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提前完成鎮通建制村公路建設任務
本報訊 (記者 張伍 特約記者 莫暉通訊員 賴建雄)為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高州市把實現鎮通村公路硬化作為「十大系列民心工程」之一來抓,通過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高標準、嚴要求地執行基建程序的各個環節,切實解決農村公路發展滯後這個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截至今年11月底,該市涉及438個村委會、裡程達1766公裡的鎮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比省下達的建設時間提前了一個月,累計完成工程投資約6.6億元。該任務的完成有效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為發展經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落實責任,解決實際問題。該市把建設鎮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列入高州市「十大系列民心工程」項目,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緊抓好。一是籤定協議,明確責任。由該市交通局與有關鎮(街道)政府對每個鎮通建制村公路項目都籤定建設協議,明確鎮政府(街道辦)是建設的主體,負責本轄區公路建設的組織實施工作。二是領導掛鈎,分片負責。該市將有鎮通建制村建設任務的11個鎮(街道)分成五個片區,市領導、交通局班子成員實行分片責任制,負責督促所轄片區按期完成公路掃尾任務。三是現場辦公,解決問題。針對各片各項目存在的實際問題,該市領導做到結合實際,現場辦公,化解各種矛盾。對少數地處邊遠山區老區,項目實施難度極大的村委會,相應採取傾斜照顧的政策。
廣籌資金,保障安全運轉。為有效解決公路建設的配套資金問題,該市努力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籌集公路建設資金。一是認真做好項目計劃編制工作,用足政策,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二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爭取外出人員和老闆的捐資,
如該市曹江鎮外出成功人士捐資就達300 多萬元。三是利用 「一事一議」形式,廣泛發動受益群眾捐資。四是切實加強配套資金的管理。確保資金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對資金的撥付實行從嚴把關,在交通局成立工程計量支付小組,具體負責工程的計量支付工作。五是嚴格資金使用。每一筆工程款的撥付,都要經過施工單位、鎮村管理人員、轄區交管所、片區監理人員、總負責監理人員、工程計量支付組、分管副局長、局長等籤批後,方能將工程款劃到鎮財政專戶,有效保證了資金的安全運轉,堵塞了產生腐敗的漏洞,保障了農村公路建設的順利進行。
嚴格程序,確保工程質量。該市在農村公路建設中,把抓好工程質量視為頭等大事。一是成立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小組。該市從交通局、公路站抽調25名工程師、技術員,組成高州市地方公路建設工程施工質量監理小組,分五片對全市鎮通村公路建設實行質量監督。二是成立了高州市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檢測中心,購置鑽芯機、彎沉尺等一批檢測儀器,加強工程質量的檢測工作。三是建立工程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嚴格實施「一路一檔十有」,即要求一條路一份檔案,每一條農村公路的建設和管理均嚴格按基建程序辦事,手續齊備,資料完整;「十有」即是有計劃立項、簡易設計、設計審批、開工報告審批、施工合同、廉政合同、工程質量檢測表、工程計量支付表、竣工驗收表、養護檔案。四是實行公路建設公示制度。在全市統一印發《農村公路工程質量責任制公示牌》,實施工程質量一票否決制,與各鎮籤訂質量保證合同等,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構築起牢固的質量監督保障體系,確保該市鎮通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實現了快速發展,真正辦成了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報料熱線:13828680359 ; 投稿郵箱:66386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