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對陳凱歌當年的評價,很有意思

2021-01-21 含蓄你不懂

1978年9月18日,北京電影學院恢復本科招生。

世界權威的《電影手冊》後來將這評為20世紀電影史上100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

4年後,這批從北電走出的學生,成為了中國電影的主力。

並在90年代獲得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4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掀起了中國電影的第五代浪潮。

/01/

田壯壯和陳凱歌是髮小。

前者想進北電攝影系,但是超了年紀;

後者想進北大中文系,結果在前一年的高考中被刷掉。

結果兩個人頗為巧合的在北電導演系成了同班同學。

左為田壯壯,右為陳凱歌

1978年,在陝西一家紡織廠當了7年搬運工的張藝謀,帶著一包水煮雞蛋以及60幅攝影作品,偷偷地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然後被破格錄取。

和他同時進入北電攝影系的,還有顧長衛。

顧長衛考北電的理由很簡單:「我覺得這就是找工作的一個機會。」

北電78級導演系

北電78級攝影系

那時,高考剛剛恢復,北電的師資力量也是臨時組合的。

教科書也沒有完全準備好,學校裡大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看電影。

田壯壯曾回憶:「那時候只要有電影,就會千方百計去把它看了。甚至都是外語片,可能看不懂,聽不懂,但也要去看。」

食堂裡拉一塊熒幕,一人帶一個小馬扎,幾十個人擠在一起看電影。

看過的好電影都要一格一格的畫下來,學習鏡頭的調度,景別的變換。

張藝謀第一次在開學典禮看到西方影片《翠堤春曉》和《方託馬斯》,整個人激動的不得了: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陳凱歌后來形容他們這群人:

「被朱辛莊春花秋月浸潤過的一群頑童,為藝術著迷的一夥痴情人。」

/02/

「出了朱辛莊,我他媽只服田壯壯。」

朱辛莊是北京電影學院原校址。

說這話的是田壯壯的同班同學,後來拍攝出《三毛從軍記》和《錢學森》的導演張建亞。

左為張藝謀,右為田壯壯

畢業之前,田壯壯就已經完成了《我們的角落》、《小院》、《九月》、《紅象》4部作品的拍攝,這在北電是頭一個。

但他的片子,獲得最多的評價卻是「看不懂」。

《九月》在北電舉行看片會,電影結束,全場一片安靜:看不懂,不知道如何表態。

後來的《盜馬賊》《獵場扎撒》,用王朔的話說,就是:「猶如大耳貼子似的貼在中國觀眾的臉上,扇暈一個算一個。」

可甭管別人怎麼說,看不看得懂,田壯壯還是堅持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不討好誰,不拉攏誰,不取悅誰。

但他的作品真的不行嗎?

荷蘭紀錄片導演尤裡斯·伊文思將《盜馬賊》看了兩遍,評價: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著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看完《獵場扎撒》,讚嘆不已,斷言田壯壯會成為中國最偉大的導演。

只是後來就是一部《藍風箏》,和被禁拍電影的10年。

很多人為他的遭遇同情可惜,他卻看得平淡:「十年你肯定覺得我沒拍電影可惜對吧?但我沒覺得自己可惜啊,我覺得我做了好多事兒呢,我做的事都跟電影有關」。

被禁的10年裡,田壯壯幫著第六代導演做了很多事情,姜文說:

我覺得這在中國是很不容易產生的一件事,我知道其實沒什麼人願意小一輩兒的人真正破土出來。有人往上澆水,遠處看是澆水,近處看是在澆開水呢,知道吧,這我燙著過啊。

10年後,田壯壯成為北電的老師,多了個演員的身份。

也拍片,卻還是沒想著要迎合大眾的口味。

《小城之春》,《茶馬古道-德拉姆》,《吳清源》……

用姜文的話形容田壯壯的作品再恰當不過:「它是很有做派的一個電影。不是那種簡單討好觀眾或者給自己窮打扮一通、出門見人的那種感覺。」

「寧肯不拍,也不能濫拍,你要為你熱愛的東西工作。」

這句話,田壯壯堅持了一輩子。

/03/

張藝謀是北電78級攝影系年紀最大的,卻也是公認的勤奮標兵。

「凱歌給我寫二十多本書,其他人都給我開了一大堆書單,我就一本一本借過來看。」

「自己念,自己學,自己記筆記,笨鳥先飛。」

和同學聊天,3句話聊不到電影上就要走。

攝影系出身的張藝謀,1984年在影片《一個和八個》中擔任攝影師。

1986年吳天明導演的《老井》轟動影壇,張藝謀又摘下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為了塑造《老井》裡的「孫旺泉」,張藝謀光著膀子,把自己曬黑得像煤炭,「孫旺泉」被困井下生命垂危,張藝謀就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拍攝完成後被人扶進了醫院。

