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7日凌晨,俄羅斯世界盃D組打響焦點戰,阿根廷在生死戰中迎戰奈及利亞,此役上半場,梅西首開紀錄,他終於打進了在俄羅斯的首粒個人進球,這也是本屆世界盃的第100球。
阿根廷以小組第二出線,梅西喜極而泣。看球賽的內分泌科醫生,同樣頗有感觸。據中國醫師協會青春期醫學委員會青年工作組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鄭章乾介紹:梅西曾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病,醫生通過給他注射生長激素,讓梅西的身高從1.40米長到了現在的1.69米。
鄭章乾醫生介紹:兒童生長可劃分為胎兒期、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發育期四個關鍵時期,其中嬰兒期是每個人一生中生長最快的階段,第一年身高可增長25釐米,3歲以後的生長速度下降到每年5-7釐米。3歲至青春期前最容易發現身高問題,也是醫生診斷生長激素缺乏症孩子最多的年齡段。當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時候,就會引起身高增長緩慢,導致身材矮小。
梅西便是典型的案例:梅西在11歲時,被診斷出患有一種生長激素缺乏的疾病,當時此病仍屬於難治性疾病, 2000年9月,13歲的梅西身高只有1.40米,但在加盟巴薩俱樂部後,俱樂部醫生通過給他注射生長激素,讓梅西的身高長到現在的1.69米。在很多內分泌醫生的眼中,梅西是個治療成功的典型案例。
鄭章乾醫生提醒:如果家中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長小於5釐米,且在班級中排在倒數10個之內,就要警惕是否存在生長激素缺乏症了,最好及時至兒童內分泌科門診就診。不過,針對許多人「聞激素色變」的認知誤區,專家有的放矢進行解釋,「生長激素是由垂體合成和分泌的,能夠刺激骨關節軟骨和骨骺軟骨生長,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
專家格外強調:生長激素與許多人眼中的「激素」(也即糖皮質激素)是完全不同的。恰當採用生長素來治療兒童身材矮小,不會產生糖皮質激素的發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
正值暑假,兒科醫生同時指出:孩子平時生活起居中如果能早到夜間早睡,睡眠充足,每天跳躍性運動半小時左右,以及飲食均衡不挑食,對身高增長將有很大幫助。如果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症,則應及時診治、及時幹預、獲得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