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推出機器學習系統Brainwave,超低延遲、堪稱實時AI

2020-12-23 獵雲網

目前,Brainwave支持使用微軟CNTK框架和谷歌TensorFlow框架的訓練模型。

AI星球(微信IDai_xingqiu)】823日報導(編譯:福爾摩望)

微軟今天推出了一款可以支持高速、低延遲機器學習模型的系統,也預示著微軟開始在專用AI硬體領域嶄露頭角。該公司展示的這個名為Brainwave的新系統,允許開發人員將機器學習模型部署到可編程晶片上,並獲得超出CPU或GPU的高性能。

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熱舉辦的Hot Chips大會上演示了門控重複單元模型,在沒有批量操作的情況下,該模型運行在英特爾最新的Stratix 10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晶片上的速度可達到39.5萬億次浮點運算。無需採用批量處理意味著硬體可以及時處理請求,從而為機器學習系統提供實時監測。

微軟所選擇的模型要比Alexnet和Resnet-50這樣的卷積神經網絡要大好幾倍。

提供低延遲的監控對於大規模部署的機器學習系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用戶並不想等待應用響應過長時間。

微軟研發部的工程師Doug Burger說:「我們將它稱之為實時AI,因為你想要的是發出請求後能夠立馬得到響應。視頻流、會話、入侵異常檢測等等,這些涉及到交互和快速結果的事情,你都想要實現實時。」

然而,以往發布的有關硬體加速機器學習的結果都以延遲為代價來實現結果優化。在Burger看來,一個機器學習加速器應該一次性處理請求,而不是進行批量處理。

微軟正在通過其數據中心安裝的FPGA組使用Brainwave。根據Burger的介紹,Brainwave將會讓微軟的服務更快的支持人工智慧功能。此外,該公司也正在努力通過其Azure雲平臺為第三方客戶提供Brainwave服務。

FPGA允許程式設計師配置優化的硬體,以便在運行之前執行特定功能,例如進行為神經網絡提供監控的數學計算。微軟在其數據中心部署了數十萬個FPGA組,並插入伺服器,連接到網絡上。

Brainwave將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模型加載到可使用整個生命周期的FPGA硬體內存中。然後,該硬體會用於計算可生成監控模型的計算中,例如可預測的文本字串。如果模型太大,無法在單個FPGA上運行,那麼軟體會進行部署,並在多個硬體板上執行。

微軟並不是唯一家投資加速機器學習硬體的公司。谷歌在今年早些時候公布了其Tensor處理單元的第二個修訂版本晶片,專門用於機器學習訓練和服務。此外,還有大量創企也正在打造用於機器學習的專用硬體加速器。

技術人員對FPGA的批評之一是,與專門用於執行機器學習操作的晶片相比,它們的速度較慢,效率較低。Burger表示,微軟的Brainwave預示著可編程硬體也可以提供高性能。

Burger也表示,英特爾和微軟將在未來進一步優化Brainwave的性能。隨著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微軟可以使用英特爾Stratix 10達到9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速度。