所以也有人說,張藝謀的這個影帝是拿命換來了的。

對於電影,他就是拿命去做。

《老井》劇照

拍完《老井》,張藝謀直接轉身自己當導演。吳天明湊了4萬塊錢給他,讓他在山東高密種下了一百畝高粱。

1988年,《紅高粱》拿下柏林金熊,震驚世界影壇,也開啟了了張藝謀的電影傳奇。

張藝謀捧著金熊獎獎盃,大笑開懷

張藝謀的這幾十年。

站過巔峰:《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三次提名奧斯卡,五次提名金球獎。

也曾因《三槍拍案之驚奇》被罵「土」;

因《滿城盡帶黃金甲》被嘲笑「金絮其外,敗絮其中」;

因《長城》被質疑「江郎才盡」

……

有人說張藝謀商業化了,拍的片子越來越不行了……

可是我卻更贊同另一位網友的話:「張藝謀的骨子裡,始終有一處角落,住著一個簡單、純粹的創作者,一如既往地表達著自己懂得藝術直覺。」

2020年,70歲的張藝謀帶著《一秒鐘》再次回歸大眾視野。

《一秒鐘》定檔後,張藝謀向電影寫了一封告白信:「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歸來仍少年。

/04/

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是張軍釗的《一個和八個》。

而標誌著第五代導演真正崛起的電影作品則是陳凱歌執導拍攝的《黃土地》。

賈樟柯在迷茫困惑的少年時代,正是因為看到這部電影,下定決心要走電影這條路:

我大概在1991年才看到,看完之後我完全被打動。

我看到了那些面孔,那些人的眼睛,然後我一下喚起了我自己對我生活的那個土地,我的親朋好友,我所經驗的一切的那種回憶,然後整個過程裡面,我不停地在流眼淚,看完之後我從電影院出來,我就想我就要幹這個工作。

李少紅回憶北電生涯時,表示:「當時最突出的就是壯壯和凱歌,他們好像生來就是做電影的。」

《黃土地》劇照

《孩子王》劇照

今年一檔《演員請就位》將陳凱歌推上了風口浪尖。

也讓人愈加懷念曾經那個不肯圓滑妥協,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陳凱歌。

拍攝《霸王別姬》時,他要陳蝶衣與世俗世界的對峙狀態,註定了他要飽受磨難,也註定了他將一直保持著抗爭的的本色——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溝渠」。

1993年,陳凱歌帶著《霸王別姬》亮相第4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獲得最高獎項金棕櫚。直到今天,這仍然是華語電影唯一一次在坎城稱雄。

沒有所謂的蹭紅毯,沒有浮誇噱頭的表演,帶著足夠的實力和底氣,接受來自世界的矚目。

馮小剛評價陳凱歌,很有意思:

凱爺最適合待的地方就是象牙塔。凱爺聽我一句勸,象牙塔出不得,就得讓他們想見見不著,不但不能收光圈,還得開光圈,越炫目越好。

走出象牙塔,讓他們看清楚了,神秘感沒了不說,跟他們比生活自理能力您還真不見得是他們的個兒,您的本事不在這,就像總理大臣未必能管好一個飯館一樣。

/05/

胡玫和李少紅。

北電78級導演系的兩個姑娘。

一位愛拍「男人戲」,《雍正王朝》《漢武大帝》《喬家大院》,殺伐果斷,縱橫謀略;

一位愛拍「女人戲」,《四十不惑》《大明宮詞》《橘子紅了》,溫婉、細膩、悲情。

各有各的風格。

各有各的驚豔。

胡玫執導的《雍正王朝》

李少紅執導的《大明宮詞》

黃建新有一句話:「你五代導演就是亂的。」

沒有系統的,無法一言以蔽之。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短短兩三年內,中國影壇被一撥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電影人攪得天翻地覆。」

