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數軸中的找規律問題,數形、計算相結合

2020-09-10 勤十二談數學

找規律問題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最常見的有圖形類的找規律問題和數字類的找規律問題。在找規律的題目中,有一類問題也很常見,那就是有循環節的問題,找準循環節是解題的關鍵。數軸中也有不少找規律的題目,有些問題需要數形、計算相結合,有難度。

例題1:如圖,圓的周長為4個單位長度.在該圓的4等分點處分別標上數字0、1、2、3,先讓圓周上表示數字0的點與數軸上表示數-1的點重合,再將數軸按逆時針方向環繞在該圓上.則數軸上表示數-2018的點與圓周上表示數字( )的點重合.

分析:由於圓的周長為4個單位長度,所以只需先求出數軸在此圓上環繞的距離,再用這個距離除以4,如果餘數分別是0,1,2,3,則分別與圓周上表示數字0,3,2,1的點重合。可將數軸繞著圓逆時針纏繞,可以發現,-2與3重合,-3與2重合,-4與1重合。

由於是從-1開始,而不是從0開始,因此應該用2017÷4而不是2018÷4,2017÷4=504…1,∴數軸上表示數-2018的點與圓周上起點處表示的數字重合,即與3重合。

例題2:數軸上表示整數的點稱為整點,某數軸的單位長度為1cm,若在數軸上畫出一條長2015cm的線段AB,則AB蓋住的整點個數是( )

分析:某數軸的單位長度是1釐米,若在這個數軸上隨意畫出一條長為2015釐米的線段AB,則線段AB蓋住的整點的個數可能正好是2016個,也可能不是整數,而是有兩個半數那就是2015個。

某數軸的單位長度為1cm,若在數軸上畫出一條長n釐米的線段AB,則線段AB蓋住的整點個數是n個或n+1個。

例題3:在數軸上,點P表示的數是a,點P′表示的數是1/1a,我們稱點P′是點P的「相關點」,已知數軸上A1的相關點為A2,點A2的相關點為A3,點A3的相關點為A4…,這樣依次得到點A1、A2、A3、A4,…,An.若點A1在數軸表示的數是1/2,則點A2016在數軸上表示的數是().

分析:將a=1/2代入可得到2,將2代入可得到-1,將-1代入可得到1/2,發現已經出現循環,即循環節為3,2016÷3=672,所有點A2016在數軸上表示的數是-1。

例題4:一個點從數軸上的原點開始,先向右移動1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2個單位長度,再向右移動3個單位長度,再向左移動4個單位長度,……,移動2019次後,該點所對應的數是()

分析:第1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1,第2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1,第3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2,第4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2,第5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3,第6次移動後對應的數為-3,由此得出第n次移動後,若n為偶數,則對應的點表示的數為-n/2,若n為奇數,則對應的點表示的數為n+1/2。當n=2019時,該點所對應的數為2019+1/2=1010。

例題5:一隻小球落在數軸上的某點P0,第一次從P0向左跳1個單位到P1,第二次從P1向右跳2個單位到P2,第三次從P2向左跳3個單位到P3,第四次從P3向右跳4個單位到P4……若按以上規律跳了100次時,它落在數軸上的點P100所表示的數恰好是2019,則這隻小球的初始位置點P0所表示的數是( )

分析:設P0所表示的數是a,則a-1+2-3+4-…-99+100=2019,即:a+(-1+2)+(-3+4)+…+(-99+100)=2019.a+50=2019,解得:a=1969.點P0表示的數是1969.

