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1:12:34 來源:全球紡織網
據Worldometers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1月24日05時40分,全球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5942萬例,新增433108例至59422491例,死亡病例達140萬例,新增6849例至1400440例。全球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的國家增至61個。截至北京時間11月24日05時39分,美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達1272萬例,新增130106例。
11月23日,滌綸長絲產銷較為一般,較上一工作日略微下調。現仍受周末至今的局部滌絲產業優惠促銷,然終端需求回冷,下遊採購意願不高,得益於個別企業優惠幅度較大,支撐整體局面。截至當天下午4時前,工廠主流產銷在5-6成(產銷範圍 0 - 480%)。滌綸短纖產銷平平,截至當天下午4時前後,工廠主流產銷在5-6成,較上日下滑118.81%。
據生意社,2020年11月23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紡織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3種,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錦綸POY(0.60%)、PTA(0.20%)、皮棉(0.06%)。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0種。日均漲跌幅為0.05%。11月23日紡織指數為733點,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156點(2018-09-03)下降了36.59%,較2020年08月13日最低點681點上漲了7.64%。預測24日走勢為731.590點。
2020年11月23日,商務部中國•盛澤絲綢化纖指數下跌,其中化纖總指數化學纖維價格指數收盤於98.43點,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了0.17點;化纖面料價格指數收盤於98.91點,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下跌了0.15點;化學纖維小幅下跌,收盤於100.7點,與上一交易日相比,下降了0.21點。「中國·柯橋紡織指數」 20201123期紡織品價格指數收報於104.24點,環比下跌0.41%,較年初下跌0.86%,同比下跌1.06%。近期,中國輕紡城市場營銷環比回落。
據寧波晚報,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開展了新型面料的測試,隨機在各網絡平臺購買了40批次的功能性服裝,就消費者關心的纖維成分含量、保暖性、透氣性、免熨性、抗菌性、甲醛等開展了比較試驗。本次樣品均在淘寶、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網絡平臺上購買,整體不符合率達到45%。
疫苗樂觀前景被認為是經濟回暖信號,給油價帶來支撐保障。感恩節迎來出行旺季,以及沙特煉油廠遇襲帶來供給風險,油價從中受刺激而延續上周漲勢,布油更是上破46美元關口。美國WTI原油1月期貨收漲64美分,漲幅1.51%,報43.06美元/桶,其盤中一度觸及43.36美元/桶的高點;布倫特原油1月期貨收漲1.10美元,漲幅2.44%,報46.06美元/桶。
據商務部援引越南《人民報網》11月22日報導,目前越南紡織服裝、鞋類等主要行業出口訂單逐漸恢復,有望彌補2020年全年出口下降損失。許多工業產業生產指數日漸恢復,加上10月出口訂單與前幾個月相比明顯增加,有望阻止紡織服裝、鞋類等行業出口下滑態勢。
據中新社援引國際勞工組織20日發布報告顯示,在亞洲服裝業的勞動力中,女性佔了一半以上,且在服裝業全球供應鏈較低層次的低工資崗位中佔了不小比例。亞洲是全球服裝業的主要出口地區,其佔全球服裝出口達60%。2019年,亞太地區約有6500萬服裝業工人,佔全球服裝業工人總數的75%。受疫情影響,主要採購國從亞洲進口的服裝在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70%。這不僅導致了工人失業和解僱急劇增加,重新開工的工廠也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的困境。
據中國貿易報,近日,中國社科院中國產業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發布《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20)No.9》。報告稱,中國紡織服裝業競爭力狀態有以下特點:第一,從靜態來看,服裝製品和紡織品仍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單純從出口方面來看這種競爭力更顯突出;第二,從發展趨勢來看,紡織品國際競爭力上升的趨勢也明顯緩滯;第三,以越南、印度、柬埔寨等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中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對此報告提出建議:藉助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培育新競爭優勢;藉助智能化有效降低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發揮好安全性與產業鏈完整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