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刑法學術年會在武漢召開,探討刑法改革等重大問題(完整版)

2021-12-20 中國法學會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年全國刑法學術年會15日在武漢開幕,會議為期兩天。本屆刑法學術年會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主辦,武漢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馬克昌法學基金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承辦。

  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莫洪憲教授主持,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高銘暄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趙秉志教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郎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大法官李少平,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陳澤憲教授,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二庭庭長裴顯鼎,湖北省人大副主任張岱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靜,湖北省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張正新,湖北省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萬學斌,武漢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孫光駿,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秦慕萍等420多名來自刑法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教授在會上表示,過去的五年,即「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國全面推行依法治國的時代。國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從嚴治黨、進一步推動法治發展的步伐,推進司法體制的改革,促進司法高效、權威,不斷加強對公權的制約。中國刑法學界應進一步加強學術友誼,促進學術交流。中國刑法學會在過去的五年中積極加強了國內刑法學術的交流,連續舉辦五屆刑法全國刑法學術年會;不斷拓展國際、區際間的刑法學術交流;堅持強化自身的建設;加強理論宣傳和出版工作;積極參加中國法學會等單位的相關活動。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郎勝在開幕式上宣讀了中國法學會同意換屆的批覆,並且對中國法學會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首先,要深化大局意識,服務社會主義大局,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中,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其次,要堅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強社會主義自身建設,強調權責明確,要繼續發揚重視組織建設的優良傳統。最後,要繼續加強實踐和理論建設,使法學研究適應新形勢、新要求。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重視理論研究,增強法學研究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的自覺和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大法官李少平認為,中國正處於一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的時代,刑法正面臨新的挑戰。從國際格局上來看,國際社會期待我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平穩,但深層次的矛盾尚未根本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大。從社會變革的角度來看,社會階層結構分化,城鄉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社會自治組織日益活躍,它們在增加社會活力的同時,也使違法犯罪的現象增多。從科技的角度來看,隨著物聯網、網際網路的發展,人類生活正在經歷和即將經歷一場巨大的改變。當前我們面臨的最現實的安全風險主要來自網絡。網絡安全的複雜性遠遠超過了傳統案件。網絡盜竊、詐騙、傳銷、傳授製作爆炸技術等嚴重影響安全。

  隨後,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岱梨、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駱鬱廷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在開幕式上依次發言。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高銘暄教授最後致辭,他說,「我已經是第31次參加全國刑法年會了,所以可以說我是一名見證者。無論是會議規模,開會質量,論文水平以及實際影響力和吸引力方面,年會的總體水平都在不斷提高。這次會議的內容非常重要,一是進行換屆選舉,二是獎勵優秀論文,第三是開展學術研討。年會的議題是會前經過認真的討論和研究選擇確定的,確實是當下很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開幕式之後,在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齊文遠教授的主持下舉行了第四屆全國優秀刑法論文獎、第三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頒獎大會。中國政法大學於志剛教授等50名學者獲得第四屆全國優秀刑法論文獎,北京師範大學周維明博士等獲得第三屆全國刑法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來自武漢大學法學院的何榮功教授、吉林大學的李佳欣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大會為第四屆全國優秀刑法論文獎獲得者頒獎

  15日下午兩點半,中國刑法學會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勝利召開。大會通過選舉產生了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新一屆的理事會成員,趙秉志擔任會長,陳澤憲擔任常務副會長,陳忠林、黃京平、賈宇、柯良棟、劉憲權、盧建平、梁根銀、梅傳強、莫洪憲、齊文遠、曲新久、張明楷、張旭當選副會長,陳澤憲、陳忠林、郭建安、何榮功、黃河、黃京平、賈宇、柯良棟、黎宏、梁根林、劉仁文、劉憲權、劉豔紅、劉志偉、盧建平、梅傳強、莫洪憲、莫開勤、齊文遠、曲新久、沈仲平、石經海、時延安、田大忠、田文昌、王新、王政勳、吳大華、奚俊堅、夏勇、鮮鐵可、徐岱、陰建峰、於改之、於志剛、臧鐵偉、張明楷、張旭、趙秉志、周加海當選為常任理事,劉志偉擔任秘書長。高銘暄教授再次被聘為名譽會長。會議還選舉產生了其他理事會成員。

  15日下午四點半,在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教授的主持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刑二庭庭長裴顯鼎作了《<關於辦理貪汙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的報告。裴顯鼎圍繞該《解釋》就貪汙賄賂犯罪的起刑點提高、量刑幅度的調整、死刑的相關問題、終身監禁制度的創設和適用、財物和財產性利益問題的關聯、為他人謀取利益的界定、罰金刑的增加、特定關係人和密切關係人的區分、贓款贓物的處置、數罪併罰等十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並表示其科學性、合理性有待實踐的檢驗和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

