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院校排名體系中,公認具備強大影響輻射力的排行榜涵蓋了:國際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發表的QS全球大學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表的THE全球大學城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全球知名院校研究中心公布的ARWU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每一類大學排名榜單都蘊含著自己的排名指標和算法,家長和同學們怎樣真正熟悉諸多排名後的奧秘和故事呢?
出國留學全球院校排名對比,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是由英國一家國際教育市場諮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研究公布,囊括全球1000所知名院校,橫跨8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四大排行榜中涉及地區最多,排名最長。QS排名系統中不僅涉及專業排名、綜合排名,還囊括各地區諸如亞洲大學排名、拉丁美洲大學排名等等。每年3、9月分別公布專業排名及綜合排名。
考核標準
學術領域同行評估,佔40%
全球僱主評估,佔10%
單位教職人員論文引用數的評估,佔20%
教師/學生比例,佔20%
國際學生佔比,佔5%
國際教師佔比,佔5%
從各項數據指標佔比分析,QS相當在意同行評價,其首要採用問卷形式,由學術界各院校之間對於各自科研、教學、學術等等方面進行互評,院校只須在某個領域中備受認可表現卓著,在該項指標中即可收穫高分。此外,論文引用數量這一項數據指標在QS中佔比其實相當小,學術權重偏低。
同時,QS排名也是四大排行榜中唯一一個引入「全球僱主評價」的院校排名,簡言之,其排名結果間接反映出哪類院校培養出的畢業生更受就業市場的青睞。也正因為如此,企業HR也比較重視QS。建議同學和家長們們在擇校決策時,若更多斟酌未來就業的可行性,不妨參考QS排名進行院校挑選。
排名欠缺之處:同行評議是關鍵,國際化程度指標偏高。聲譽評估方面佔據將近50%的比重,數據搜集方式過於集中於歐洲。
出國留學全球院校排名對比,THE世界大學排名
THE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是由英國報刊《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
考核標準
教學水平(學習環境):30%
科研(論文發布數量、收入和聲譽):30%
文獻引用(研究輻射):30%
國際視野(學生、教授、研究):7.5%
產業收入(知識轉化):2.5%
THE內容考量相對更全面均衡。評估指標中既涵蓋教學,也同時涵蓋研究和論文引用等等(三項所佔比例均為30%)。
倘若你同時重視院校教學和學術水準,THE價值參考是個NICE的決策。但THE排名中論文引用佔比較高,針對於非英語教學的院校而言,會有些不利影響。
出國留學全球院校排名對比,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U.S.News全稱為U.S.News&World Report,中文名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遵循院校的國際聲譽、學術水準等十項指標得出全球最佳大學排名。U.S.NEWS每年3月研究生院排名揭曉,9月份大學綜合排名揭曉。
考核標準
U.S.News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涉及3個領域,13個細分指標:
聲譽指標(25%)
全球研究聲譽,12.5%
地區研究聲譽,12.5%
文獻計量指標(65%)
發表論文(10%)
書籍出版(2.5%)
學術會議(2.5%)
標準化引用浸染(10%)
總引用次數(7.5%)
高頻被引用文獻數量及百分比(前10%(12.5%/10%)
國際合作(國家)(5%)
國際合作(論文發表中囊括國際作者數量的與總數量之比)(5%)
科學卓越性指標(10%)
高頻被引用文獻數量(在各自領域被引用次數前1%)(5%)
高頻被引用文獻百分比(在各自領域被引用次數前1%)(5%)
跟QS差異化體現,USNews全球排名更多衡量院校的學術水平(諸如文章發布的數量、高頻被引用文獻數量)和國際學術聲譽。其學術輻射力的權重,也是四個排名中最大的。院校學術表現與院校聲譽較重視的同學,不妨參考這個排名。
較之QS排名全球性輻射力,U.S.News排名影響力在美國最權威,因此打算攻讀美國本科的同學們參考每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更具備信服力。
排名欠缺之處:這些參考指標直接公布於USnews官網,給了某些學校「可乘之機」,不妨通過急速提升某幾方面的數值來提高排名。
出國留學全球院校排名對比,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簡稱ARWU(軟科排名)。2003年6月最早由中國政府授權上海交通大學「全球知名院校研究中心」研究發布,該排名初衷是尋找中國大學和世界名牌大學在科研上的差距,是世界上最早綜合大學的排名,側重于衡量高校的研究實力。
考核標準
ARWU軟科排行榜通過四項差異化的指標針對院校進行排名,其中教師質量和科研成果又分為兩個指標: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折合數,10%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折合數,20%
各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最高的科學家數,20%
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論文的折合數,20%
被科學引文索引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論文數,20%
全職教師上述五項指標得分的均值(簡稱PCP),10%
與前面三種排名相比,ARWU軟科是一個純學術性院校排名。評價指標重點在於教師質量、教學質量和研究產出。ARWU軟科排名重視科研,因此針對於理工科院校權重比文科院校大,且ARWU學術指標考核學術成果的總量,因此規模越大、學科越多的院校越能在ARWU排行榜中佔據一席之地。
排名欠缺之處:過多依賴於國際獎項,重理工及研究,輕人文及教學素質,假設挑選偏人文的院校就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如何理性看待各榜單大學排名?
學術研究、學生學習環境、老師教學水準是大家公認的考核標準。而存在差異的是,評估指標和指標權重浸染了大學的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的主觀性指標所佔比重大,學術水平和僱主評價是關鍵指標,更適宜關注學成後就業能力的同學。
相較之下,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ARWU(軟科)都相當關注科研,學術影響力權重巨大,不過ARWU全部採用客觀性指標,同時針對於文獻數量更為關心,對文獻質量關注較少。
THE作為一個較全面的排名,評分標準更細緻,既關注大學科研實力,也關注學校聲譽,還針對於機構收入等指標有所涉及。
以上諸多因素,都會造成一所院校排名在不同榜單中的浮動。
不同的排名囊括差異化的排名辦法,假設想熟悉某所院校在自己專業領域內的實力,還是應參考院校專業排名、諮詢涉及經驗的師長學長等等。
側重學術:ARWU(軟科)>THE>U.S.News>QS
側重就業:QS>THE>U.S.News>ARWU(軟科)
側重國家:美國方向參考U.S.News,大英國協國家方向參考QS、THE、ARWU(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