粉之類的美食在小吃店歇業之前買好放在家裡。有一年春節爸媽忘了這回事,我還因此鬧了脾氣,這可是我期盼了一整年的味道呀,我想這份味覺記憶也是很多人心目中對於家鄉的情感吧。」
為家人帶來每天的頭道快樂
姓名:餘承恩
籍貫:武漢
職業: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
"作為家裡的老小,我肩負著滿足全家頭道味蕾的重任,爸媽和愛睡懶覺的老姐都會在前一晚早早地列好他們的過早單。當然,他們要想吃到這份美味的話就都要靠我這個'家庭小跑腿'。作為武漢的一家子,我們全家對武漢的美食可謂是喜愛至極,吃不膩也吃不煩。不僅這樣,武漢的過早更是可以做到一個月不重樣,小的時候最開心的就是一大早就穿著短褲背心人字拖衝下樓去為家人買早點,看著爸媽和老姐吃得一臉美味的神情,這使我特別心滿意足,因為那都源於我的功勞。"
碼頭溫情,櫻花飛舞
姓名:阿 Sam
籍貫:武漢
職業:旅行作家
"城市,像是一個巨大的遊樂場,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讀書的時候學校在武昌,如果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散步到司門口的輪渡碼頭,一塊錢一張船票很良心價,從武昌的司門口碼頭開到漢口的江漢路,如果你願意可以不下船再這樣坐回來,或者去江漢路步行街走走。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非常解壓的小旅途,帶著 CD 機在江上無所事事地飄蕩,黃昏那會兒是武漢長江最美的時候,你會看到夕陽從天際慢慢染紅了整個江面迎接華燈初上的城市外灘。"
厚重有力,包容開放
姓名:白豔
來自:上海
職業:中國媒體旅遊記者聯盟 主席
"無論是歷史課本中「最具文化和情調的城邦」,還是地理課本中的「九省通衢」之城,武漢都是一個不斷被閱讀的地方。歷史給了它沉穩,長江賦予它胸懷。讓一代代人的命運在這座城市中隨江波起伏,也引得眾多文人墨客去書寫它。而我對這個城市最大的好感,因為它擁有江河的懷抱。這裡的生活與水同行。我喜歡水,是因為它總能洗淨城市的喧囂,讓欲望平息,讓悲傷療愈。"
東湖的城市微旅行
姓名:段硯
籍貫 :湖北,在武漢生活 20 年
職業:旅行自媒體
"我以前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這個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常去東湖散步,在這裡,我看到武漢最有魅力的表情 :春天,鳥鳴歡唱 ;夏天,樹影婆娑;秋天,落葉飛舞;冬天,臘梅飄香。我將這一切稱作'在自己的城市微旅行',像出門度假一樣,穿戴跟環境搭配的服飾赴約,讓自己在「家」的日子,也有度假的心情。"
別有一番味道的夏日
姓名:涼夏
籍貫:武漢
職業:旅行書作家
"記憶裡武漢的夏天每天都是 38℃往上,新聞會預報高溫警告,武漢夏天的味道,是瀝青柏油路面在太陽下散發著焦糊的味道,是打開水龍頭就聞到的漂白粉的味道,是路邊堆滿的水果攤唰的一下在大西瓜上切開三角形的口子,隨之迸發出來的清爽的西瓜味道。以至於我覺得,那就是夏天的味道,多少年揮之不去。時間流逝了,氣味在記憶裡永存。"
最愛八十年代
姓名:彭棠
來自:武漢
職業:旅行作家
「夏天的傍晚,老街坊,梧桐樹,滿街的竹床,男人們打著赤膊,街坊們家長裡短,知了還在叫。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之間,洋溢著一種粗獷的親切與熱情。這是八九十年代的武漢。那時我喜歡去江邊,腳踏泥沙,或坐於一塊礁石,看長江上的行船,看夕陽落下,看漿紅色的江水打著漩渦滾滾流去。也喜歡去東湖,走進靜謐的磨山,感受那份來自自然的承載與包容。大江大湖大街大道,這是一座龐大的城市,又細到街裡街坊,充滿人間滋味的細節裡。」
溼地中的城市田園夢
姓名:山妖
籍貫:北京
職業:自由媒體人