刑法改革中的刑法與行政法關係問題探討

  16日上午9點,在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劉憲權教授、澳門大學法學院趙國強教授的主持下,大會進行了第一單元的討論,該單元主題為「刑法改革中刑法與行政法的關係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盧建平教授、昆明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曾粵興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姜濤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法室主任劉仁文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刑法與行政法關係的事實——基於盜竊案件的統計分析》、《社會變動背景下的刑法立法——兼論刑法與行政法的關係》、《二元化犯罪模式與刑、行交叉的立法對策》、《交通事故的行政責任認定與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認定之關係》的專題報告。西南政法大學梅傳強教授對報告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來自哈爾濱金融學院法律系的韓勁松教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長張波、河南大學劉霜教授、北京吉利學院劉立慧副教授、常州大學趙赤教授、江蘇大學劉春花博士等與會代表針對報告所涉及的就危害行為治理體系中一元論與二元論的對立、大陸法系刑法與我國刑法中對數額與情節處理上的異同、行政法與刑法各自的價值追求、較重的行政處罰措施與較輕的刑罰之間關係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和深入的交流。

貪汙賄賂犯罪司法適用問題研討

  16日上午11點大會進入第二單元,對貪汙賄賂犯罪的司法適用問題進行研討。本單元由重慶大學法學院陳忠林教授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沈仲平大律師主持,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徐留成、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王志祥教授、華東政法大學於改之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何榮功教授分別作了題為《談談賄賂犯罪在<刑法修正案(九)>背景下從舊兼從輕原則的適用》、《受賄罪共犯與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界限新解》、《行賄犯罪立法評說——以<刑法修正案(九)>為中心》和《「貪腐解釋」與刑法反腐功能退化的反思》的主題報告。國家檢察官學院張智輝教授分別對四位報告人的報告進行了評析,對報告人的基本主張表示了贊同,在細節方面則進行了補充。在自由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就司法解釋可否作出擬制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刑法一般不對犯罪數額進行要求的原因、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權與罪刑法定的明確性要求之關係等問題,提出了自己深刻的見解,並與報告人進行了深入的意見交換。  

   

恐怖犯罪與網絡犯罪的司法適用問題研討

  16日下午兩點半,大會由清華大學法學院張明楷教授、湖南大學法學院張智輝教授主持,討論了「恐怖犯罪與網絡犯罪的司法適用問題」。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陳澤憲研究員、山東科技大學牛忠志教授、西南政法大學胡江副教授、安徽師範大學彭鳳蓮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郭澤強教授、青島大學董桂武副教授分別作了《法治反恐與安置教育》、《<反恐怖主義法>與反恐刑法銜接不足之探討》、《<刑法修正案(九)恐怖主義犯罪規定的解讀與思考》、《論電信詐騙犯罪的司法適用》、《網絡空間犯罪定量評價機制之重塑》、《快播案:應受懲罰的是作為抑或不作為?》的報告。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劉仁文研究員對以上報告作了簡短、精闢的點評。針對與會代表提出的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常常不一致的情況,張明楷教授和張智輝教授都表示,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是不一樣的兩種工作,理論研究討論的是抽象化的行為模式,而司法實務接觸的是一個個具體的案例。理論研究和司法實務如果完全一致,則失去了理論研究的意義。它們之間的不一致和分歧正是促使雙方共同進步的重要原因。

  16日下午五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陳澤憲研究員主持了本次年會的閉幕式。在閉幕式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齊文遠教授、武漢大學法學院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莫洪憲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刑科院院長趙秉志教授分别致辭。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年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勝利閉幕。 