目前,Brainwave支持使用微軟CNTK框架和谷歌TensorFlow框架的訓練模型。Burger說,團隊正在努力實現與其他工具的兼容。微軟並沒有給出一個路線圖,來表明何時向客戶提供Brainwave服務。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微軟推出深度學習系統Brainwave:超低延遲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3日早間消息,微軟周二下午宣布Brainwave,這是一套基於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的超低延遲雲端深度學習系統。早期的基準測試顯示,在使用英特爾Stratix 10 FPGA時,Brianwave可以在沒有任何批處理的情況下在大型門控循環單元上保持39.5 Teraflop運算速度。
  • 微軟揭曉 Brainwave 人工智慧系統,可實現超低延遲
    今日,微軟在 HotChips 大會上正式揭曉了 Brainwave 系統,該產品是微軟加入人工智慧硬體競賽的首發產品。微軟表示這款高速度、低延遲的 AI 專用晶片系統可以為機器學習開發者們提供超越 GPU 的性能。
  • 微軟推出深度學習加速平臺「Project Brainwave」
    近日在 Hot Chips 2017 上,微軟團隊推出了一個新的深度學習加速平臺,其代號為腦波計劃(Project Brainwave),機器之心將簡要介紹該計劃。腦波計劃在深度學習模型雲服務方面實現了性能與靈活性的巨大提升。微軟專為實時人工智慧設計了該系統,它可以超低延遲地處理接收到的請求。
  • 微軟發布 Project Brainwave,基於英特爾 FPGA 的低延遲深度學習雲...
    雷鋒網消息:今日,微軟發布了 Project Brainwave,一個基於 FPGA 的低延遲深度學習雲平臺。微軟表示:「該系統為實時 AI 而設計——這意味著,它能以極低的延遲在接收數據後立刻處理請求。
  • 一文讀懂即將引爆的TinyML:在邊緣側實現超低功耗機器學習【物女心經】
    英偉達、ARM、高通、谷歌、微軟、三星等公司紛紛展示了微型機器學習的最新成果。 這是TinyML峰會的第二屆。 正如文初所述,TinyML是機器學習在微控制器上的應用,是超低功耗邊緣側人工智慧。 邊緣ML:是指機器學習在不處於核心數據中心的,企業級計算機/設備中的應用。邊緣設備包括伺服器機房,現場伺服器,以及位於各個地區以加快響應速度為目的的小型數據中心。 TinyML:是指超低功耗的機器學習在物聯網各種終端微控制器中的應用。
  • 微軟開放多項AI技術,小娜與Alexa「合體」丨AI Daily
    1、7 月起,Drive.ai 將在德州提供無人計程車服務由吳恩達擔任董事的無人車初創公司 Drive.ai 昨日宣布: 2018 年 7 月起將在德克薩斯州弗裡斯科(Firsco)提供無人計程車服務。Drive.ai 將與弗裡斯科運輸管理協會合作,共同運營該項目。
  • TinyML—打開超低功耗機器學習大門的鑰匙
    這也在端點處理數據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延遲、安全和隱私優勢。然而,利用微控制器設備實現有意義的機器學習並非易事。例如,人工智慧計算的一個關鍵標準——內存,它經常受到嚴重限制。但數據科學正在迅速發展,以縮小模型的尺寸,設備和IP供應商正通過開發工具和整合為現代機器學習需求量身定製的功能來應對。
  • 機器學習實時預測公交延遲!谷歌地圖附加功能上線全球
    ,但是公交車的運行時間會受限於實時的路況、路面上的交通指示燈等。該系統於三周前首次在印度推出,由機器學習模型驅動,該模型將實時汽車交通預測與公交線路和站點數據相結合,以更好地預測公交車行程需要多長時間。以下的動圖很好地演示了谷歌地圖中的這項附加功能:
  • 微軟欲借AI提升實時翻譯
    在節日前夕,微軟表示願意用人工智慧的力量,增強實時翻譯能力,幫助印度人掃除語言交流障礙。作為一個多樣化的國家,印度使用中的語言有700多種,並有多達22門官方語言。因此,生活背景不同的人們有時難以相互交流溝通。為了達到目的,微軟將使用到深度神經網絡技術和AI實時翻譯技術。更為可喜的是,這些技術不是只應用在某一特定的APP或服務中,而幾乎是無處不在。
  • 微軟為新HoloLens研發AI晶片:0.1秒翻譯500萬篇文章
    無論是蘋果、Google 還是微軟、三星,科技公司總希望能夠把 AI 技術用於行動裝置當中,比如讓人工智慧為你搜索產品或者實時翻譯。但其中遇到的一大挑戰在於:在不拖累設備運行速度、不消耗過多電量的情況下,該用怎樣的辦法去處理海量的數據?微軟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為行動裝置專門設計一款 AI 協處理器。
  • 微軟新推三款機器學習工具 幫助開發者打造強AI應用
    在 美國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 微軟 Ignite 大會上,微軟展示了雲計算、人工智慧、混合現實技術驅動的多項微軟產品。而在此之中,頗值得開發者關注的,是微軟為那些想開發 AI 應用的開發者推出了一系列機器學習的工具及學習模型。
