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底以來,新高考改革又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今年3月份的兩次會議也重點討論了全國高考改革的一些議程,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
近日,全國30九所985高校相繼公布了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公布了高考專業選擇的選科要求,針對不同的專業設置了不同高考科目的選擇標準。
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這一次的新高考改革和全國985高校選課標準的公布,勢必對未來的高中教學和高中生的高考志願選擇產生重大影響。
我們知道新高考改革的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實行所謂的「選科制」,目前很多新高考改革的省份採用的是3+3模式。
在未來呢,其實3+1+2模式肯定會成為未來高考改革的主流,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1是在物理和歷史兩科中任選一科,2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個科目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2個科目。
接下來我們以北京大學的校考科目要求作為一個例子,來給大家講述一下在選考科目的這樣一種制度下,國內頂尖高校,對高中生的科目有什麼具體的要求。
像北京大學而言,他的文科類的專業,其實基本上都沒有提科目要求的。那這些專業有公共管理類,新聞傳播學類,工商管理類,經濟學類,以及各種外國語言類,中國語言文學類,社會學類,哲學類,文科實驗班類,歷史學類,城鄉規劃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政治人文科學實驗班。
對於理工科的專業而言,北京大學就明確提出了考生的選考科目。比如說它的工科實驗班類,就給點物理,必須要選好,才能報考相關的專業。這些專業包括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能源與環境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在北大醫學部的選考科目要求中規定,對於醫學的相關專業,則要求物理與化學2個科目為必考的高考科目。
從北京大學2020年選考科目要求中我們大致可以作出這樣初步的判斷:其一,在絕大部分文科類專業均不對學生的選考科目作具體要求;其二,理工科類專業均要求選考物理科目。
根據這樣的判斷,高中生其實在準備高考選科的時候其實並不如傳說中的那麼難以抉擇。如果自己平時的各個科目成績都比較均勻的話,結合未來的就業形勢選擇專業可能會更好。
相反地,如果高中期間偏科比較嚴重的話,則需要將自己的優勢科目通目的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結合起來選擇科目,提前做好預備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廣大考生和家長在高一階段就開始展開信息搜集工作,為考生做好優勢劣勢分析,做到準確研判,精準做好選考科目規劃。
新高考改革的大潮正在迅速推進,在未來的高校招生錄取中,各個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專業對學生的科目選擇要求越來越複雜,學生所面臨的機會抉擇問題越來越多。
因此呢,在進入高中階段初期,建議各位考生和家長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提前做好升學規劃,為打好高考大決戰做好相應的準備。
想要免費領取39所國內985高校選考科目匯總表的網友,敬請關注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的-教育升學規劃小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