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匆匆過往仿佛還在昨天。
轉眼間,在開了42場演唱會後,於11月7日,小哥費玉清最終在臺北小巨蛋結束了他演藝生涯中最後的一場演唱會。這長達47年的演藝生涯,由此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看完演出的女偶像徐晗發表了這樣的感慨:
「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演唱會。
各個年齡段都有,8、9 歲到 80、90 歲。
氛圍溫馨到覺得自己在迪士尼。」
是啊,小哥的歌聲,貫穿了兩個世紀。他的歌一起,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甚至是年輕一代的我們,都有共鳴。
這才是當代演藝文化的沉澱,小哥費玉清,就文化是創作者與傳播者。
當然,讓我們影響最深刻的,還是小哥那清脆的歌聲 ,以及永遠仰角四十五度的姿態。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小哥就憑藉《夢駝鈴》和《一剪梅》一舉成名,火遍臺灣。但相信很多人開始認識到這個人,是在他與周杰倫合唱的《千裡之外》。
夢醒來是誰在窗臺把結局打開那薄如蟬翼的未來經不起誰來拆我送你離開千裡之外你無聲黑白
雖然唱這首歌的時候,他已經是演藝圈的「大哥」,但與後輩合作時,他還是很謙虛、低調。《千裡之外》大火後,接受採訪時的他,客客氣氣地說:「這個歌,也是沾了他很多光。」
這樣一位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文藝從業者,我們怎麼可能不愛?
除了日常演出,平時上各大綜藝的他,也是大家的「開心果」,他一直把自己擺在很低的位置,只為服務於各位觀眾。
嬉笑之外,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對自己嗓音的保護。他說:「唱歌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事業,所以對自己負責,就是對觀眾負責。」
所以我們常常能在各大媒體看到,他日常手裡握一瓶水,平時不大聲說話,夏天也帶圍脖。這讓已經64歲的他,高音依舊堅挺、清脆、響亮。
演出結束後,小哥依舊穿著一身平整挺闊的西裝,平靜道一聲:「謝謝」。
費玉清說:「我也是一般人,總是會情緒起伏,百感交集,身為一個歌者,就是在尋覓他的知音,各位朋友,你們就是我的知音,謝謝大家對我的厚愛,讓你們破費了。」他說自己沒有兒女,粉絲們高呼「你還有我們」,費玉清的反應居然是「不敢當,不敢當」。
這是一個歌者最鄭重的感謝,他把自己的粉絲稱作「知音」,說他們來看自己演唱會是「破費」,絕不把自己凌駕在高處。
小哥甚至在演唱最後幾度哽咽,感嘆:「離別怎麼這麼難說出口!」 但又總會掩面跟觀眾說抱歉,絕不讓自己流露出淚水。
最後他說:「各位朋友,再見,謝謝大家、有緣再相逢,別客氣對我打招呼,珍重再見。」
一邊是「不敢當」,一邊是「見面時跟我打聲招呼」,這流露出的,是上個年代藝術家「高貴的矜持」。
小哥珍惜別人的喜歡,但又絕不越界。他不居功、不苛求、不要溢滿的瘋狂迷戀,他想要的,只是大家還能記得他的歌聲,只希望江湖有緣再見。
歌壇一員大將封麥了,一個時代也畫上了感嘆號。
再不舍,也總要別離。希望以後小哥能在自己想要的生活裡逍遙,因為我們總是希望,他能過得好。相信他那別致的歌聲,也將依舊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