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內外兼修」打造夜經濟發力點 深耕在地文化點亮城市夜色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夜經濟是城市核心的消費動力之一,已經成為提升消費水平的重要場景。入夏以來,隨著疫情趨於平穩,各地的夜經濟明顯呈現復甦態勢,夜經濟也有望迎來一年中有更多作為的高光時刻。華燈初上時走出家門,感受熟悉的煙火氣,品味一座城市獨特的韻味。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下半年全國文化消費數據報告》顯示,我國居民文化消費日常化特徵日趨明。周末休閒、工作日、節假日文化消費的佔比分別為60.03%、30.15%、9.82%。同時,夜間消費持續發力,發生在夜間的文化消費在周末和工作日分別佔比43%和23%。夜間消費力量不可小覷。

城市的夜晚,在夜食、夜購等消費服務場所之外,需要提供更多滿足市民文化需求素養的選擇。眾多的城市掌燈人在琢磨如何為夜經濟「調色」、如何「調美」、「調亮」一座城?如何為市民和遊客打造地域特色突出的城市文化空間,在培育夜間經濟的同時如何提升全域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除夜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短板問題?這或許是我們在夜經濟「熱」現象背後需要進行的「冷」思考。

揚長項: 文博機構打造夜生活地標 「顏值」、「才華」內外要兼修

一天繁忙工作之後,走進一座博物館或美術館,完成食、遊、購、娛、展、演等「一站式」完美體驗,是不是一件輕鬆又愜意的事情?

作為城市的文化地標,曾經高冷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等文博機構在城市夜經濟打造過程中,也在嘗試多角色參與,以更親民的姿態逐步融入到我們的當代生活。

自6月初,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千年,博物夏夜」品牌主題活動啟動以來,6月的每周五、周六,蘇州博物館、蘇州戲曲博物館、蘇州絲綢博物館等6家博物館都適當延長了開放時間,最晚延長至晚10點。除了基本陳列,蘇州絲綢博物館的「織錦中的桃花源」展覽、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的「金石之聲」音樂沙龍等活動也同步上演。

博物館夜間開放絕不是僅僅延時開放這麼簡單,「必須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博物館首先要有 『顏值』 , 吸睛』,充分滿足人們 『打卡』、愛 『曬』的需求,同時必須要有才華,提供有品質保障的內核,如有影響力的展覽、創新的活動,進一步推動其他消費場景的延伸,內外兼修才可能繼續在夜經濟發展中更好走下去。」 廣州市博物館副館長朱曉秋在採訪中表示。

儘管各地很多文博機構都在嘗試融入夜經濟,但是有些場館門可羅雀、少人問津也是不爭的事實,空蕩蕩燈火通明的展館著實讓人惋惜。文化項目出品人李浩然表示,文博機構參與到城市夜經濟中,首先需要把自己飾演的角色調整過來,所展出的項目內容除了學術研究和實踐以外,還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藝術普及或大眾參與及體驗文化的目的,如何讓藝術文化有效的連接本地,連接不同的生活場景,是文博機構必須要思考的。

廣州博物館配合瓷器展推出《夢說中國瓷》情景小劇場

如何創新實現角色轉變?廣州市博物館在這方面進行了多方位的嘗試,從近日推出的「白色金子·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可窺見一二,除了常規靜態的中西瓷器展,博物館配合此次展覽策劃了系列教育體驗活動,包括「國王的餐桌」、「茨溫格爾宮裡的下午茶」、「餐盤中的花花世界」插花體驗活動,開闢了「小廣劇場」,聯合專業團隊打造的沉浸式情景劇讓觀眾仿佛置身於十八世紀的德國宮殿,好奇康熙大帝和奧古斯都二世夢中相遇會發生什麼趣事,幾項活動相互關聯,為觀眾帶來一場同步激發味覺、視覺和聽覺的中西陶瓷文化盛宴。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樣也在推動著博物館的營銷與創新。朱曉秋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博物館夜間開放活動暫時轉戰於白天,「這些活動已經成為了家庭親子最喜歡的項目,預約非常火爆。」朱曉秋說,並表示疫情結束未來待夜遊項目可以開放時,這些活動依然將會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博物館文創絕不只是實物售賣產品,它必須是多元的,包括不同樣態的文化活動。」 縱觀廣州博物館這些產品的設計,可以說是從大眾訴求出發,消費場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挖掘。