「武漢是一座溼地之城。溼地面積近20%,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世界溼地資源最豐富的三座內陸城市之一。遍布城市的溼地保護區、溼地公園,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資源,更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沉湖溼地數不清的候鳥,漲渡湖溼地的水上森林,後官湖公園的溼地步道、東湖溼地的美妙水景……這些星羅棋布的溼地,讓武漢人雖身居鬧市,但卻實現了自己的田園之夢。」
獨一無二的歷史記憶
姓名:王嶽君
籍貫:湖北,在武漢生活 32 年
職業:策展人 攝影師
「三十年前,我走過漢口老城區一片廢墟,一位老人自言自語『這個,現在也拆了!』然後,我開始搶救性為武漢歷史留存影像,這一做就是 30 年。我享受著這些能夠記錄且作為城市歷史文脈的最後載體,細細品讀愛不釋手,我責無旁貸地保護著承載幾代人關於浪漫的體驗和想像的視覺符號,我也用記錄和再現手段,完成了《武漢記憶》《弄戲》《一個人與一座城》三部影像作品,為武漢這座城市留下可見歷史,我還在繼續。」
碼頭溫情,櫻花飛舞
姓名:小寬
職業:美食工作者
"武漢美食眾多,人們總是第一時間想起熱乾麵,而非武昌魚、洪山紅菜和排骨藕湯。這源於熱乾麵的霸道,每每坐在路邊吃熱乾麵搭配蛋酒的時候,總會在心中升騰起'不服周'的氣勢。武漢人永遠熱情好客。每次去武漢之前給當地朋友打電話,對方的口頭禪是 :「來到武漢,一碗都是我的。」意思是說任何事情都由我來搞定。"
西北湖的美麗人生
姓名:Emma
籍貫:武漢
職業:至愛法麥麵包,張愛施
西點創始人
"西北湖地處漢口中心,是武漢最早的金融街,漢口人都知道西北湖這塊風水寶地,在軍運會之後,這裡變得更加秀美端莊……清晨 6 點的西北湖,水汽溼潤,植物豐沛,繁忙牽手幽靜,鬧市獨享清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每天清晨我都用跑步來端詳她的美好。也是在這裡,我開了一間自己的麵包店,精緻生活和城市煙火聚集於此,值得慢慢丈量。"
波爾多的友好城市
姓名:貴永華
(Olivier GUYONVARCH)
國籍:法國
職業:法國駐武漢總領事
「我從上世紀 80 年代開始學習中文,尤其喜愛中國的唐詩宋詞,對中國的感情可以從我的中文名字中看出來:貴永華——珍貴在於永遠愛中華。1998 年,作為時任副領事,我參與了法國駐武漢總領事館的建館工作,2017 年 9 月再次歸來,我深切地感受到武漢已經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武漢是法國在華投資最多的城市之一,聞名遐邇的酒鄉 - 波爾多市與武漢市在 1998 年結為友好城市,期待更多的中國朋友前往體驗法式生活藝術。」
為國揚威的「軍運會」
姓名:胡蓉
籍貫:武漢
職業:大學體育老師
"2019 年,在武漢東湖城市之心的湖上漂著各國參賽代表的帆號時,我心裡特別的激動。'軍運會'讓更多武漢人了解了帆船運動,懂得了環保和科技為體育帶來的變化。賽事過後,帆船賽事碼頭對外開放了,我們也有了自己的俱樂部,人們的周末生活更加多樣化。"
美食與美景交融
姓名:李榮輝
籍貫:馬來西亞人
職業:武漢馬哥孛羅酒店總經理
"我喜歡這個城市的大江大河、文化遺蹟和地道美食。在我工作的每一天,都可以看見酒店前方長江奔騰,也可以感受到酒店背後萬國建築群的優雅底蘊,興致起來,走兩步路便可以遛彎兒到旁邊的蘭陵路上享受各種地道美食,從熱乾麵到九孔蓮藕湯,不一而足。近幾年,城市發展非常迅速,整個武漢充滿了現代化的都市氣息。"
有煙火氣的設計之都
姓名:蘆煜棠
籍貫:武漢
職業:花藝美學設計師
「很多人說武漢人兇,說話聲音大,見面第一句都是帶著江湖氣的武漢話「吃了冇?」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這幾年的發展很快,黃鶴樓、老租界、武昌起義遺址……都在悄悄發生著變化,我們還有了「設計之都」的美譽。6 年前,文創產業創業初期,在武漢這個煙火氣很濃的城市並不容易,但是只要真誠有想法,就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它包容著我們的各種夢想,這裡是我們既霸道又溫柔的武漢。」(圖片地點,位於臺北路花藝教室門口)