  • 微軟發布深度學習平臺Brainwave,基於FPGA且速度超快
    安妮 編譯整理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在昨天Hot Chips 2017大會上,微軟發布了基於FPGA的低延遲深度學習加速平臺。據微軟官方博客顯示,當使用英特爾Stratix 10 FPGA時,Brainwave可在無批處理的情況下支持每秒39.5萬億次浮點運算。產品概念這已經不是微軟第一次提出Brainwave的概念,過去幾年中微軟一直嘗試用FPGA提升必應(Bing)與Azure的性能與效率。微軟希望賦予開發人員FPGA處理能力,幫助他們運行複雜的任務。
  • 微軟為新 HoloLens 研發 AI 晶片,翻譯 500 萬篇文章僅需 0.1 秒
    無論是蘋果、Google 還是微軟、三星,科技公司總希望能夠把 AI 技術用於行動裝置當中,比如讓人工智慧為你搜索產品或者實時翻譯。但其中遇到的一大挑戰在於:在不拖累設備運行速度、不消耗過多電量的情況下,該用怎樣的辦法去處理海量的數據?
  • Project Brainwave實時人工智慧平臺的更多細節
    Project Brainwave 是微軟的一套深度學習加速平臺,主要面向實時人工智慧應用。這並不是我們首次聽到它的名字,因為該公司去年時就曾多次提及。微軟解釋了近年為 Project Brainwave 平臺推出的 FPGA(現場課編程門陣列)基礎設施、並結合了神經網絡處理單元。微軟解釋稱,Project Brainwave 整體採用了分布式系統體系架構,結合 DNN(深度神經網絡)引擎的 FPGA、以及一套訓練模型的編譯器 / 運行時。
  • Racetrack.ai推出自動化通訊助手Marvin
    全球科技公司正在部署最好的方針來不斷發展機器學習系統,創造更多的使用案例。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不少創企,它們抓住不同的市場機遇來利用這種高科技。但是不要忘了,大公司們也正在收購規模較小的AI企業。現在來談一談為什麼這塊領域能得到這麼多的關注。自動化一直是各類企業的追求。有了機器學習技術,辦事效率會大大提高。
  • 除了P圖還能加字幕,微軟推出機器學習式相機應用Sprinkles
    iOS平臺上推出了一款有趣的修圖應用Sprinkles,目前這款應用正位列App Store的「我們喜愛的新應用」欄目裡。毫無疑問Sprinkles是針對青少年群體推出的,它包含了一些傳統照片美化工具,比如貼圖、表情和字幕等。通過微軟的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技術,這款應用還能進行面部識別,確定照片主角的年齡和情緒,預測你的名人像等。其實在微軟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公司推出這些工具了。例如CelebsLike.me能預測你成名時的樣子,微軟機器學習團隊建立的網站How-Old.net能猜測出你的年齡。
  • 微軟推出Brainwave項目 提供更快晶片吸引AI開發者
    這個項目名為Project Brainwave,可以讓微軟數據中心的開發人員使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s),這種這列即使被插入伺服器之後也可以進行定製。微軟表示,該晶片在Build開發者大會上首次亮相。
  • 新思與SiMa.ai合作將高性能機器學習推理引入嵌入式設備
    ., 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PS)近日宣布與SiMa.ai開展合作,將其機器學習推理技術大規模引入嵌入式邊緣設備。通過此次協作,SiMa.ai採用新思科技的DesignWare IP、Verification Continuum平臺和Fusion Design Platform進行MLSoC開發。MLSoC是針對自動駕駛、監控和機器人等特殊計算機視覺應用而專門設計的平臺。
  • 微軟推出實時翻譯技術 支持中德英三種語言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外媒11月19日報導,軟體巨頭微軟的語言翻譯技術可能會改變客服業。據悉,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中,有一條叫「巴別魚(Babel Fish)」的黃色小魚,你只要把它塞入耳中,它就會自動為你翻譯宇宙中的任何語言。
  • 微軟發布從智能雲到智能邊緣的Azure新功能
    微軟即將推出全新認知服務類別 -- 決策 (Decision),為用戶提供明確的建議,幫助他們作出更明智、更高效的決策。決策服務包括內容審查 (Content Moderator)、不久前推出的異常檢測 (Anomaly Detector),以及一項名為個性化 (Personalizer) 的新服務,該服務利用增強學習,為用戶做出快速、明智的決策提供明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