他們像尖刀一樣扎進影視圈,告訴所有人,電影是各種各樣的面孔,不止一種拍攝手法,不止一種表現形式,不必一定要「按部就班」,將所有套路統統擊碎。

黃建新拍下「先鋒三部劇」:《黑炮事件》《錯位》《輪迴》。

著名影評家貝熱龍看完《錯位》驚嘆: 這是中國第一部未來主義電影。

太過超前的表現形式和荒誕的主題,在當時並不討喜,黃建新只說了一句話:「寧願在探索中失敗,不願在保守中苟安。」

《錯位》劇照

1992年,張建亞自編自導《三毛從軍記》,開創了中國電影後現代喜劇風格,而他的希望正是可以把「中國喜劇的路子拓寬」。

從《三毛從軍記》,到《王先生之慾火焚身》、《絕境逢生》……張建亞「做更高級的喜劇」的理想從沒有改變。

喜劇,不該僅僅是一笑而過,靠的也不僅僅是流於表面的惡搞、賣醜。

喜劇,同樣是嚴肅的存在。

《三毛從軍記》劇照

北電78級美術系畢業的霍建起,在他的電影裡浸透著從現實的平民生活和大自然中發掘出詩與美。

《那山那人那狗》劇照

吳子牛則更擅長從在戰爭中挖掘深層的人性。

《晚鐘》劇照

/06/

第九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表彰大會,將年度特別表彰授予所有的中國電影第五代電影人。

田壯壯作為導演代表發言:

40年就這麼一晃就過來了,這群人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其實我們就是一個起承轉合的一代,我們可能沒有上過學,但是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面見到了人見到了天見到了地,知道什麼叫做愛,知道什麼叫做責任,知道什麼叫做給予。

我們後來把這些都放到我們自己的電影裡面,用自己的命來做電影,我想這個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一種態度吧。我希望以後的電影人也這樣,把我們中國電影人的那種骨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40年如一夢,時間讓人擁有,也讓人失去。

莫言曾經說過一句話:「那時候我們都沒有名,現在我們都有名了,但可惜我們老了。如果讓我拋棄所有榮譽回到當時的青春歲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去。」

左起:鞏俐、莫言、姜文、張藝謀

可是時間,終究是回不去了;那年的經典,也無法再複製。

那些創造輝煌的人,有的人永遠走了;有的人在商業的衝擊下,失了曾經的銳氣;有的人還在不斷嘗試、不斷突破……

可我們永遠忘不了那個被理想主義照耀的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每個人都在拿自己的命來做電影……