打造城市文化地標,更多博物館和美術館認識到單兵作戰不再具有優勢,「提升博物館品牌影響力,和不同領域的跨界合作將是未來的一個方向」,在採訪中,多家機構都對這個趨勢表示了認同。博物館應該通過多種方式,讓展品「活」起來,讓歷史「走出去」,把市民「請進來」。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推出「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覽,是廣東省第一個與抗擊疫情相關的見證物專題展覽,持續到7月中旬。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副館長羅興連認為,「博物館在活躍夜間經濟方面起到了銜接的作用。」 圍繞夜間開放,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以大元帥府百年建築為背景舞臺,推出了《帥府之夜》原創情景歌劇,博物館與藝術演出聯手,邀請專業團隊加入打造情景組歌及專業的表演團隊參與,該演出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

來自北京ArtDepot藝術倉庫運營的總監趙法之表示,文化藝術產業也是夜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一的業態撐不起夜經濟的概念,需要多業態的合作。作為民營美術館,也是非常樂於參與到城市夜經濟的打造,如通過策劃熱點大展、定製服務等項目為市民提供一個藝術文化空間。

文博機構參與城市夜經濟文化名片,也是文化消費產業鏈再造的過程,認識並突破自身短板,單兵變聯手,戰鬥力自然大大提升。

亮特色: 深耕在地文化 打造夜經濟高質量品牌

「夜間經濟」被稱為中國經濟新興活力源,推動疫後文旅產業復工復產,提升城市美譽度,促進消費回補,以城市夜經濟發展為引領,帶動全域旅遊發展是目前不少城市打造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點目標之一。

日前,2020首屆上海夜生活節圍繞「夜購、夜食、夜遊、夜讀」等主題,推出180餘項重點特色活動,打造具有煙火氣、上海味、國際範的夜上海新形象。在深挖地方資源稟賦與特色,打造「精緻之夜」的實踐中,「姑蘇八點半」夜經濟品牌也悄然融入了蘇州人的夜生活。「五一」假期期間,蘇州在姑蘇八點半夜經濟品牌的帶動下,一些新業態、新消費也為蘇州夜間經濟增長帶來新動力。

作為「姑蘇八點半」夜經濟的覆蓋重點區域之一的蘇州市吳中區的夜,又是怎樣的呢?吳中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破除夜經濟打造過程中低端化、同質化、文化含量不足、對市民和遊客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等瓶頸,吳中區立足本土特色,打造了「今夜 『吳』眠,精彩 『吳』限」之夜品牌,推出的「太湖鄉村」、「運河文化」、「江南古鎮」三大主題活動激活了轄區夜經濟活力。豐富的潛在消費場景,特色鮮明的主題街區,完善的配套服務,對於遊客來說,「住蘇州太湖,賞 『吳』邊夜色」果真是難以抗拒的魅力。

單一的夜間商業業態勢必會造成大眾的審美疲勞、供給不足帶來的瓶頸制約也必定影響夜經濟的發展。提升亮點元素,通過打造業態豐富的城市文化空間,必須深耕在地文化,強化旅遊社會文化的穿透力,讓文化賦能擴展夜遊空間。吳中區的夜,濃濃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在歌林公園姑蘇二十四集,市民可以遊走在室內文化特色美食街區,感受姑蘇市集的千年繁華景象;在臨湖黃墅村看一場夜間露天電影;走近木瀆嚴家花園《遇見姑蘇·木瀆往事》的浸沒式園林實景劇,感知「評彈、崑曲」戲中戲的魅力;而文藝愛好者不妨在尹山湖美術館、江南美術館等藝術機構看展體驗樂享一夏;在蘇州工匠園周末體驗一場非遺文化……

沒有文化消費場景的加入,一座城市的夜遊生態終究是不完整的。伴隨市民文化素養和鑑賞水平的提高,也呼喚各類文博機構開出更多夜場,用高雅藝術滋潤人心,陶冶情操,滿足更高需求的文藝樣式。

以文化為城市夜經濟賦能,需要充分發揮文化地標作用,把這些既是地方金字招牌又是旅遊的地方,激活它們的力量,促進夜經濟整體提升,從而拉動消費,帶動就業,形成真正旅遊夜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補短板:喚醒更多沉睡資源 科學精細化管理

