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幾個閨蜜在一起聊天,閨蜜A剛剛坐完小月子,提起這事,閨蜜A一臉憤恨:「不都說藥流不受罪嗎?TMD我痛到吐!誰再給我說藥流不受罪,我打洗她!」
(圖片來源:網絡)
閨蜜A原本想著人流危害大,於是選擇了藥流,沒想到藥流如此受罪。
其實除了閨蜜A,很多女性對藥流和人流都有著誤解,常見的誤解就是藥流比人流危害小、藥流吃完藥躺一躺休息幾天就好了、藥流結束就能上班……
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藥流比人流危害更小嗎?
藥流是利用藥物將胚胎排出,一般時間限制在孕49天內,整個服藥過程需嚴格遵循醫囑進行。
很多人選擇藥流是因為可以避免宮腔手術以及手術併發症,這確實是藥流的優點。
但藥物流產出血量大,發生感染的機率也較高,而且藥物流產的成功率在75%~90%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如果藥流失敗或流產不完全,需要再次清宮,清宮後依然有發生感染或繼發不孕的可能。
人流(手術流產)適應於3個月以內的妊娠,優點是快捷、出血少,成功率高。
缺點是需要宮腔操作,創傷大,術中可能發生子宮穿孔、破裂等嚴重情況,也可能出現術後出血多、感染,粘連、繼發不孕等情況。
(圖片來源:網絡)
這樣比較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藥流還是人流,對身體都是有損害的。
如果一定要評選出誰的傷害小,若是藥流一次能成功,那麼藥流的危害要比人流小一點。
但如果不成功,就要再受一次罪進行清宮,這並不比人流危害小。
對藥流的誤解
除了藥流和人流的battle,目前很多人對藥流存在幾大誤區:
藥流絕對不是像感冒一樣,吃完藥休息休息就好了。
曾經有女孩在朋友的介紹下網購打胎藥,私自服藥,沒想到吃完之後幾天都一直出血,肚子劇痛難忍,緊急就醫後發現藥流不淨,險些大出血。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打胎藥的使用需要謹慎再謹慎,在你不知道藥物禁忌症、藥物帶來的反應和症狀、各種突發情況下,私自服用打胎藥十分危險!所以想要藥流,寶媽必須去醫院就診,聽從醫囑服藥。
小康君閨蜜A也是這樣想的,結果被啪啪打臉。
藥流的痛比不上順產的痛,但也絕非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最常見的就是腹痛和出血,還有少部分人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畏寒、手腳發麻等。
藥流並不是無創傷,至少妊娠組織從子宮上剝離下來,子宮受到了創傷。
不論是人流還是藥流,都建議休息至少兩周後再上班,同時記住流產一個月內禁止同房。
其實,不管是藥流還會人流,都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發生,比如不孕,只不過是概率問題。
有人流產一次就不孕,有人流產5、6次還能懷孕,這事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
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避免意外懷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注意流產媽媽的心理健康問題
(圖片來源:網絡)
流產結束並不代表事情的結束,不少女性在流產後會出現愧疚、羞恥、恐懼,抑鬱等情緒,這種創傷性體驗同樣需要大家的重視。
美國產科和婦產科學院的博士研究人流後遺症時就發現:
54%的墮胎者經常會做與墮胎有關的惡夢;
73%的墮胎者經常會回想墮胎那一刻的經歷;
81%的墮胎者常想念被墮胎的孩子……
有寶媽曾給小康君留言,她說「感覺自己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那一刻小康君特別想抱一抱這位媽媽。
女性生理上的傷痛可以癒合,但心理上的創傷無法抹平。
其實除了禁慾之外,根本沒有方法能做到100%成功避孕,只要有避孕失敗機率,女性就有可能遭遇意外,流產也是無奈中的無奈。
所以希望寶媽能慢慢解開心結,不過度害怕意外,同時採取科學避孕,讓自己儘可能遠離意外。
奶爸在此時間,要多照顧寶媽的情緒,平時做家務事積極一些,多逗寶媽開心,不要和寶媽吵架慪氣。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積極配合避孕。有些女性3個月流產2次,這種很難說是意外懷孕,最大可能就是錯誤避孕。
比如前段時間,湖南一個女孩做完手術3個月再次懷孕,就是因為男友說吃藥不好,姑娘就同意了安全期避孕和體外射精避孕。
(新聞來源:新浪新聞)
說到這,小康君就發現避孕科普任重道遠,怎麼還有女孩相信安全期和體外射精避孕法呢?
如果不知道如何正確避孕,一定要看這裡:《除了保險套,你還應該知道的 5 種避孕方法!》
若是奶爸拒絕避孕,本身就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寶媽直接把他踢下床就得了。他都不考慮你流產的痛苦,你為什麼要在乎他的感受?
不管是藥流還是人流,對寶媽的身體都有損害,希望奶爸能夠多體貼寶媽,平時科學避孕,儘量遠離意外,希望大家一輩子都碰不上這道選擇題。
如果這篇文章對寶媽奶爸有所幫助,別忘了分享、點「贊」、戳「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