相關焦點

  • 近百歲的張藝謀,馮小剛還在拍戲,而68歲陳凱歌卻轉戰綜藝節目?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如何排名?陳凱歌能算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嗎?陳凱歌、張藝謀、馮小剛同樣是中國第五代電影導演的領軍人物,張藝謀是國師,陳凱歌和馮小剛只能稱之為大導演。馮小剛是賀歲片導演,從一開始的喜劇賀歲《甲方乙方》、《非誠勿擾》到中期帶有明顯商業味的《夜宴》、《趙氏孤兒》,再到後期想突破自己,追求更高境界的《芳華》、《只有芸知道》。簡單總結他就是一個又想賺錢又想談理想,魚和熊掌都想攥著的導演。而對於陳凱歌,能想到的電影只有《霸王別姬》和《無極》,前一部是神作,後一部也是「神作」。
  • 《非2》口碑兩極分化 馮小剛不因負面評價懊惱
    片方華誼兄弟宣布,該片零點首映票房突破200萬元,至此中國電影零點首映票房的冠亞軍都出自馮小剛之手,分別是《唐山大地震》和《非2》。昨日,馮小剛率劇組到重慶為華誼新開影院捧場。馮小剛自信地表示,希望與姜文攜手共贏,希望兩部電影票房都能過5億。
  • 崢嶸歲月,直面陳凱歌
    ;2003年《手機》;2004年《天下無賊》;2005年《無極》……雖說馮小剛開啟了國內商業片的先河,但真正引起商業大片熱潮的還屬張藝謀,從《英雄》開始,國內導演開始懂得了技術也是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元素。
  • 馮小剛陳凱歌墊底,第一名實至名歸!
    馮小剛:馮小剛擅長商業片,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他將喜劇精神、世俗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為中國電影產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電影範式。《唐山大地震》《天下無賊》《甲方乙方》其實馮小剛的作品往往會有很多的深意,有很多值得人深思的社會現象。
  • 創意和設計藝術家的水準 講故事卻很爛的陳凱歌水平到底是怎樣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網上開始傳言了中國的三大導演,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有人說這是指第五代導演,也有人說,這簡直是胡扯,小編也覺得挺胡扯。可一提到陳凱歌作品,最先想到的肯定是《霸王別姬》,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的作品,另外還有一部很少人知道的《荊軻刺秦王》,鞏俐、張豐毅、李雪健作品,也很不錯,不過這部搞得投資人大破產,都是20多年前的作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除了《霸王別姬》的半個金棕櫚(當年的金棕櫚是雙黃蛋)(張藝謀獲獎2提名5、馮小剛0)。
  • 張東健:喜歡馮小剛拍片風格 可以隨時到崗
    當年拍攝電影《海岸線》,張東健為了體驗生活,去了韓國海軍陸戰隊受訓。「訓練的時候由於出汗多,感覺特別渴,我逃出營房找水喝,找到之後一飲而盡。第二天聽別人說我喝的竟然是洗衣服的水。」  《無極》裡張東健出演的「奴隸」能說一口普通話,是不是後期配音呢?張東健說,完全是自己的聲音,現在想起來這個事太折磨人了。
  • 陳凱歌回應舉報:對人身攻擊零容忍,前妻洪晃曾評價「小肚雞腸」
    比如陳凱歌一開始和李誠儒討論電影如何與時俱進。李誠儒表示欣賞凱歌導演早期的作品,對於其後期作品大多沒有看。這時候,凱歌導演用「生活在過去」的老藝人評價了李誠儒,同時強調藝術需要「跟上時代」。同時他還談及到了當年《無極》遭遇惡評的經過,強調自己「接受一切對於自己電影的批評」。
  • 頂級導演競標奧運會:陳凱歌念詩被弊掉,李安想法虛無縹緲
    當年北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都是出自張藝謀的團隊,他也未讓全國人民失望,為我們奉上了一臺國風濃鬱、舞臺效果極佳的視覺盛宴。 陳凱歌的朗誦寄詩於情,抒發自我情懷。
  • 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徐靜蕾 一大波「網中人」正在路上……
    徐靜蕾介紹,該劇是「當代校園+科幻」這種複合題材,看到《同學兩億歲》小說的名字已被吸引,又因為該小說講述了一個具有科幻元素的有趣校園故事,所以鎖定《同學兩億歲》作為自己的第一部網劇;同時,她希望通過講述外星人阿部多瑞從不懂愛到感受了地球生活諸多溫暖的故事,將愛傳遞給觀劇的網友們。 至於主演,徐靜蕾全部起用新人,「乾淨真摯的表演是我們最需要的。
  • 崔永元公開怒懟馮小剛,當年的梁子是怎麼結下的?