據《2019下半年全國文化消費數據報告》顯示,博物館等文化場館的知識推廣、休閒娛樂功能被迅速開發,人民的文化休閒得到了品質提升。歷史文化街區、博物館、人文旅遊景點是居民首選的文化休閒場所,而異地體驗更關注文藝文化項目與深化文化體驗。

目前各地都在發展「夜經濟」,但是也出現供需匹配不足的狀況,文化場景需求依然是藍海,尤其是一些高品質體驗的文化項目尚未得到深度開發與釋放,遊客出門沒得遊或遊不深,對周邊經濟的拉動效應自然也會降低。

不少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相信也遇到過類似場景:一些歷史文化街區中有的場館全天大門緊閉,高牆圍擋,難睹「廬山真面目」;一些文化古鎮有著不錯的文旅資源,但夜晚漆黑一團,遊客往往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如何喚醒城市沉睡的文化資源,盤活存量資源,這也是發展和提升夜經濟品質不可忽視的要素。

「發展夜經濟,必須要符合市場的發展規律,契合城市自身的屬性。還公共資源於民、於社會,讓更多人走進它、接觸它,才有意義。保護絕不意味樹立門檻與大眾隔離。」 天津市旅遊業商會秘書長李紅兵表示。

針對此問題,李浩然也表示,「夜文化」是一有機的力量,在立足城市根基的基礎上,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也需要逐步提供更多公共開放的空間,創造更多機會讓大家來體驗參與,降低受眾體驗的成本降低。

觀眾體驗傳統文化項目「投壺」 (上圖)家長與孩子體驗雕版印刷 (下圖)

不可否認,在各地打造夜經濟的過程中,「同質化」和「品質把控」是當下比較突出的一個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濟南石敢當摩崖藝術博物館館長王寶磊館介紹說,他們近期嘗試博物館走進社區,將雕版非遺體驗和文創進行活化,居民可以體驗非遺雕版技藝並帶走自己的非遺作品,「萬萬奇妙夜」拉進市民和城市的距離,打造了有文化有內容的夜經濟。

「未來夜間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未來,必須要起到引領性作用。無論文化消費和旅遊體驗,故事是永遠不可或缺的,通過有溫度的故事和場景承載普世價值,」 中國旅遊研究院戴斌院長在參與人民文旅訪談時表示,「目前一些城市在這方面還有一些弱,下一步在內容的引領和生活方式的創造、夜經濟經濟品質的保障方面需要提升。」

完善的商業環境及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對於文化消費品質升級來說也是重要支撐因素之一,這也考驗著一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戴斌表示,打造城市夜經濟,地方政府要統一規劃,避免低水平、重複性建設。「梳理好本地文脈、本地交通供給資源,最重要的是先了解研究本地潛在的消費需求,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的承載力。」