稜角分明的城市性格
姓名:瀋陽
籍貫:上海
職業:《南方車站的聚會》製片人
「沒拍電影前,湖北是我唯一沒到過的省份。因為電影,與湖北、跟武漢連接在了一起。《南方車站的聚會》最後還是決定以武漢代替廣東城市,我也就此在武漢及周邊又駐足近一年,武漢人的氣息讓我深切感受——煙火、熱辣、堅忍。尤其當我們無數個夜晚在居民樓實景改建,拍攝槍戰戲、追逐戲,我一邊提心弔膽一邊心懷感激:武漢人的豁達和無懼,竟任由我們在他們的睡夢時分折騰。殺青戲的地點也依然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收工時已是天色清朗,我和劇組夥伴們在民意路的老街沿上板凳圍坐,終於喝上一碗傳說中武漢著名的糊湯粉,那時特別恍惚,像是坐在了上海的老弄堂。」
江湖有些火爆
姓名:王蓓
籍貫:湖北
職業:武漢漢馬體育管理有限公司
"過去四年的馬拉松賽事讓我真正了解和愛上這裡。武漢是一個火熱的城市,火熱的夏日、火暴的脾氣和火辣的生活。既有講胃口的武漢人的豪氣,也有著楚人的「不服周」。我還記得四年前第一屆武漢馬拉松在 4 月 10 日清晨 7:30,鳴槍開跑,2 萬多名跑友出發,多少艱辛、欣慰、開懷湧上心頭,五味雜陳的那一刻。漢馬對於武漢人,對於我而言都非常重要,它讓世界認了武漢。"
江湖熱血,重情重義
姓名:王帆
來自:武漢
職業:武漢十八號酒館主理人
"這是一座流淌著滾燙鮮血的英雄城市,日復一日江漢關響起的鐘聲,縈繞在似醉意滿滿夕陽餘暉下的漢口江灘。臨江高樓不乏衣衫革履之間的推杯換盞,但在熱辣豪邁的碼頭文化中,更多的是吉慶街、前進路這樣街頭巷尾之間的情緒,天為頂地為座、拿「乾杯」下酒的煙火氣,聚集著衣著光鮮的上班族、不拘小節的商人、老友相聚的酒桌……"
咆哮的汽車運動大會
姓名:謝欣哲 Martin Xie
籍貫:湖北
職業:職業車手,《欣哲頻道》創始人
"小學畢業的時候隨爸媽從十堰來到武漢定居。剛來的時候覺得武漢人厲害又神秘,可能因為那時我還聽不懂武漢話。長大以後發現,「武漢每天不一樣」這個口號喊得沒毛病。武漢基建速度驚人,造地鐵,造輕軌,造機場,造環線,造橋梁,之前老抱怨武漢是個大工地,現在都竣工了,城市的精神面貌確實不同。作為職業車手,武漢十幾年前是沒有訓練條件的。近些年大型賽道在做規劃,卡丁車場越來越多,甚至江漢大學還有了全國首家本科學位的賽車專業。最滿意的是中國汽車運動大會落戶武漢,來自中國和世界的頂級賽車馳騁在繁華市區改造來的賽道上。賽道離我家很近,近到在臥室就能聽到引擎的咆哮,這大概是讓武漢車手最舒服的聲音吧。"
老武漢風情
姓名:張鶴兒
籍貫:武漢
職業:文博工作者
「我是一個在司門口長大的武漢人,這裡曾是武昌最繁華的地方,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濃濃的老武漢風情。也許是故土之情使然,在很長的時間裡,我總覺得即使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情感,直到伴隨著這座城市一起經歷過風雨考驗,我才發現我的依戀源自用熱情和努力過著最普通的生活的人,這些最普通的生活的交織,讓武漢變得鮮活。」
編輯|Regina Li
封面圖|新亮
- end -
你的「武漢印象」是怎樣的?
來說說武漢最吸引你的點吧~
通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恭喜【鈺】、【Sunny】2位
在19日互動中中獎
請將聯繫方式發給我們哦!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動動手指
點擊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