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時候,我有一個疑惑:萬一2022年的冬天北京沒下雪,那該怎麼辦?後來我才知道,即使冬天不下雪,很多雪上運動照樣可以進行——用「人造雪」嘛,只要氣溫足夠低就行。這不,首鋼滑雪大跳臺最近就正式投用了。
作者:張 靖
程功 攝
以前,北京的雪大。
記得三十年前的冬天,我就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爬長城的。我從西直門火車站坐綠皮火車到南口,當時我有一個發小兒在南口當兵,他冒著大雪來南口站接我。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們倆一起爬長城;爬的應該是居庸關長城吧,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長城。雪中的長城真的讓我震撼,以前讀毛主席的《沁園春·雪》,詞裡描寫的景色全憑想像,哪兒會有直觀的感受?只有在大雪時身臨其境,看燕山之巔的長城,才能體會到《沁園春·雪》那氣吞山河的氣勢。
我喜歡北京的冬天,特別是下雪的冬天。
冬天裡,我們可以在籃球場澆的冰場上痛快地滑冰,即使摔倒無數次,也樂此不疲;我們可以跑到頤和園、圓明園,像小孩子一樣打雪仗,即使腦袋上被砸出大包,也不覺得疼;我們可以在什剎海的溜冰場上,看戴著紅色長圍巾的北京孩子在冰面上恣意旋轉甚至單腳滑行;我們可以嘗試著堆雪人,雖然經常不成功,仍興奮不已……
再後來,北京有了滑雪場:延慶的石京龍滑雪場、昌平的軍都山滑雪場、密雲的雲佛山滑雪場和南山滑雪場、平谷的漁陽滑雪場……如今北京的滑雪場已經不下二十個了,更何況離北京不遠的張家口還有不少滑雪場,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新。我滑過幾次雪,至今停留在初級道的水平,但滑雪的樂趣是無窮的,很多人都上癮,成了「骨灰級」的雪友。
可惜的是這些年,北京的雪越來越少了,特別是前年,2018年3月17日,北京市區才迎來了那個冬天的第一場雪。
臺北的朋友幾次跟我說,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吧。終於有一年的冬春之交,我去了臺北,真切感受到臺北的雨無處不在,說來就來。還別說,臺北的雨真的和其他地方不一樣,有情調、有味道,也有隱約的纏綿。
我也跟臺北的朋友說:「冬季到北京來看雪吧。」說這話的時候,我的底氣不是很足——北京的冬天會下雪嗎?
這個冬天,北京「真爭氣」,第一場雪在2019年12月初就降下了,而且是一場大雪。12月15日夜間到16日中午,北京又迎來第二場雪。來吧,朋友,「冬季到北京來看雪」。
冬季到北京來看雪,不是看雪花飄飄,不是看銀裝素裹,不是看風雪交加,而是看有雪的景——北京的雪景跟別處的不一樣。
平時看的故宮夠壯觀了吧,可是「白頂紅牆琉璃瓦,雪後故宮美如畫」。無論是在景山公園的萬春亭上俯瞰故宮全貌,還是走進故宮細瞧金水橋的石柱、太和殿的脊獸、被雪半覆著的銅缸,都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故宮六百年歷史的激蕩;平時看的頤和園夠美了吧,可是雪後靜臥在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在對你展示皇家園林鮮為人知的純潔、靜美的另一面;平時看的長城夠有氣勢了吧,可是有雪浸潤的長城,那氣勢瞬間秒殺千百年來人類的所有工程……
所以「冬季來北京看雪」,你看到的是那浸潤著雪的厚重文化與悠久歷史,這裡面,藏著一個不一樣的北京。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