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前線吃「泥水饅頭」是真的嗎?人民日報發聲:見證軍人擔當

2020-12-17 河東食吼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組對比照片:

這是被安置的群眾吃的飯菜:

三菜一湯

這是抗洪前線人員吃的泥水饅頭:

戰士們在河堤匆忙進餐

有人會問:難道我們的一線抗洪人員只能吃饅頭嗎?實則不然!知道真相你會心酸!

抗洪前線只能吃饅頭?

這是2016年拍攝的照片:戰士們在抗洪前線就著礦泉水吃著饅頭,有些饅頭上還沾上了泥土,即使這樣,大家還是抓緊時間匆匆吃了下去。

戰友們相互之間遞饅頭
戰士臉上全是泥水

難道戰士們連一碗熱飯都沒有嗎?

要想知道具體原因:

我們得回到1998年的特大洪水:

1998年,全國多地降雨量持續加大,不少地區的河堤決堤,無情的洪水吞噬著我們的家園。

在長江流域抗洪搶險戰鬥中,官兵們不畏艱險、勇堵決口,誓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岱天榮攝

當時的條件艱苦,吃饅頭那實在是沒辦法。

而2006年,也就是文章開篇的圖片,士兵吃的泥水饅頭,並不是我們後勤保障不到位,而是當時事態太過緊急!

原來:

炊事班的同志們也扛起了沙包!子弟兵們連續抗洪數十個小時,根本顧不上吃一頓飽飯,只得匆匆的啃兩個饅頭應付。

所以,不是我們前線沒有一頓熱飯吃,而是前線人員實在是沒有任何多餘的功夫吃,熱飯有!至少被安置的群眾們吃的是一頓頓的熱飯。

等到洪水退去,自然就上來了。

同樣是2016年拍攝的照片:

戰士們在切肉

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後勤夥食:

早餐有麵包雞蛋牛奶,午晚餐保證六菜一湯,餐餐有水果。這樣的夥食不僅營養、而且健康!為打贏抗洪戰鬥提供強大動力。

這能說我們的後勤保障不行?千萬不要聽信某些人的風涼話,用的中國字,還不知道是國的人!

備菜

以上的圖片實則是在2016年拍攝的,當時人民日報發表評論:

這幾天,長江中下遊遭遇暴雨襲擊,幾幅軍人的照片在微信上流傳。照片中,洪水浸透了綠色的軍裝,泥巴糊住了年輕的臉龐,他們中有的拿著泥水饅頭補充能量,有的雙腳因為長期浸泡而發腫發白……這些定格在照片中的細節,讓人心生敬意。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抗洪搶險,關係群眾安危,等不得,慢不得。暴雨來臨,險情多發,多堆一包沙袋就能多築牢一份安全,多趕一步路就能離救援更近一步。可以說,正是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這份責任,激發著他們與時間賽跑、與暴雨抗爭的鬥志。也正是這份責任和擔當,才令如此多的人被這些照片感動。每一個奮鬥在抗災一線的人,都值得我們致敬。人民子弟兵再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誰是最可愛的人」。

群眾自發送來溫暖

這是在江西,群眾們送了來急需的大米、方便麵、飲用水等物資:

這是商會籌集物資用船送往抗洪前線:

這是村婦女文藝隊為抗洪一線的官兵送去的薑湯:

這是一位餐廳的愛心店主提供給抗洪給人員的飯菜:

三個菜

兩素一葷

願自然予以人類幸福!

願子弟兵們平平安安!

我是小獅子,期待您的點讚加關注!

謝謝大家了!

