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哺乳期也會發生乳腺癌,且大多發現就是晚期,對此你需要了解這些……

2020-10-31 醫生吳高松

溫馨提示:本故事由真實案例改編,為了保護患者隱私,所有名字均為化名,故事情節也做了重新演繹。

故事還要從小楊懷孕說起。小楊今年32歲,是一名家庭主婦,有一個6歲的女兒,乖巧可愛,有一個愛她的老公,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中層,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隨著家庭經濟收入逐漸穩定,女兒越來越懂事,夫婦倆商量著要個二胎,給女兒生個弟弟或妹妹,兩個孩子以後也好有個伴兒,可以相互照應。

備孕、懷孕一切還算順利,在小楊懷孕6個月的時候,一天夜裡夫妻倆正在床上溫存,丈夫摸到小楊右邊乳房裡有個小板慄一樣大的疙瘩,摸起來還有點硌手。

丈夫問:老婆,你摸摸看,你右邊乳房裡怎麼有個疙瘩啊,這是什麼?是不是生病了?

小楊說:「哦,我早就知道了,我聽周圍的孕媽說,懷孕期間乳房增生變大,裡面都會有些疙疙瘩瘩的,就是乳腺增生,生了孩子餵完奶就好了。」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小楊的肚子越來越大,乳房也逐漸增大,比孕前足足大了兩個罩杯。右側乳房裡的那個腫塊似乎也在悄然增大,但此時,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早已讓夫妻倆忘記了這個所謂的「增生疙瘩」

二寶如小楊所願,是個男孩,順產,六斤八兩的一個大胖小子。

給二寶起名康康,寓意健健康康,也希望全家都健康快樂。

有了母乳餵養雯雯的經驗,小楊的哺乳期還是挺順利,不知不覺康康已經半歲了,小楊的奶量也不夠孩子吃了,於是開始讓孩子離乳。

斷奶後1個月,小楊的乳房也慢慢恢復到了孕前的大小,只是摸起來要軟一些了。摸起來軟了,右側乳房裡的那個疙瘩就越來越明顯了。

她在朋友的推薦下請了一位有經驗的母乳指導幫她看看,是不是斷奶沒斷好,堵起來了,能不能疏通。母乳指導在電話裡詢問了她的情況,知道這個腫塊在孕期就有了,告訴她堵奶的可能性不大,沒有給她上門按摩疏通,而是建議她去醫院看看。

第二天,夫妻倆來到醫院檢查,此時,距離小楊發現那個腫塊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了。

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後,上手一摸,眉頭立馬就皺起來了,神情有些異樣,但很快就恢復正常。看看夫妻倆,沒多說什麼,開了乳腺彩超和鉬靶,讓他們先做檢查,然後回來找他。

夫妻倆也沒有注意到醫生臉上瞬間的表情變化,聽從醫生安排,逐項完成檢查,拿到檢查結果後,看到彩超和鉬靶上右乳什麼BI-RADS是4C級,左乳是1級,這時候,兩個人感覺到有些不對勁兒了。

拿著報告回到診室,醫生看了一眼報告,示意他倆坐下來,還沒等醫生說什麼,丈夫問道:「醫生,她乳房裡的那個疙瘩是什麼?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小楊緊張地握著丈夫的手。

醫生說:「發現那麼久,為什麼沒來醫院看看?」

小楊說:「我一直以為是增生,也就沒管它,後來孩子生了,又照顧孩子哺乳,也沒顧得上,想著等哺乳結束後看它會不會自己消了。」

醫生說:「從目前的檢查結果上看,不是很理想,建議你先做空芯針的穿刺活檢,明確診斷後,我們再說後面怎麼辦。」

丈夫說:「穿刺疼嗎?有什麼風險沒?」

醫生說:「這裡有一篇描寫穿刺的科普文章,你們看看就明白了,《乳腺空芯針穿刺是個啥?》。」

完善了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檢查,小楊來到穿刺室。穿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很順利就做完了,剩下就是2天煎熬的等待。

兩天後,病理結果回覆:

(右乳穿刺標本)浸潤性癌

得知病理結果的當天,小楊夫婦倆抱頭痛哭,他們想到那些因乳腺癌去世的名人,想到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何遭此不測,想到兩個尚未成年的孩子,想到自己親手建立的幸福家庭就要......

