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這部電影上映恰逢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又逢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如今的中國,強大而自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0電影《金剛川》觀後感800字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金剛川觀後感1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麼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複鏡頭幫助觀眾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說這部電影在如此短的時間製作完成,是我們電影工業水平的集中體現,我覺得沒問題,電影的特效真實且不違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觀看體驗非常好,在國產戰爭片裡絕對屬於上乘。電影裡的防空高炮、榴彈炮這些武器的射擊場面,真的值一回票價。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很穩,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麼發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鬆,有老大哥的範兒。
電影裡真正有發揮空間,且在發揮空間裡將演技拉高到一定層次的,只有張譯了,電影的後半段,說是張譯一個人撐著的,也沒一點問題。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相對於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後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心的轉變,這是電影裡為數不多的人物心裡弧線,他從求穩,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後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有些超現實,但我是相信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是可以做到的。總之,張譯在影片裡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真的,我可太喜歡張譯了。
金剛川觀後感2
電影《金剛川》總共分四部分,前三部分是從三個視角對於同一段事件進行展示:志願軍大部隊要過江支援陣地,但江上只有一座木橋,美軍反覆轟炸,志願軍工兵連反覆修,以血肉之軀維護著關鍵的木橋,最終還是讓大部隊成功過江,到達前線陣地。最後一部分是對於主題的升華,也是影片所散發的精神力量溢出的一部分,很感人。
電影名叫《金剛川》,但其實電影所選擇的故事,是金城戰役中的一個小切片,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以一個小視角,來展現宏大的精神,電影裡並沒有出現像電影《大決戰》系列裡那樣的百萬人衝鋒的恢弘場面。
理解這部電影,我覺得看它的英文名比較合適——《the Sacrifice 》,電影其實講的就是犧牲,就像電影裡的一句臺詞"那一年我們才十七八歲,可我們都不怕死".志願軍戰士是因為不懼犧牲,才守護了那座關鍵的長木橋,所以我才說,用犧牲精神築成我們最堅固的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