相關焦點

  • 抗洪戰士有的吃「泥水饅頭」,有的生日做「泥漿蛋糕」
    讓人心酸的泥水饅頭最近網上一張圖片火了,是人民子弟兵在河堤旁吃著饅頭,搭配著礦泉水匆匆吃下的情景。#這其實是2016年網上流傳的圖片:(泥水饅頭)圖片是真的,當時一位博主發表的感想:大雨滂沱裡,他們(抗洪官兵)不穿雨衣;為了運沙袋,他們渾身是泥,裡外溼透;六十斤的沙袋,他們每個人扛三百個,來回跑六百趟
  • 57張抗洪圖,沒有一個標題能承載勇士的付出!-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
    「給你吃棒棒糖」泥濘不堪的抗洪一線心與心是如此貼近這一刻感動與甜蜜滿盈心間為了身後數萬群眾的安全他們上演了神速搶險這就是中國軍人24喝口水的時間都是奢侈的爭分奪秒的抗洪一線連喝一口水的時間都是奢侈的曬得黝黑的臉龐既是青春的見證也是光榮的「勳章」
  • 抗洪搶險,交大戰友逆流而上!
    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始終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成為最美逆行人。在逆行身影中,有我們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入伍的曹顧昊、溫開、劉翔睿等東部戰區現役軍人,也有退伍老兵王仔昌、馬文斌等交大戎耀學子。他們用青春定義了擔當有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砥礪奮進!
  • 為什麼軍人優先,看他們抗洪搶險後休息片刻的樣子就知道了,多少...
    就在7月13日的時候東部戰區幾百名官兵向長江前進,成立抗洪搶險突擊隊趕赴災區。當前江西的搶險抗洪是關鍵時刻,江西的武警總隊已經在抗洪前線奮戰了幾天幾夜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江西的抗洪是刻不容緩的這個時候我們的解放軍奮不顧身的在前線。不管是多麼危險他們依然不退縮,依然保護著我們的家園。
  • 風雨顯我英雄本色 中國電信湖北公司轉業軍人員工衝鋒在「抗洪前線」
    風雨之中,顯我軍人的本色! 入汛以來,戰鬥在中國電信湖北公司各個崗位上的轉業軍人員工率先響應號召、衝在抗洪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忠誠、擔當、人民衛士」的本色,在滔滔洪水中彰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用我必勝」的優良作風。
  • 【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第一線】永鑄軍魂 抗洪前線重溫軍人誓詞
    在建軍93周年到來之際,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依然戰鬥在環巢湖抗洪搶險一線,昨天,在肥西縣三河鎮搶險現場,人民子弟兵在大堤上重溫軍人誓詞,獻禮這個特別的建軍節。
  • 媽媽看望抗洪兒子,笑著笑著就哭了……
    也有一位媽媽探望正在前線抗洪的兒子讓網友紛紛淚目湖南消防員陶旺,在江西九江市抗洪前線迎來了他的19歲生日。前線條件艱苦,隊友們用一塊小蛋糕和一個雞蛋,插上棉籤當蠟燭湊成「生日蛋糕」,為他慶祝。在隊友們的歌聲裡,陶旺對著點燃的棉籤許願:希望洪水早日退去,大家平平安安。諸葛家偉,一名新兵,瞞著家人偷偷參加了抗洪。在抗洪過程中劃傷了手,鮮血直流,處理傷口時疼得直咧嘴,這個男孩卻還說著「一點都不疼,不能怕疼」。
  • 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00後」戰士抗洪日記
    大水已經淹過了電線桿,當地群眾正自發組織抗洪,看到解放軍過來,他們都無比的高興。那一刻,我深深地為自己的軍人身份感到自豪!今天的任務簡單卻又十分艱巨,我們連隊主要負責搬運沙袋堵住泡泉。我和戰友們一字排開,將沙袋接力運上大堤。整整10個小時的持續奮戰,我們一共圍堵了3處較大的泡泉。由於搬沙袋太多太猛,我的右手臂感覺十分疼痛,一拿東西就麻得厲害,希望明天就好了吧,這樣就能跟大家一起並肩作戰啦!
  • 他們是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
    日前,中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選出十八位「最美退役軍人」和兩個「最美退役軍人」集體,並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全國「最美退役軍人」集體20位(組)2020年度「最美退役軍人」都是優秀退役軍人典型個人或集體。
  • 在抗洪一線他這樣說
    這個戰士所在的武警河源支隊從支隊長到列兵,連續多日奔走在抗洪一線,發白並浮腫變形的腳,成為他們奔走在抗洪一線的標配!這是在抗洪一線救災的戰士的腳,由於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已經發白並浮腫變形。乾淨整潔、陽剛俊朗是人們對軍人的直接印象,然而,筆者在抗洪一線見到這群軍人時,他們卻很狼狽:臉上的泥巴與鬍渣混在一起,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鼾聲四起,汗臭味撲面,身上的褲子在滴水,有的襪子還破了洞……6月13日,武警河源支隊官兵利用繩索橫渡河道。「連平縣莞中村90名兒童被洪水困在幼兒園,請火速前往!」