從最初的否認、到承認自己患癌、再到鼓起勇氣對抗癌症,年輕的夫婦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煎熬。然而,就在他們振作起來準備勇敢面對病魔的時候,一張CT報告又幾乎毀掉剛剛燃起的希望。

胸部和上腹部的CT檢查提示:多根肋骨、椎體發生了溶骨性破壞,考慮已經發生乳腺癌的骨轉移。但值得慶幸的是,CT顯示目前內臟沒有看到明顯的轉移灶。

醫生說,晚期乳腺癌中65%~75%會出現骨轉移,骨轉移為首發轉移者佔27%~50%。單獨骨轉移進展緩慢,患者生存期很長,但多數伴有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關事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生骨轉移肯定會影響患者的壽命,但是影響的程度要低於內臟轉移,比如肺轉移、肝轉移、腦轉移等。因為乳腺癌預後相對其他惡性腫瘤較好,很多患者即使出現骨轉移,經過積極的治療也可以長期存活。

聽了醫生的話,小楊決定,不管未來的治療過程有多苦多難,治療結果是否理想,她依然要振作起來,開心地過好每一天,為自己、也為愛人、更為了年幼的孩子。

她不想讓兩個孩子天天生活在疾病的陰影中,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撕開頭頂的陰霾,讓陽光擠進自己的家,灑在孩子們身上,讓他們看到媽媽的堅強,看到媽媽面對厄運的不屈,對生命的不拋棄、不放棄。

小楊的治療還在進行中,讓我們一起為她,為更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乳腺癌患者祈禱,希望她們戰勝病魔,早日康復,開心過好每一天!

後記

故事講完了,作為一篇科普,我們從中能得出哪些有價值的信息。我參考UpToDate臨床顧問上《妊娠期乳腺癌的流行病學與診斷》一文,給出適合大家了解的五點建議。

1、妊娠期或妊娠相關乳腺癌被定義為在妊娠期間、產後第1年,或哺乳期任何時間診斷的乳腺癌。

有文獻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推遲生育,妊娠相關的乳腺癌的發病率似乎不斷增加。

註解: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也發現了這個情況,其中緣由很複雜,目前發病機制的假設很多,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了。

2、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在30歲以下的女性中,高達20%的乳腺癌是妊娠相關的,但在50歲以下的女性中,在妊娠期或產後被發現的乳腺癌低於5%。妊娠雖然對乳腺癌有遠期預防作用,但它本身可能會暫時增加乳腺癌風險。

解讀:很多這樣的患者都不解,不是說生育和哺乳的女人不容易得乳腺癌嗎?為什麼她們會遭此不幸。目前現有的證據有限,但有遺傳風險的女性似乎更需要引起重視。可以把妊娠當做對乳房的一次大考,考過了,未來患癌的風險才會降低。而每一次大考,都會暫時增加乳腺癌風險。

3、與非妊娠女性一樣,妊娠女性中多數乳腺癌是浸潤性導管癌。

但是,妊娠相關乳腺癌大多分化差且確診時已是晚期,特別是在哺乳期診斷的女性。

妊娠伴隨的乳房生理變化(如腫脹和肥大)使得體格檢查更具挑戰性、檢查結果的解讀更困難,以及可能限制乳腺X線鉬靶攝影的效用。因此,妊娠期乳腺癌女性常延遲診斷兩個月或更長時間。

這種延遲可能對結局產生不利影響,因為即使診斷延遲1個月也可使淋巴結受累的風險增加1%-2%。

解讀:這主要是因為妊娠哺乳期乳房的變化,使得臨床查體變得不容易發現小腫瘤,還有大家沒有對哺乳期乳房裡出現的腫塊引起足夠的重視,總以為是堵奶等原因。

4、乳房超聲檢查往往是用於評估妊娠女性乳房腫塊的首個影像學檢查。

超聲可確定乳房腫塊是單純或複雜囊腫還是實體瘤,而且超聲沒有輻射,對胎兒沒有影響。在大部分妊娠期乳腺癌中觀察到的是乳房局部的實性腫塊,聲像圖上常表現為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血流豐富的低弱回聲團。

解讀:所以我們常常建議女性在懷孕前常規做一個乳腺彩超檢查,了解乳房的基本情況,做一個基線評估。孕期或哺乳期如果發現異常,可以複查彩超與孕前的對比,如有異常情況,及時活檢明確診斷。因為耽誤的時間越長,預後可能越差。

5、乳房活檢 — 無論患者是否在妊娠或哺乳期,臨床可疑的乳房腫塊都需要活檢確診,即使乳腺X線鉬靶攝影或超聲檢查的結果為陰性。

空心針穿刺活檢、切取活檢或切除活檢可在妊娠期間相對安全地進行,可以做局部麻醉。優選方法是針芯穿刺活檢。

解讀:空芯針穿刺活檢目前是對臨床可疑腫塊進行活檢的常用方法,操作簡單,準確性高,痛苦小。但作為一個有創檢查,它也有相關的併發症和風險。

乳腺癌目前沒有類似宮頸癌疫苗一樣的一級預防措施,我們能做的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二級預防。乳腺癌是實體腫瘤裡治療效果很好的,經過正規治療,早期發現甚至可以達到治癒的效果。

