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和小姐妹們聚會的時候,常常聽到大家抱怨自家的「大豬蹄子」。姐妹們的吐槽點,離不開寶爸都以為寶媽不用上班工作,在家帶娃可輕鬆了。小編本人沒有這樣的感受,所以有點難理解。但是認真觀察發現,發出這樣槽點的寶媽有個共同點:有了娃後,寶媽和寶爸都是分房睡。
說起「分房睡」,寶媽有吐不盡的苦水。明明當初分房睡主要是為了降低寶寶對寶爸睡眠的影響,結果卻給家庭矛盾埋下一顆「不定時炸彈」。但是如果能回到選擇分房睡還是同房睡的時候,不少寶媽還是會選擇分房睡,原因如下。
1.怕累著寶爸
生完寶寶,寶媽身體還沒恢復,又要照顧孩子,肯定沒有這麼快回歸職場。然而家裡各項開支有增無減,作為家裡的主心骨——寶爸,只能更加努力打拼。寶爸為了家庭這麼努力,那晚上肯定需要充足且良好的睡眠才能應對第二天的工作。寶媽擔心寶寶起夜吃奶哭鬧會影響寶爸睡眠,主動分房,包攬下所有照顧寶寶的大小事。
2.精神壓力大
有小姐妹表示,起初一家三口是同房睡的,但是寶寶晚上哭鬧、喝夜奶,搞得兩夫妻都沒睡個好覺,甚至經常為此發生爭吵。夫妻關係緊張,於是寶媽便想著,不如分房睡,說不定能緩解夫妻關係。
3.迫於家婆的壓力
有寶爸主動要求和寶媽一起照顧寶寶。但家婆覺得:兒子工作累,回來還帶孩子太辛苦了,不如自己幫把手。為了方便家婆晚上照看寶寶,寶媽只能選擇分房睡了。
各種分房睡的理由聽起來很合理,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1. 影響夫妻情感
寶爸因為長期和寶媽分房睡,自然不清楚寶媽帶孩子的艱辛,也就無法理解妻子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冷漠、勞累了。寶媽圍著寶寶轉,可能一個晚上下來和寶爸說過的話都不超10句。這樣自然會使夫妻關係疏遠。
2. 不利於寶爸責任意識的培養
責任感不是說說就有,寶爸白天上班、晚上分房睡,不清楚寶媽帶娃的艱辛,因此會誤以為帶娃輕鬆自在。若是同房睡,雖然夫妻會因此爭吵,但是寶爸會對帶娃的難度有感觸,更心疼和珍惜自己的妻子,也會更有責任感和家庭使命感。
3. 寶媽太過勞累
寶媽跟寶寶睡,起夜餵奶頻繁。寶媽在帶娃期間慢慢掌握技巧,但分房睡的寶爸幾乎一竅不通,甚至看到娃哭後就束手無策。寶寶一步也離不開寶媽,寶媽完全喪失了私人時間和空間。
寶爸再忙,每晚照顧一會寶寶還是有時間的。有些事不是非寶媽不可,從寶寶出生開始,寶爸和寶媽就應該協商分配好各自照顧寶寶的時間和任務。讓寶爸有機會與寶寶親近,也避免出現寶媽獨自照顧寶寶的情況。
當然不是說分房睡是導致夫妻關係不好的直接原因,畢竟分房or同房,各有優缺點。關鍵還是看寶爸寶媽對家庭任務的劃分,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好的家庭也是需要寶爸寶媽一起用心承擔經營起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