文化元素賦能夜經濟,讓文化成為串聯城市夜經濟的文脈,釋放多元業態融合的乘法效應。推動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叫得響的夜經濟品牌,創新生活、引領生活,這是我們對熱愛城市的期許,對未來旅遊目的地的期待。夜晚,走出家門,感知城市的活力,感知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讓文化點亮城市夜色!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南京開幕
    11月24日晚,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幕。本次論壇以「文化創造城市空間」為主旨,圍繞「夜經濟——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新機遇」話題展開全面探討。百餘名中外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及政府官員等共同參與對話,促進思想聯動,共商後疫情時代的城市經濟發展對策。
  • 內外兼修「點亮」夜市經濟
    夜市經濟的繁榮程度是一個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體現,相比於南方熱鬧的夜生活,北方的夜往往更加安靜。今年以來,結合政府特色餐飲街區建設和夜市經濟發展規劃,麥積區盛達新城名優特色美食街開街迎客,以高標準、高起點和名優特色點亮了麥積區夜市經濟發展的消費活力。
  • 點亮「浙裡」夜坐標丨首批省級夜間經濟試點(培育)城市亮相!未來...
    今年3月,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印發《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大力培育發展夜間經濟,支持建設夜經濟數字街區,點亮夜經濟地圖,創新城市新消費場景,營造全天候消費氛圍。
  • 「夜色惠精彩」文旅體繽紛消費季活動「點亮」廣東惠州夜經濟
    從9月28日開始,由廣東省惠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夜色惠精彩」惠州文旅體繽紛消費季系列活動正式啟動。在持續三個月的消費季期間,舉辦了夜色惠食、夜色惠購、夜色惠娛、夜色惠展、夜色惠讀、夜色惠宿、夜色惠攝、夜色惠動等上百場系列活動,為城市文旅體生活注入新活力,激活「內循環」新動能,點亮夜古城新地標,打造文旅體新業態,拉動夜經濟消費,給廣大市民遊客帶來別樣的文旅夜生活。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點亮「夜」城市 打造「新」名片
    2020-12-04 08:3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吸引全球目光點亮「夜」城市 打造「新」名片 秦淮河畔,一場線上+線下的文化經濟盛宴吸引著全球目光。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近日在中國科舉博物館舉行,兩天時間,一場主論壇,幾場分論壇,架起了一座共享的橋梁。如何激活城市空間,點亮夜間經濟?
  • 佛山融合本地文化元素內外兼修 打造可讀的「城市印象」
    一座綠色城市,不僅要有「外秀」,還要有「內秀」,不僅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外在形態,更要有共建共享綠色生活的城市內涵。從這個意義上說,佛山對一眾景觀項目的建設,正是這樣一種「內外兼修」的探索實踐。而在這樣一個個主題鮮明的城市景觀項目,佛山都注重把更多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從而匯聚形成屬於佛山的文化符號,逐步塑造獨具氣質的佛山「城市印象」。
  • 綠地溱水小鎮,打造鄭南微旅遊夜經濟高地!
    乘時乘勢 深耕環鄭文旅版圖「聚焦中華歷史文化主題,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龍頭,以城際軌道交通為支撐,以文旅小鎮、主題公園、大型演藝為主要載體,把鄭汴洛板塊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旅遊目的地。」《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討論稿)》,河南省明確文化旅遊發展布局,環鄭文旅經濟帶新藍圖正在徐徐勾畫。環鄭周邊文旅資源和文旅體驗不斷豐富,推動微旅遊、微度假成為熱門的同時,「夜經濟」也不遑多讓。
  • 永順芙蓉鎮:文創升級打造「夜芙蓉」 點亮景區夜經濟
    今年,芙蓉鎮·紅石林度假區對芙蓉鎮旅遊產品進行創意升級,打造自身文旅特色的夜芙蓉,以科技燈光夜景和民俗文創夜演藝等為主打文創旅遊產品,吸引遊客走進來、留下來,延長景區經營寬度和廣度,進一步點亮景區旅遊夜經濟。由於雙節假期遊客量暴增,芙蓉鎮·紅石林度假區將《花開芙蓉·畢茲卡的狂歡》2.0版本表演在每天下午晚上各一場的基礎上,每晚9點還增加了一場。表演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
  • 東陽奮力打造內外兼修景區城
    、市民廣場、市民花園、博大世紀公園、城市書房、黌門廣場、張國維紀念館、兒童公園、振興路夜市等文化和旅遊資源與文化和旅遊產品,打造了木雕商貿遊、城市休閒遊、古宅文化遊、夜遊東陽遊等四條特色旅遊線路。重點提升東陽市東陽中國木雕城、東陽木雕小鎮、盧宅休閒文化園等景區品質,突出城市休閒旅遊特色主題。大力培育優化東陽江江濱文化景觀帶「夜遊東陽」項目、振興路夜市、盧宅夜市,點亮城市夜間文旅經濟。活化利用老酒廠、吳寧臺、北鎮樓、貽經堂、施明德藝術館、張國維故居等歷史遺蹟、文物古蹟與名人故居,打造小而精的旅遊節點。