希望你的隨手轉發能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讓她們面對乳房裡未知的腫塊,及時就醫檢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乳腺科的男醫生、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作者 梁琦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35歲媽媽哺乳期確診乳腺癌晚期
    求助事主黃女士35歲,剛生育7個月大的女兒,因胸骨、腰椎疼痛前往醫院問診,最終哺乳期中確診乳腺癌晚期。在大多數市民心中,以為懷孕和哺乳期一般會身體素質最好,即使有癌症病因都不可能在這個階段發生。對此濟南乳腺病醫院王彪院長表示,這是一個認知誤區。
  • 乳腺癌中晚期能活多久 乳腺癌如何治療
    乳腺癌晚期常見的症狀一、腫塊出現腫塊是乳腺癌晚期最主要的一個症狀之一,正常情況下都是出現在乳腺的外上部。對於乳腺癌方面特別需要重視的是已婚婦女,一般乳腺癌都是分為單個的,很少會出現同一乳房內多個病灶。腫塊的形狀大小也都是不一樣的。
  • 乳腺癌晚期的症狀 這六點告訴你
    其次乳腺癌起源於腺管上皮,原位癌難以發現。12.5px左右的腫塊處於大乳房較深處就難以發現,25px以上腫塊,容易發現。還有一種少見的乳腺癌為隱匿性乳癌,其乳內腫塊不能發現,晚期時已出現腋下轉移。二、乳頭溢液我們知道乳頭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生率約為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樣、血樣、漿液樣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亦不一樣,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較嚴重,這時可以對乳頭溢液應進行塗片細胞學檢查以明確。當然乳腺癌多數伴有乳腺腫塊。
  • 短短一周,杭州兩位哺乳期媽媽查出癌症晚期!醫生痛惜:懷孕時早有徵兆
    短短一周,杭州兩位哺乳期媽媽查出癌症晚期!在一周之內確診兩例妊娠哺乳期乳腺癌患者,而且都是高齡二胎媽媽,杭州市三醫院外科副主任沈海濱連連感嘆:「太可惜了,要是能早點來看就好了。」
  • 懷孕後發現乳腺癌怎麼辦?孕早期最好策略是終止妊娠
    原標題:懷孕後發現乳腺癌怎麼辦?孕早期最好策略是終止妊娠  如今,職業壓力讓職場上的高齡產婦越來越常見,然而臨床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逐漸升高,尤其是生育晚或者不生育的大齡女性,比正常的妊娠和哺乳的年輕女性高出2-3倍。
  • 女子發現乳房有腫塊,2個月後一查竟是乳腺癌晚期,...
    女子發現乳房有腫塊,2個月後一查竟是乳腺癌晚期,...,2個月後一查竟是乳腺癌晚期,只因做了這事》隨著女性乳腺癌的高發,乳房保養備受女性青睞,乳房精油按摩、熱療藥敷等成為不少美容院、養生館的主打項目。
  • 哺乳期乳腺癌的徵兆有哪些
    核心提示:對於女性來說乳腺癌這種疾病想比起其它疾病更可怕,畢竟是癌,會讓人更難以承受。在接受檢查後,報告單上寫著乳腺癌,這會讓女性無比害怕,尤其是處於哺乳期的產婦,乳腺癌的發生率也是有的,還在哺乳期,乳房健康關係到新生兒的健康,更會增加心理負擔。那麼哺乳期乳腺癌的徵兆,可以提前發現乳腺癌的存在,提前接受治療,降低乳腺癌對健康的危害率?
  • 乳腺癌一確診就是晚期?專家:乳腺癌自檢有3招,「看、摸、捏」
    因為在哺乳期,都以為是乳汁淤積,疼可能是乳腺炎,等過了哺乳期就好了,誰都沒往癌症方面去想。但是不久後,陳熊的乳房越來越痛,甚至在哺乳的過程中出現滲血,這個時候陳熊和家人才隱約覺得不對勁。   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陳熊去當地醫院進行了檢查,檢查結果出來,陳熊確診乳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多處擴散。
  • 寶媽哺乳期竟然患上乳腺癌?產後乳房護理這3點你可不能不知道!
    母乳餵養確實是可以降低寶媽們患乳腺癌的風險; 但是哺乳期錯誤的乳房護理不但會出現乳腺癌而且患病厲害,有的發展非常快,所以哺乳期乳腺癌一定要更應該重視早查早治。 哺乳期患乳腺癌發生概率不高,而是很容易被忽視,比如乳腺在哺乳期腫大,會認為是正常哺乳期反應,實際裡面已經出現癌症。
  • 為什麼會得乳腺癌 這些問題威脅著你的健康
    一向身體都健康的女性朋友卻得了乳腺癌,為什麼會得乳腺癌?同樣的生活條件和環境為什麼有的會得乳腺癌,有的卻不會。最容易得乳腺癌的女人有哪些?乳腺癌早期主要症狀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為什麼會得乳腺癌乳腺癌的病因沒有徹底清楚。研討發現乳腺癌的發病存在必定的規律性,高危要素的女人簡單患乳腺癌。