  • 青春熱血築起「抗洪堤壩」,行健學院退伍大學生奔赴江西搶險救災
    近日,上海行健職業學院同時收到兩封落款為「鄱陽縣饒豐鎮人民政府、江西省鄱陽縣饒豐鎮人民武裝部」的表揚信,信中稱讚該學院張威、柴政兩位退伍大學主動前往災區參與抗洪搶險,「吃苦在前,不圖享受,退役不褪色,展示了新時代中國軍人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吃苦耐勞精神。」
  • 慰問抗洪戰士 重溫軍人誓詞
    慰問抗洪戰士 重溫軍人誓詞 2020-08-05 17:01:39   來源:蕪湖新聞網
  • 民進黨煽風點火吃「亂港紅利」?人民日報發聲「警告」蔡英文
    外部原因就是有像臺灣民進黨當局這樣,在為虎作倀,煽風點火吃「亂港紅利」。現在人民日報都發聲「警告」了蔡英文。蔡英文為滿足私利,利用「香港暴徒」香港陷入「修例風波」之後,民進黨當局也一直伺機而動,想要找準機會獲取政治利益。民進黨當局不斷的煽風點火,煽動民眾的情緒,一起為「港獨」分子吶喊助威。
  • 【蘇州】退伍不褪色 姑蘇區退役軍人志願服務永葆軍人本色
    近年來,蘇州市姑蘇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激勵轄區廣大退役軍人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與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理念相結合,努力扛起全區文明城市創建「主陣地」、「核心區」的責任和擔當,為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硬核」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涉縣陳建紅:軍人本色照亮戰「疫」前線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杜俊利 通訊員楊新宇)脫下軍裝沒有褪卻軍人的本色,衝鋒一線詮釋共產黨人的信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涉縣井店鎮臺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建紅牢記使命、衝鋒在前,恪盡職守,無私奉獻,展示了「領頭羊」責任與擔當。
  • 劈波斬浪 軍校學員在抗洪一線向祖國致敬
    「媽媽,我要去抗洪了!」「兒子,媽媽支持你!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爺爺,我要去抗洪了!」「好!男子漢就是要頂天立地!」入伍時,我們莊嚴宣誓:「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服從命令,嚴守紀律,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戰鬥,絕不叛離軍隊,誓死保衛祖國。」
  • 前線面孔丨紅袖標,迷彩裝,一個黨員一個樁
    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7月14日破曉時分陸軍第73集團軍緊急出動7200餘名官兵馳援江西上饒、九江、南昌等地不管是地震災區還是抗洪前線王義霖,江西九江人,「抗洪搶險英雄營」的一名戰士,作為一名江西老表,從洪水爆發之初,就一直擔心家鄉的狀況,聽聞旅隊即將奔赴江西抗洪,他第一時間向黨支部提交了請戰書:「我是九江人,聽著解放軍抗洪的故事長大,不管任務多困難艱巨,我都願意衝鋒在前」。
  • 東西湖「饅頭哥」 ,30000 饅頭送前線!
    3月7日下午4點 朱興華載著他的 3000個老面饅頭出門了 這些老面饅頭都是下午剛剛做好的 疫情發生後
  • 是抗洪「戰場」也是歷練「課堂」
    安徽工業大學學生抗洪一線擔當奉獻「我們年輕,我們上」「家鄉需要我們,我們不能坐等觀望」「曾經被保護,如今也輪到我們來保護大家了」「有我們在,請放心」「這就是青春該有的模樣」……連日來,不少安徽工業大學學生挺身而出、擔當奉獻的青春身影成為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線的風景。對於這些90後、00後來說,抗洪一線既是戰場,也是歷練青春的「課堂」。
  • 2020,這些和中國軍人有關的瞬間值得銘記
    轉眼之間2020年已進入尾聲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見證了太多這一年中國軍人一如既往守護著人民攝影:劉宇08年輕的肩膀2020年擔當今年7月,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子弟兵馳援抗洪一線。在抗洪一線的青年戰士中,有許多「00後」的身影。在父母眼裡,他們是孩子,穿上軍裝,他們就是戰士。抗洪一線定格的身影,讓我們看到「00後」軍人拼搏的模樣。他們的肩膀,扛住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