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景區滿覺隴茶園邊有幢房子,外形酷似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裡的「湯屋」,成為網紅打卡點,有人還帶著無人機來拍照。
房主一度感覺生活被打擾,曾在樓上掛滿橫幅,還在附近茶園豎起多塊提示牌:禁止攝影攝像。
這事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
許多網友感覺很有趣,建議好好利用這個資源,開發成休閒旅遊景點,但是也有細心的讀者提出疑問,這房子是不是涉嫌違建?
6月16日傍晚,記者來到現場,正好遇到四位阿姨在遊步道上對著小樓尋找拍攝角度,而那些禁止拍照攝像的提示牌已經不見了。
房子所在的西湖街道辦工作人員說,這幢樓房爆紅後,引起了街道辦關注。此前,已經會同多個部門對該樓房的情況進行調查。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這幢樓的用地、產權屬於滿覺隴村。
從1997年年底村裡提交的關於要求領取集體土地使用證的申請上看,房子佔地330.5平方米,建築面積230平方米。這裡曾經是村裡的畜牧場,後為下滿茶葉加工場用房,用途為工業。
再後來經當時的西湖區土地清查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同意,補辦用地手續。「用途不變,四至清楚無爭議。」1998年,滿覺隴村集體將該處出租,目前承租人為倪某,來自紹興。
房主租下此處後,進行了改建,風格參照漢代建築,由房主設計,所用建築材料不少是他收集來的。
工作人員說,這幢房子位置相對較偏,加上房主喜歡將收集來的老物件按照自己的理念進行設計擺放,房屋結構特殊,形成現在的高度,已經有幾年的時間。
看來,房主並不是參照電影《千與千尋》建造的。
那麼這幢風格獨特的樓房,是不是違章建築呢?街道辦工作人員說,經過調查,初步判斷涉嫌違建。下一步將請測繪單位對房屋進行測繪,同時調取地籍檔案進行比對,進而確定到底涉嫌違建的部分有哪些,並考慮後續的處理。
6月16日,小樓涉嫌違建的消息經媒體發布後,不少網友深覺惋惜,他們留言:這麼獨特的建築,能不能留下?
西湖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說,對於如何處理這幢建築,他們也很想聽聽讀者的看法。
【浙江新聞+】
網紅小樓涉嫌違建,拆還是不拆
評論員 張炳劍
因為酷似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裡的「湯屋」而走紅的杭州西湖區一網紅建築,在成為網紅打卡點後有了麻煩,經當地街道初步判斷,其可能涉嫌違建。
該建築所處位置原是村裡一畜牧場,後來畜牧場不辦了,在上世紀70年代被人租下後進行改造,經過多年建成現在的模樣。
據了解,該地塊其實是工業用地,佔地300.5平方米,除了用於畜牧場外,還曾是茶葉加工用房。經過當時的西湖區土地清查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同意,補辦用地手續,但用途不變,仍為工業用地。
按照規定,工業用地不可以建住宅,應當按照總體規劃和土地用途來進行使用。但是,從房主在建築周邊豎起的提示牌獲知,「此建築為本地居家住宅」。
據當地村民回憶,這座樓原先並不是這樣的,而是經過很多年改造,一點一點加蓋起來的。那麼,在改建的過程中,是否手續齊全,有沒有存在擅自改建的行為?該建築的建築面積、結構、高度等方面是否符合批覆,還需相關部門進行檢測。
當地街道已表態,接下來將對該建築具體存在哪些違建進行調查。相信結果很快就能出來。
讓人為難的是,如果該建築真的違規,將如何處置?畢竟,這幢建築傾注了房主多年的心血,更重要的是,它還成了許多網友心目中的打卡點,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是拆是留,無疑考驗著當地行政部門的智慧。
在實際操作上,對於違規程度並不嚴重、社會危害性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的違建建築,也不乏執法部門對其採取最小損害措施的先例。
具體到該建築,如果違規情況不嚴重、網友又極力挽留的話,是否可以靈活處置?比如,假設該建築的確存在擅改土地用途的情況,那麼是否可以在徵得房主同意的情況下,恢復其用途,將其打造成一處展示建築文化的所在呢?
有人認為,查處違建的最終目的,是讓空間布局更協調、讓人居環境更和諧、讓土地利用更合理,因此,如果該網紅打卡點成為合法建築,不僅滿足大眾的期望,又可為杭州保留一處獨特的風景。
但是,為了維護執法的公平性,如果有關部門嚴格執行拆違規定,一拆了之,那也無話可說——畢竟,公平公正才是最重要的。而「湯屋」畢竟不具有歷史價值,想建的話隨時可以建它個十幢八幢。
(原標題《網紅小樓,拆還是不拆》,記者 楊一凡 餘雯雯 通訊員 吳廣。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