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財產權】就是指公民、法人對自己創造性的智力活動成果依法享有的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在內的民事權利。智慧財產權包括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權、發現權、發明權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權。
💡2、【智慧財產權的特徵】
①智慧財產權同時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
②客體有能為人所感知的客觀表現形式;
③首創性、新穎性;
④具有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3、【著作權】就是指作者(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作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
💡4、【著作權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條規定,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①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②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③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④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⑤複製權,即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數位化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⑥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權利;
⑦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視聽作品、計算機軟體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⑧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複製件的權利;
⑨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⑩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視聽作品等的權利;
⑪廣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公開傳播或者轉播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項規定的權利;
⑫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⑬攝製權,即以攝製視聽作品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⑭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⑮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⑯彙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⑰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發表權以及第⑤至⑰條規定的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5、【著作權法的適用範圍】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均享有著作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等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包括:
①文字作品(小說、詩詞、散文、論文等);
②口述作品(即興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等);
③音樂(歌曲、交響樂等)、戲劇(話劇、歌劇、地方戲等)、曲藝(相聲、快書、大鼓、評書等)、舞蹈、雜技(魔術、馬戲等)、藝術作品;
④美術(繪畫、書法、雕塑等)、建築作品;
⑤攝影作品(人物照片、風景照片、藝術攝影等);
⑥視聽作品;
⑦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⑧計算機軟體;
⑨符合作品特徵的其他智力成果。
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包括:
①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②單純事實消息;
③曆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6、【著作權的保護】
我國著作權法對著作權保護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者在作品完成時即取得著作權,不論是否發表,也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續,任何侵權行為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著作權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