相關焦點

  •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年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武漢順利召開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年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武漢順利召開
  • 江蘇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鎮江召開
    金山網訊 為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探討實務難題,12月5日至6日,江蘇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鎮江召開,此次年會由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主辦,江蘇省檢察院承辦,鎮江市檢察院協辦。記者了解到,此次學術年會是加強理論學習,拓寬理論視野,強化檢學交流的積極嘗試,專家學者將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破解實務難題,合力推進法治進步。在主題報告環節,三名刑法學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作學術交流。
  • 我院這篇論文斬獲湖北省法學會刑法研究會2020年年會特等獎
    近日,湖北省法學會刑法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後疫情時代社會安全的刑法保障」高端論壇在武漢召開,我院第六檢察部幹警李方黎撰寫的論文《民營經濟安全的刑法保障》獲論壇「特等獎」。與會代表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刑法保障、公共衛生安全與刑法保障、其他社會安全與刑法保障三個版塊展開討論與交流,迸發激烈的思想碰撞。
  • 山東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召開2020年學術年會
    2020年10月23日,由山東省法學會和山東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主辦,臨沂市人民檢察院、臨沂市法學會承辦的山東省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臨沂召開。山東省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山東政法學院原副院長亓宗寶在開幕式上致辭。
  • 「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
    「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召開 2020-08-25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召開
    圍繞「職業索賠人」相關法律問題,8月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廈門市公安局掃黑辦協辦的「權利濫用的刑法定性」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會議聚焦當前電商領域違法索賠現狀,從上述「職業索賠人」勒索外賣商戶案件切入,對如何界定「正當維權」與「敲詐勒索」的邊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 通識核心課《刑法與生活》教材正式出版
    《刑法與生活》是張紹謙教授主講的我校本科通識核心課程。該課程自2010年起在上海交大開始建設,每年為全校非法學專業本科學生講授兩個學期,至今已經連續開課8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2015年課程通過合格驗收,2017年被上海市教委確定為本科重點建設課程,同年被上海交大確定為課程思政化改革試點課程,並給予經費資助。目前,該課程已被學校批准開展在線課程建設。
  • 「社會變遷與刑法科學新時代」學術研討會綜述
    此次研究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主辦,刑法研究室承辦,以「社會變遷與刑法科學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40年暨社科院法學所成立60年」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數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實務部門近百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盛會。
  • 重慶市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召開 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華龍網12月2日11時23分訊(王靜)今(2)日上午,重慶市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在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舉行,年會以「聚焦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為主題。    來自全國的知名教育專家、重慶市各區縣的教育同仁匯聚南岸,就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第三十屆華東七省市造紙學會學術年會將於2016年10月召開
    投稿請直接發送至本微信或郵箱:cpi@vip.163.com        經山東省造紙學會、浙江省造紙學會、江蘇省造紙學會、福建省造紙學會、安徽省造紙學會、上海市造紙學會和江西省造紙學會共同研究決定,第三十屆華東七省市造紙學會學術年會擬於2016 年10 月26—27 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召開。
  • 2018年刑法研究要點回眸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張志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劉仁文  編者按:基於改革開放40年刑法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經驗和刑法學研究的沉澱積累,2018年,中國刑法(學
  • 刑法視角|武漢!武漢!我逃還是不逃?
    2020年1月9日,央視網記者從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了解到,2020年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新型冠狀病毒,並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2020年1月20日,北京市大興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確認該地出現2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該2名患者近期有武漢旅行史。
  • 【探討】論刑法擴張解釋的邊界與路徑
    但學界就其定位問題存在爭議,主要有認為其是論理解釋方法、解釋技巧、解釋結果三種不同觀點。       2、關於刑法擴張解釋存在的合理性問題。對於刑法擴張解釋是否應當存在,學界有否定說、肯定說兩種對立主張。否定說的代表人物有德國學者恩基希等,肯定說的代表人物有日本學者木村龜二等。就該問題的學術討論,當下肯定說佔據主要地位,但否定說所提出的部分質疑理由尚且還得不到充分的回應。
  • 【徵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暨刑法學重點學科論壇(2018):社會變遷與刑法科學新時代
    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又值法學研究所成立60年。值此重要時間節點,為在刑事法治領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擬於2018年10月27—28日(周六、日)在北京召開「社會變遷與刑法科學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40年暨社科院法學所成立60年」學術研討會。
  • 海峽兩岸暨第十三屆內地中青年刑法學者高級論壇在西北政法大學召開(上)
    海峽兩岸暨第十三屆內地中青年刑法學者高級論壇在西北政法大學召開(上)2019年11月16日-17日,由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承辦,西安市律師協會協辦的海峽兩岸暨第十三屆內地中青年刑法學者高級論壇在我校長安校區圖書館一層報告廳隆重召開。
  • 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召開2020年學術年會
    12 月 4 日至 6 日,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 2020 年學術年會暨理事會議在江西師範大學瑤湖校區召開。會議由江西省化學化工學會主辦,江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承辦。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瑞菲安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愷江儀器有限公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協辦。
  • 行政刑法的時代面向
    有學者指出,行政刑法在我國的發展經歷過三個階段,分別為自發研究階段(1906年-1989年)、自覺研究研究階段(1990年-2010年)與未來發展階段(2011年至今)。【1】如果按照這種觀點來算的話,劉豔紅、周佑勇兩位教授合著的《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論》第二版的面世恰是我國行政刑法的研究從自覺研究階段過渡到未來發展研究階段的一個體現。
  • 重磅 | ​「社會變遷與刑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行 | 中國社會科學院刑法學重點學科暨創新工程論壇(2019)
    「社會變遷與刑法學發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成功舉行。今天召開「社會變遷與刑法學發展」學術研討會,回顧刑事法治和刑法學科70年來的演進,既有助於看到成績,堅定信心,以便未來有更高的熱情和信心付出努力,同時也有助於總結經驗,發現規律,知曉利弊,對現行制度和學問有更深刻的審視。
  • 江西財經大學徐光華教授蒞臨經濟與法學系開展刑法專題講座
    ,各家觀點林立」的理念,他表示隨著近年來留德留日學者的增多,刑法學界的通說理論面臨著挑戰,這對國家法律的闡述造成了重大的影響。隨後,徐光華教授利用各種類型的案例為學子們詳細解說了刑法學的基礎知識,兼談法考複習中刑法部分的幾個重要問題,以幫助學子們了解司法考試改革趨勢及刑法重要知識點。
  • 2016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聯合學術年會在長春召開
    9月24日至25日,2016年中國人文地理學聯合學術年會在長春召開。來自全國各地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及研究生1000餘人出席了大會。中國地理學會原副理事長、中山大學教授許學強,就當前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態勢、地理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及地理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結合自身的經驗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