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可以看到萌萌的妖怪,可以住在漫畫裡才出現的妖怪旅館,可以吃到妖怪世界的食物,走在臺灣妖怪村的路上,感覺自己從二次元破壁穿越而來。
目前來說,對「傳說文化」的研究集中在宗教文化、少數民族傳說等較為聞名遐邇的文化上,極少將傳說文化與鄉村社區營造聯繫起來,而妖怪村就是其中的較為成功開發的代表。
溪頭妖怪村原先只是一個山區小村莊,根據當地的妖怪傳說,發展出創意的妖怪傳說文化,並依靠「妖怪」一詞的特殊眼球經濟強力效應和精心設計的妖怪文化創意社區,極短時間成為臺灣個性的創意園區。
溪頭妖怪村的營造來自於對妖怪傳說文化這一當地特色文化資源的轉化與運營。其中文化資源的創意開發是貫穿社區營造的主線,創意激活並重組了傳說文化的資源,提升了其價值。形成了「傳說文化資源挖掘——文化符號化——文化產業化——文化商圈化——社區化」的鄉村社區營造模式。
任何一個景區或是旅遊景點的開發首先就應該考慮該景點的目標市場定位,這樣就有了挖掘和開發的方向。妖怪村毗鄰溪頭森林公園,實為明山森林會館,是一個經營了40多年的酒店,這裡風景優美,曾吸引許多年輕人來此度蜜月,也有「蜜月館」之稱,但是後來的臺灣9.21大地震帶來了巨大破壞,遊客減少了很多。明山會館想重振昔日盛況,經過分析將目標市場定在年輕人,因為他們是最有活力的消費群體。
選定目標之後就是如何吸引他們到來。雖然溪頭森林公園的風景和新鮮的空氣,但是這種生態景觀也不是十分突出...因此當時的林總經理採用了他爺爺經歷的妖怪故事。
聽聞,林家爺爺年輕時在山上見到一隻黑熊和椅子云豹(分別取名為枯麻和八豆)並飼養了它們。有一天,林家姐姐工作時遇到了妖怪,枯麻和八豆挺身而出,八豆就了他,而枯麻也不幸失蹤。因此,林總經理就用非常規的思維將重點放在了「妖怪」上。「妖怪」一次突破了人們通常對旅遊與景區的認識,卻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眼球,這種稀缺資源便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形成商業價值。
在吸引人們眼球的基礎上,採用了「KUSO萌搞怪」的個性定位,因此妖怪形象並不恐怖。妖怪村的頭號形象代表就是當時為營救爺爺的枯麻和八豆,它們的形象也是搞怪萌化定位,個性鮮明清晰。
「文化符號化」是妖怪村基於傳說文化社區營造的基礎。確定好妖怪村的定位之後,就應該採用創意設計的手段將這種傳說文化打造成為現實,成為表徵文化。
在妖怪村,為了紀念為就爺爺犧牲的八豆,到處都是這一雲豹的雕像;而枯麻在戰中走失,因此,會有「小心枯麻」的標語;另外將傳說形象生動化,創意團隊將這二者的形象成為各種場景與股市的主角,活躍於生活和商業角落,與人群拉近關係;當然,妖怪不僅僅有這些,還有的來自漫畫和故事,如長鼻子天狗等,但是,整體都是一種輕鬆搞怪的基調。
日式的屋簷、木屋茅頂、高掛整排的紅燈籠、身著和風和異國風情服裝的商家,他們供應各式獨特的溪頭妖怪村名產伴手禮、溪頭妖怪村美食和特色文創紀念商品,整個妖怪村的建築風格都帶著濃濃的日式和風。
在妖怪傳說文化符號建立的基礎上,妖怪文化與形象被不斷挖掘與開發設計,應用到各個行業中,尤其是當地的小吃、禮品和旅館倍受人們的歡迎。當地的小吃在造型、用料和命名上都充分切合定位基調,例如熱銷的「咬人貓麵包」、妖怪冰激凌、妖雞和黑心店等;當地額伴手禮也很有趣,獨具匠心;當地的旅館有的直接以「枯麻館」和「八豆館」命名,內裡的布置也是由它們的萌化形象設計的。
▲為了紀念久天保的麵包——咬人貓麵包
▲妖怪冰淇淋:橙色的是哈密瓜,黑色的是竹炭
在特色小吃方面,為了力求真實,更貼近妖怪村的文化設定,設計師曾為了賣香腸,雕刻了一個天狗,後來,它成了妖怪村的地標——天狗牌香腸;為了賣枯麻燒,做了一輛妖怪公車;為了賣包子,畫了一本漫畫(山大王包)。如此精益求精,民眾們怎麼會不買帳?妖怪村是完全免費開發(有免費的網絡和遊戲機),並不依靠門票經濟,遊客的買的小吃可是佔了旅遊收入的不少份額。
▲妖怪公車
▲妖怪主題的旅館
妖怪村以一條主要的商業街貫穿,這條商業街到處是搞怪的妖怪以及風格鮮明的紅燈籠木頭房,頗有日本動漫風;這條街上的酒吧、廁所等等全部都與妖怪有關,由此真實的營造了一種濃厚的文化環境。另外,每逢節日,都有各種各樣的文化秀,特色活動,讓旅客參與其中。
伴隨這一系列策略作用的結果就是文化創意園區的形成,集中民眾的力量,合理運用文化資源,不斷挖掘創新,與原創設計者共同成長。妖怪村採用集中管理和開發經營的模式,把餅不斷做大,分享給同行,一起投資經營,不斷在免門票的機制下創造商機,依靠消費者的旅遊購物獲得主要的收入。
▲妖怪信物、伴手禮
就類似的景區和鄉村而言,這種經驗是相通的。我們首先要通過目標市場的選擇與定位,對當地的特色文化進行挖掘;其次,對本地的獨特文化要素進行不斷的提煉,形成文化的符號化、人格化;再次,就是在確定的文化定位和特色的文化符號上,用創意的手段進行產品開發,以形成產業化和商圈化。
當然,這一過程中,要藉助不斷被擴大和共享的文化形象、媒體宣傳、商圈效用以及公眾反哺力營造一個內外共同參與,不斷進行設計創新的文化創意社區,才會長久的發展。
「元浦說文」公眾號迄今已擁有數萬篇文章、信息和案例,供企業家、政府官員,特別是大學及研究所相關專業教師、研究生和大學生檢索、搜集和使用。
如需檢索或搜索相關文章、信息和案例,可以在每篇文章的結尾處會看到「文創資料資料庫」,下面有我們推薦的一些主題相關連結的文章,或者點擊公眾號右上角的標誌,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在頁面最上面有個搜索的框,直接輸入關鍵字搜索即可。金元浦的博客:http://blog.sina.cn/dpool/blog/jinyuanpu
金元浦的微博:https://m.weibo.cn/u/2125768333?refer_flag=1001030102_&is_hot=1&jumpfrom=weibocom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刪除。】轉載請註明:元浦說文
本文由「元浦說文」鄭重推薦
轉自:IP怎麼搞
元浦說文每天都在推送好文,辣文,妙文,雄文,巨文,巧文,上文,下文,高文,也有奇文,爛文,有點閒空,有點興致,就來公眾號元浦說文瞄眼!老金這廂有禮啦。
目標在於速遞文化信息、傳播深度思考、匯集文化創意產業的業界微博、博客:@金元浦
聯繫人電話:
王博士:1521080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