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為中央民族大學本科二年級的學生,正在主修生態學我們大學的特色專業和民族密不可分,民族學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相比我們本科生的介紹,走進官網是了解民大特色專業的最佳途徑。 http://www.muc.edu.cn/ 1.民族與社會學學院特色專業:民族學、博物館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和研究隊伍,綜合實力一直處於國內民族學和人類學的首席地位,在國際民族學、人類學界也有廣泛的聯繫和影響。2012年教育部委託第三方評價機構進行的全國「985」高校本科專業在中國大學本科教育中的整體排名評估中,民族學、博物館學、社會學三個本科專業分列全國排行榜的第一、第二和第六位。學院教師編寫的《中國民族志》等教材被評為北京市教材。2.各類語言文學系特色專業:蒙古語言文學、維吾爾語言文學、朝鮮語言文學、哈薩克語言文學①蒙古語言文學系蒙古語言文學系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蒙古語言文學專業。該專業是新中國成立後開辦最早的面向全國招生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之一。蒙語專業的發展也走過了一條艱辛的路程。2001年設立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2002年由部委級重點學科晉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蒙古語言文學系設有蒙古語言文學和蒙漢雙語兩個本科專業方向。②維吾爾語言文學系維吾爾語言文學系是國內本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是中國少數民族(維吾爾)語言文學專業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屬於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國家級重點學科、教育部「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單位。維吾爾語言文學系的師資隊伍從五十年代開始初步形成,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建設,湧現出了李森、哈米提·鐵木爾、魏翠一、高士傑、易坤琇、潘振宇、吳普爾江·阿不都熱依木、吐爾遜·阿尤甫等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是本專業的開拓者、奠基者、締造者,他們是我們學校同學的學習榜樣,奮鬥的目標。③朝鮮語言文學系(朝鮮語言文學與中朝經貿翻譯)中央民族大學朝鮮語言文學繫於1972年創辦的中央民族學院漢朝翻譯專業。朝鮮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之一,也是全國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現設有朝鮮語言文學和中韓經貿翻譯兩個本科方向。朝文系的專業特色是突出語言對比與翻譯理論,文學理論與創作,培養寫作能力、翻譯能力、研究能力兼備的高素質的應用性、研究性專門人才。④哈薩克語言文學系哈薩克語言文學系是中央民族大學最年輕的系科,同時又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哈薩克語言文學專業哈薩克語言文學系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屬國家級重點學科、教育部「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單位。3.藏學研究院特色專業: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漢藏翻譯、藏語言零起點(本科)藏語言文學、藏族歷史、藏族宗教文化(碩士點)學院現有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漢藏翻譯、藏語言零起點三個本科專業方向,藏語言文學、藏族歷史、藏族宗教文化三個方向的藏學專業碩士點, 包括藏族宗教史、藏族文化史、古代藏族歷史及文獻、近代藏族歷史研究和藏族宗教文化等研究方向的博士點。近年來,學院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取得了較大發展,承擔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985工程」課題和「211工程」課題。藏學研究院注重與國際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4.哲學與宗教學院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是中央民族大學「985工程」「中國當代民族問題戰略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當代重大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依託單位,也是中央民族大學「211工程」「中國少數民族歷史與宗教」項目、「民族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子項目建設單位。5.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特色專業: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2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211工程」重點學科、「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單位,是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工程)「民族生物學與生物資源保護利用技術創新引智基地」的建設單位。重點研究領域分別為:民族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少數民族傳統知識與生態保護、民族地區生物資源利用與保護、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學、民族地區生態規劃與生態恢復、民族地區環境監測、民族地區環境評價與可持續發展、民族地區自然資源管理等。 在條件平臺建設方面,學院現有3個實驗中心,其中化學實驗中心為國家級實驗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同時也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實驗中心為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現有1個省部級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食品環境與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總面積達4000m2以上,儀器設備總值達3000萬元以上。 6.藥學院民族醫學研究院以服務少數民族醫藥衛生事業為宗旨,以提升少數民族健康水平為目標,通過民族醫學、民族文化學、歷史學、民族語言學等多學科交叉,形成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國內領先的少數民族傳統醫學學科體系。該學科在「985工程」、「211工程」及重點學科建設資助下,已經成為中央民族大學新興的優勢特色學科。2006年,「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學」獲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立項,成為中央民族大學首個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擁有實驗室面積近3500m2,固定資產總值達2800萬元,逐步形成了立足首都北京,面向少數民族地區,平臺條件完善、專業人才匯聚的民族醫藥研發基地,具備了承擔國家級重大項目的能力和促進民族醫藥「產學研」孵化能力。依託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搭建了少數民族醫藥信息平臺,包括少數民族醫藥信息資料庫和中國55個少數民族全基因組DNA樣本庫;建立了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與醫藥成果博物館;完善了民族醫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胃腸道炎性疾病、糖尿病、腫瘤等研究的技術平臺。民族醫學研究院注重學科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積極與國內外知名醫療、科研單位進行實質性科研與臨床合作,在民族醫藥行業起到了示範與輻射作用,提高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的國際知名度,已成為少數民族醫藥國際化的一個重要窗口。7. 國際教育學院學院國際化特色鮮明,「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學院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漢語教學機構。美國各大學聯合漢語中心(ACC)、美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IEE)等著名漢語教學項目紛紛落戶我院。學院2名國際學生先後榮獲「北京市十大漢語之星」稱號,2名博士生撰寫的論文先後榮獲世界漢語教學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獎」,學院國際學生辯論隊獲北京市外國留學生辯論賽亞軍。我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在國內外尤其在美國漢語教學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我院獨創的「1+2+X」外向型中外聯合培養模式日趨成熟,為學生赴美國等英語國家尋求人生發展提供了優質教育。在該專業學習的中國學生外向度高,出國學習、實習、工作人數佔學生總數的50%以上,而且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截至2015年,我院漢教碩士中已有10人在美國就業。我院碩士生和博士生工作的國家有美國、墨西哥、英國、法國、保加利亞、匈牙利、泰國、緬甸、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等近20個。學院建立的「國際漢語教學資料庫」為學院師生和部分校外同業搭建了良好的研究資源平臺。其中的「國際漢語教學學術論文庫」、「碩、博論文庫」、「國際漢語教材資料庫」、「孔子學院資料庫」、「國際漢語教學案例庫」、「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課件庫」、「外國漢教碩士學術論文語料庫」、「國際漢語教學學術報告庫」等都為學院師生的教學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撐。8. 預科教育學院少數民族預科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使之適應民族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措施,是廣大少數民族學生步入高等學校學習、成才的「金色橋梁」。中央民族大學的預科教育創辦5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培養模式,與其它民族院校一起,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逐步建立了中國特色少數民族預科教育體系,也為世界同類教育樹立了典範。50多年來,我校通過預科教育為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培養、輸送了16000多名各類人才,其中包括12名省、部級領導和鄂倫春族、裕固族、佤族的第一位博士……,為少數民族人才的培養、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來源:學校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