  • 「活」起來的夜晚:被339高塔和錦江點亮的成都夜經濟
    以沿江兩岸的夜市、夜秀、夜食、夜展、夜宿、夜節等主題場景為節點,錦江夜消費生態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串聯成都339、蘭桂坊、太古裡、九眼橋等城市地標及其周邊的商業資源,形成潛力可觀的城市夜間經濟活躍區。「新消費」盤活城市夜經濟夜經濟的前提一定是夜生活。消費場景的打造和消費行為的催生,始終離不開人在其中獲得的美好生活體驗。
  • 財經觀城|那些被夜色包裹的城市,究竟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借鑑
    夜間經濟,是源自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而提出的一個經濟學概念,是指發生在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早上6點的以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為消費主體,包括休閒、旅遊觀光、購物、健身、文化、餐飲等在內的現代城市經濟形態。作為「夜間經濟」概念的始作俑者,英國於1995年正式將發展夜間經濟納入城市發展戰略。
  • 遵義市紅花崗區:點亮「夜經濟」 助力城市發展
    遵義市紅花崗區:點亮「夜經濟」 助力城市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21 11:29:39      來源:遵義日報   19日晚,第十二屆遵義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部分嘉賓從遵義紀念公園北門出發
  • 廣富林、歡樂谷推跨年活動 點亮滬郊夜經濟
    原標題: 廣富林遺址、歡樂谷等景區推出繽紛跨年夜活動,點亮滬郊夜經濟  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廣富林文化遺址、上海歡樂谷等景區(點)紛紛推出極富特色的「跨年大禮包」,為滬郊跨年夜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 「夜色惠精彩」文旅體繽紛消費季...
    、夜色惠動等上百場系列活動,為城市文旅體生活注入新活力,激活「內循環」新動能,點亮夜古城新地標,打造文旅體新業態,將給廣大市民遊客帶來別樣的文旅夜生活。成立夜經濟商家聯盟,打造惠州六大夜遊新地標「夜色惠精彩」惠州文旅體繽紛消費季系列活動將在9月30日晚啟動,炫美的沙畫《嶺東雄郡·千年約惠》和龍門農民畫旗袍走秀呈現出惠州魅力。
  • 「黨建紅」點亮夜遊休閒新地標
    美輪美奐的互動視頻光彩炫麗的燈光秀氣勢恢宏的大型舞蹈瞬間點燃了全場觀眾把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美食 · 電影打造夜遊文化新地標《吳成的故事》漫畫書、先鋒戰疫首日封、回眸河埒時間郵局、黨史泥塑作品、河埒發展明信片、黨群中心主題黨日活動相冊……,河埒街道黨建「當紅市集」也在這一場夜經濟中「粉墨登場」,以接地氣的地攤形式展示黨建成果。
  • 「內外」兼修!梅州梅縣區致力打造一流育人環境
    近年來,梅縣區大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建設新學校、增加新學位滿足社會需求,並逐步縮小城市與農村的教育資源差距,使得梅縣區教育的硬體條件得到改善。在此基礎上,梅縣區在打造特色校園文化方面下功夫,不斷創新教育方法,提倡特色辦學,以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好的學校要『內外』兼修,既有好的硬體設施設備,又要有自己的校園文化特色。」梅縣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 國際博物館日:蜻蜓FM點亮成都、臺北、香港三地城市文化地圖
    5月18日,第44屆國際博物館日來臨。當天,蜻蜓FM推出節日活動專題,在一系列的內容上線中,此前走紅網絡的《城市文化地圖》點亮成都、臺北以及香港三地,為推廣當地城市文化,傳播城市精神內涵再次做出嘗試,打造數字文旅新體驗。《城市文化地圖》是蜻蜓FM與高德地圖攜手推出的文旅融合節目。
  • 紐約、倫敦、首爾、東京……全球的夜經濟「哪家強」?
    從巴黎的博物館之夜到東京的澀谷的商業街,從紐約的第五大道到倫敦的「酒吧文化」;從韓國的「夜貓子夜市」到曼谷的火車夜市......當下,「夜經濟」已不僅僅局限在酒吧、餐館等傳統領域,逐漸拓展到文化、演藝、零售、展覽等更多領域,提倡夜間消費、激發夜間消費活力成為眾多國內外城市發展經濟的重要方式。
  • 如何打造城市超級文旅IP?答案是……
    如何於變局中開新局,打造城市超級文旅IP?古城內,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戶部巷閒適生活體驗區、得勝橋老城活態文化街區等片區將陸續換上新顏與大家見面。武昌起義門亮相3年來1000多場長江夜色中的演出,帶領全球60多萬觀眾「穿越時間」——知音號場場爆滿,一票難求,成為公認的城市IP。
  • 象南裡特色夜市驚豔登場,點亮成都夜經濟
    象南裡特色夜市驚豔登場,點亮成都夜經濟 2020-09-17 10:40:21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