  • 新手媽媽哺乳期間發現腫塊以為堵奶 一查是乳腺癌
    新媽媽哺乳期間發現腫塊以為是堵奶,一查竟是乳腺癌陳女士30多歲了,半年前剛生下第一個寶寶,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她已堅持母乳餵養了半年。這期間堵奶的情況也偶有發生,但左乳上的有個硬塊一直讓她很焦心。乳腺癌症狀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容易被延誤治療據了解,妊娠哺乳期乳腺癌(PABC)是指在妊娠期、哺乳期或產後1年內確診的原發性乳腺癌
  • 硬核女子孕期發現乳腺癌,6輪化療後母女平安
    2019年1月,科斯蒂發現自己終於又懷孕了,小兩口欣喜若狂。可興奮勁兒還沒過去,她就發現命運跟自己開了個大玩笑:診斷書上清楚寫著「乳腺癌」!即使是哺乳期、孕期等特殊時候,也不能認為這就是正常現象。提高警惕總不是壞事兒。▍科斯蒂的乳腺癌與懷孕有關嗎?
  • 哺乳期乳房硬塊腫痛、發燒 32歲新手媽媽以為是堵奶,結果查出淋巴瘤
    該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呂曉皚說,最初接診時以為沈女士是乳腺炎,但按照乳腺炎常規治療一周後發現情況不見好轉,高燒不退,腫塊也沒縮小。隨後,沈女士被收治入院。 入院檢查發現,她的血小板重度低下,而且腋窩淋巴結異常腫大,甚至檢查全身淋巴結腫大。最終她被診斷為淋巴瘤,轉入了血液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 女子哺乳期患上乳腺癌 以為堵奶險些誤診
    原標題:女子哺乳期患上乳腺癌 以為堵奶險些誤診   陳女士30多歲了,半年前剛生下寶寶,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她已堅持母乳餵養了半年。這期間堵奶的情況也偶有發生,但左乳上的一個硬塊一直讓她很焦心。
  • 乳腺癌注意事項有哪些
    乳腺癌注意事項有哪些?乳腺癌在女性朋友身上是比較常見,那麼乳腺癌能治好嗎?如何預防女性朋友乳腺癌?下面小編告訴您乳腺癌注意事項有哪些。  乳腺癌需要注意的三個要點  1、限制飲酒  女性一周限制自己只喝2-3杯酒。即使身體消耗了少量的酒精,都被專家認為是會增加乳癌發生風險的做法。
  • 女子懷孕5個月乳房摸到硬塊,一查是乳腺癌!「醫生,一定要保住孩子...
    「我們會保住孩子,也會竭盡全力救治你!妊娠中晚期化療對寶寶相對安全,等孩子足月後做剖宮產手術,你再接著治療!」「真的嗎?這個孩子可以留下了?」得知專家團隊的治療方案,樓女士猶如身在懸崖邊突然被伸過來的一雙大手握著,將娘兒倆拉到安全地帶,也讓陰霾瀰漫的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 哺乳期會得乳腺癌嗎 這三類人易得乳腺癌
    準媽媽在生完寶寶之後,也不能忽視自己的身體健康,餵奶的人群和不餵奶的人群相比較,患有乳腺癌的機率會比較低,但也不要因此而放鬆了警惕,哺乳期會得乳腺癌嗎,這個答案沒有準確的,只能說機率比較低而已。那麼導致女性乳腺癌發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哪些人群易患乳腺癌呢?
  • 女子懷孕5個月乳房摸到硬塊,一查是乳腺癌!「醫生,一定要保住孩子啊!」
    「我們會保住孩子,也會竭盡全力救治你!妊娠中晚期化療對寶寶相對安全,等孩子足月後做剖宮產手術,你再接著治療!」「真的嗎?這個孩子可以留下了?」得知專家團隊的治療方案,樓女士猶如身在懸崖邊突然被伸過來的一雙大手握著,將娘兒倆拉到安全地帶,也讓陰霾瀰漫的一家人看到了希望!
  • 為何乳腺癌大多是晚期?經期有3個「前兆」,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
    為何乳腺癌大多是晚期?經期有3個「前兆」,可能很多人都忽視了   現在的社會已經是男女平等了,而且女性的地位也是慢慢變高,她們也承擔著家庭和社會兩方面的責任,而且還有更多的壓力在等著她們。
  • 男性乳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5個小症狀救你一命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與女性相比乳腺問題在男性群體中往往得不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很多人會錯誤的認為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專屬疾病。儘管男性乳腺疾病的發病率比女性低,但被稱作「天選之子」的男性乳腺癌一旦發現大多都是晚期,保護乳腺男女同樣重要。男性乳腺為何發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