相關焦點

  • 數軸,「數」與「形」的一次完美結合
    數軸幫助我們把數和點對應起來,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它是小學數學中「數」與「形」的第一次結合。1、認識數的直觀工具在數軸上,每一個數都有唯一的點與之相對應。抽象的數有形可依,變得直觀化。藉助數軸認數,很容易發現數字系統的內部結構。對孩子數概念的形成有很大幫助。
  • 七年級數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七年級數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數軸最適合進行數形結合的「啟蒙」,畢竟已經擴充到了實數,初中階段的「數」是夠用了,然而理解點與數之間的對應關係,確並不那麼容易,正如七年級學生容易忽略負數一樣,在數軸上,一旦涉及到平移,也容易只想往一個方向而忽略另一個方向
  • 七年級上學期,數軸與圓的結合,思考方向需稍作改變
    七年級上學期有理數這一章的數軸中,很多同學都覺得比較簡單,但是數軸與圓相結合時,卻總是出錯或者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在解數軸與圓相結合的問題時,只要將思考方向稍作改變,不要老是盯著圓,我們在解題時可以仍然盯著「點」。通過點的轉動,結合圓的周長公式可以得到滾動的距離。
  • 初一上學期,給定條件去絕對值,與數軸、最值相結合
    初一上學期有理數一章中,絕對值是比較令人頭疼的一個概念,主要為給定條件去絕對值和數軸中的距離公式的應用。給定條件去絕對值,需要注意絕對值中代數式的大小。然後再根據正數的絕對值等於其本身,負數的絕對值等於其相反數,0的絕對值的為0進行化簡。
  • 七年級數學難點|破解數軸上的動點問題的絕招
    數軸上的動點問題,是七年級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困難題,學生遇上了它就一個字——「暈」.但這個知識點又不得不學,因為這個知識比較綜合,也比較抽象,是一類極為常見且重要的綜合題,對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要求較高,涉及到「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數在數軸上的表示、行程問題」等,更是學習「數形結合」思想的第一步.動點問題
  • 初一上學期,數軸、相反數、絕對值與距離的結合,難度較大
    初一上學期,第一個難點出現在絕對值這一節中,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紹了與絕對值相關的計算,本篇繼續介紹與絕對值相關的內容。絕對值與數軸、相反數和距離的結合,難度較大。絕對值表示的為一個數在數軸上所對應點到原點的距離,相反數指絕對值相同,符號相反的兩個數之間的關係,相反數是兩個數之間的關係,可以說a是-a的相反數或者a與-a互為相反數,不能直接說a是相反數。相反數在數軸上的特徵為:在原點的兩側,到原點的距離相等。
  • 七年級數學,《數軸》,教學設計
    七年級數學,《數軸》,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評論知識與技能掌握數軸的概念以及數軸的三要素;能由數軸上的已知點說出它表示的數,給出一個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研究點到原點的距離和點移動的問題。情感態度價值觀(1)畫出數軸並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體會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2)體會數軸源於生活,與現實密切相關,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3)感受合作交流帶來的成功和喜悅。
  • 22.七年級數學:怎麼求P點表示的數?數軸上動點問題,基礎常考訓練題
    七年級數學:怎麼求P點表示的數?數軸上動點問題,基礎常考訓練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考試選擇題,十一種類型問題過關練習
    學期將要過半,期中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檢驗半學期學習成果的關鍵性考試將要到來。這邊整理了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中考試選擇題,十一種常考類型問題。接著也會整理填空題和解答題,希望對同學們期中考試有所幫助。整理的主要內容有:有理數、代數式(整式)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與解法。
  • 小學數學直觀教學之數形結合
    數形結合就是通過數字和圖形之間相對應關係和相互轉換來搞定問題的思維方法!在數學的發展中,直角坐標系的出現給幾何的研究帶來了新的生命新的工具,直角坐標系與幾何圖形的結合,也就是把圖形放在直角坐標繫上,使得圖上的每個點可以用直角坐標系裡的坐標(數對)來表示,就可以用具體的數字運算來研究圖形的性質,堪稱數形結合的完美體現。武漢在哪?沒有坐標系和經緯度以前是說不精確的,後來世人這樣說:武漢在北緯29度~31度,東經113度~115度。數形結合讓位置更加精確無歧義。
  • 7.七年級數學:若邊長為60,怎麼求火柴棒的根數?看圖形找數字規律
    七年級數學:若邊長為60,怎麼求火柴棒的根數?看圖形找數字規律。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七年級上學期,有理數中的規律探究問題,可簡單可困難
    規律探索問題在中考中能夠經常遇到,體現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規律探索問題中的結論一般不能直接得到,而是通過某種特定關係的數、圖形等,通過觀察、分析、推理,探索其中所包含的規律,進而歸納得出一般的結論。因此,我們在初一階段,就需要注意這類問題,這類問題可簡單可困難,解題時應該注意觀察數字或圖形之間的聯繫。
  • 七年級 線段中點+數形結合+數軸
    如圖,M 是線段 AB 上一點,且 AB=10cm,C,D 兩點分別從 M,B 同時出發時 1cm/s,3cm/s 的速度沿直線 BA 向左運動,(1) 當點 C,D 運動了 2s,求這時 AC+MD 的值.(2) 若點 C,D 運動時,總有 MD=3AC,求A M 的長.
  • 16.七年級數學:電子螞蟻在C點相遇,怎麼求對應的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
    七年級數學:電子螞蟻在C點相遇,怎麼求對應的數?數軸上的動點問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探源數形結合,趣說數與形相映的魅力
    華羅庚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數形結合的歷史源遠流長,我國古代數學中,處處可以尋覓到它的印跡。早期作為歷史最長計數工具的算籌和算盤,便可以看作是「數形結合」的雛形。我國流傳至今的一部最早的數學著作《周髀算經》中就已記載:「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
  • 七年級上學期,兩道數軸動點與一元一次方程相結合題目,有難度
    學習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後,數軸部分動點題常與一元一次方程相結合。這類題目相對來說比較難,需要會分多種情況進行討論。例題1:已知數軸上點A與點B的距離為16個單位長度,點A在原點的左側,到原點的距離為26個單位長度,點B在點A的右側,點C表示的數與點B表示的數互為相反數,動點P從A出發,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設移動時間為t秒.
  • 數形結合,巧解不等式(組)含參問題,吃透中考5大考點!
    而對於大多數版本而言,這個知識點都屬於七年級的學習範疇。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七年級學過的知識會把九年級的學生難倒一大片呢?所以,如果您是七年級老師,現在正在講授《不等式與不等式組》,那麼要提醒您了:參數問題可千萬不能省!不過在具體教學時,您可以根據學生學情,對難度和課時進行適當控制。
  • 迎戰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數軸上的「中點」引發的動點問題
    數軸上的「中點」問題,堪稱「退化版」的「一維」中點坐標公式,在七年級數學學習中,常常會以「數軸摺疊」或數軸上的動點行程問題等形式呈現,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掌握數軸上的「中點」「模型」,對於快速解題至關重要,本文簡要闡釋一下:如圖,數軸上,M是AB的中點,A對應a,B對應數b,M對應m,請探究a,b,m三者關係。根據「數軸上兩點間的距離等於右數-左數」由方程思想立證:中點m等於"兩頭"a+b和的平均數,將這個結論作簡單的「公式變形」,還可以得到另外幾個形式,並且這些基本結論在考試中都可以直接使用,特別方便。
  • 3.七年級數學:怎麼求2的2018次方,個位數字是多少?周期找規律考試題
    七年級數學:怎麼求2的2018次方,個位數字是多少?周期找規律考試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你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11.七年級數學:這題怎麼簡便計算?先去絕對值符號,絕對值的代數意義
    七年級數學:這題怎麼簡便計算?先去絕對值符號,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的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