    馮小剛新片《手機2之朋友圈》於近日開機,劉震雲擔綱編劇。5月10日晚,馮小剛發微博公布新片《手機2》概念海報。編劇劉震雲、主演葛優、範冰冰、張國立、徐帆、範偉原班人馬悉數回歸。馮小剛還曬出7人十五年前後合影對比,配文「科技的進步日新月異,人性的弱點一成不變。十五年過去,老友重逢,溫故知新」。當年葛優的經典臺詞「有一說一,我是嚴守一」廣為流傳。然而卻給當時的《實話實說》的主持人崔永元帶去了不少困擾。
  • 陳凱歌:張藝謀坐地上狠打自己,我無奈干著急,我們恩人竟出現了
    《孩子王》日本公映海報吳天明衝進會展一側吃飯的廳堂,每一個桌前,他舉起海報,請求他們觀影,老外很好奇,都覺得有意思,最後都去觀看《孩子王》了!這一切,被門外的陳凱歌看到眼裡!張藝謀、陳凱歌、何平、黃建新、田壯壯、吳曉文,這些被西影廠吳天明招納的第五代電影人來送別他們的伯樂,特別是張藝謀和陳凱歌泣不成聲!
  • 馮小剛上海客座教授 發話:第六代不行!(圖)
    馮小剛上海客座教授 發話:第六代不行!在與大學生們交流時,馮小剛不斷「放炮」,這次被「炮轟」的是年輕的第六代導演,馮小剛稱他們是「盜版幫兇」,話裡話外,透著對第六代導演領軍人物賈樟柯的不屑。  第六代成名?他們不少人是「盜版幫兇」!  本屆電影節,專門邀請到馮小剛拍攝反盜版宣傳片,17日,馮小剛舊話重提,說盜版是如今影視圈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有些年輕導演拍的中小成本影片很難擠進院線,無法獲得足夠的空間放映。
  • 馮小剛是怎樣的人?流浪大師的評價,不及馬未都中肯,略顯淺薄
    馮小剛是怎樣的人?流浪大師的評價,不及馬未都中肯,略顯淺薄馮小剛這是一個頗具才華的人,玩得起音樂,客串了演員,還能玩玩樂器。當然人家老本行是導演,業餘時間喜愛畫畫。一直以來,對於馮小剛的評價是相當多元性的。
  • 張藝謀還在兢兢業業的拍攝作品,陳凱歌已只剩下在舞臺上侃侃而談
    自電影事業發展開始,我國湧現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導演,而作為我們80後、90後甚至是00後來說,比較熟悉的名導演就是中國電影的第五代導演,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名導張藝謀、陳凱歌和馮小剛。
  • 陳凱歌,一個成名於《霸王別姬》,也毀於《霸王別姬》的大導演
    《霸王別姬》,這部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主演上映於1993年的電影,在當年就榮獲第46屆坎城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棕櫚獎。直到現在這部電影在豆瓣上獲得了9.6分的高分評價。《霸王別姬》除了獲得藝術上的成績,當年在內地還取得了4800萬的票房。
  • 從馮小剛開聊,我要為你們畫出最清晰的京圈關係圖。
    事實上,單以馮小剛、陳道明、葛優三人來舉例,馮小剛和陳道明、葛優和陳道明,這三個人的排列組合應該是這樣的,無論是葛優還是馮小剛,都和陳道明關係好過另一人,所以陳道明說話才那麼有力。牽扯到了徐帆,也就要牽扯出另外一位真正的京圈大佬王朔了,當年馮小剛和徐帆相識,也是通過王朔幫忙搭橋牽線。
  • 隱瞞4年,「蛋黃派」許晴和馮小剛的關係,終於「藏」不住了?
    跟她合作過的人都對她有著非常高的評價,尤其是導演們,陳凱歌、趙寶剛、馮小剛等等,他們評價許晴: 所以馮小剛與許晴多次被拍到關係很好的溝通和逛街吃飯,人們對他們二人的關係一直存在一個詬病。
  • 從所屬圈子分析,為什麼是爾冬陞懟哭郭敬明,而不是陳凱歌、趙薇
    也有人會說,爾冬陞比陳凱歌厲害多了,畢竟他拍的作品,不管是作品本身,還是所用的演員都會拿獎。但其實兩人是沒有可比性的。現在,很多香港明星的工作重心逐漸移到了大陸,就像李克勤曾說過,自己不到大陸來的話,就沒啥工作。連香港樂壇的老大譚詠麟,也要參加國內綜藝,和李健一起合唱20年前的金曲。
  • 馮小剛公開發文,評價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四字評語卻遭打臉
    近日馮小剛重出人們的視野,他因拍攝新電影《手機2》很久都沒有消息,隨著這部劇的殺青,馮小剛才又出現在網友的視野中,並且他的第一個動態居然是發表了一篇「十問崔永元」正面回復是非,只不過在這篇文章中網友們看出了許多漏洞,對馮小剛很是失望,有網友還藉以此事來調侃馮小剛,他的「十問」也成為了網絡爆紅文體
  • 馮小剛被低估的電影,146分鐘,講述的不是歷史,是人間有煉獄
    《一九四二》是馮小剛於2012年上映的一部電影,講述了抗戰時期發生到河南的一件真實歷史。這部電影風格與馮小剛以往的電影風格截然不同。馮小剛大家都知道,拍喜劇片的大導演,是中國當代有名的導演,與張藝謀、陳凱歌等人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