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向父母要禮物這個場景我們都不陌生,作為家長帶孩子出門,孩子對周圍的玩具感興趣,都會向父母要。有的父母可能會滿足孩子的要求,有的父母可能沒有耐心強迫把孩子帶走,還有的父母直接就對孩子當眾打罵。
在前不久,和朋友在商場逛街時,恰巧就經歷了一個女孩向父母要玩具的場景。這個小女孩也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在逛街時看到了自己喜歡的玩具,就停住腳步不走了。非要媽媽給自己買。一開始媽媽還很溫柔地給孩子講道理,但我們也知道,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是很難聽得進去媽媽說的話的。
因為媽媽不同意給自己買,這個女孩也開始哭鬧,在哄女兒的時候。這位媽媽的好脾氣和耐性,也一點點被女兒磨沒了。但是一般家長頂多也就是訓孩子幾句把孩子帶回家,但是這位媽媽顯然有些失控了。
不顧孩子的臉面和周圍人的看法,對著6歲的女兒就是拳打腳踢,女孩也被媽媽的樣子嚇到了,邊哭邊求著媽媽別再打了,我不買了行嗎。但是媽媽似乎並聽不進去女兒的求饒,繼續拍打著女兒的屁股,看到女孩已經受到了驚嚇,我和周圍的路人一起拉開了這位媽媽。
大家都紛紛指責媽媽,說孩子想要禮物很正常,雖然孩子也有錯,但是我們也不能用打孩子,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最大。這個女孩兒的媽媽沒有說什麼,拉著女孩就怒氣衝衝地走出了商場。這個場面久久都在我的腦海中久久都不能散去。
孩子不聽話是常有的事,畢竟小孩子的是非對錯觀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孩子在小時候所做的事情,多數都是從自己的喜好出發。在孩子眼中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但是生活中像這位媽媽一樣用武力教育孩子的家長還有不少。可能是家長的脾氣火爆,但是家長也要知道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
父母失控有多可怕?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
1.孩子變得有暴力傾向
父母失控打孩子,不僅不能讓孩子變懂事,下手嚴重了還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還會和父母的關係更不和,而且以後孩子也會變得有暴力傾向,容易形成攻擊性人格。這樣對孩子的人際關係都會有影響,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用武力解決,讓孩子養成一個好性格。
2.給孩子的心理留下陰影
父母失控還會給孩子的內心留下陰影,讓本就自卑膽小的孩子更自卑。而且孩子的幸福指數也會減少,因為自己喜歡的玩具,不僅沒有得到還被父母揍了一頓。父母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從內心否定自己,從而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和父母的關係也變得冷淡,甚至以後也不敢向父母要玩具,在孩子的內心留下很深的陰影。
家長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轉移注意力
當自己很生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智,不要讓自己一直沉浸在生氣的狀態,不然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這時家長一定要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當自己生氣時,不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可以先去別的屋裡,等自己的情緒穩定一些時,在和孩子交流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夠避免動手打孩子了。
2.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有時候並不全是孩子的錯,孩子只是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拿孩子想要禮物來說,孩子是為什麼要這個禮物,是別的同學都有他嫉妒,還是孩子確實缺少這個玩具,小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有時家長是覺得孩子無理取鬧,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也許自己也會有這個要求。所以,當家長在生氣的時候也換位思考一下,也許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3.及時安慰孩子
如果生活中父母的情緒真的失控了,在自己氣消了也要及時和孩子道歉,在得到孩子的原諒後,再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才能和父母的關係變得更緊密,否則父母的一次次教訓,是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的,還會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每一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不管出發點是什麼但還是不要用武力教育孩子,即便動用武力家長也要掌握好分寸,畢竟他只是一個孩子。多閱讀一些培養孩子成長的書籍,相信每一個家長都是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