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5日2021QS亞洲大學排名正式發布。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共包含650所大學,比上一次的排名擴大了18%,是QS有史以來對亞洲地區高等教育系統進行的最大規模的比較評估研究成果。
中國大陸也保持了其作為亞洲主要高等教育大國的地位。在650所排名的大學中,中國大陸有124所大學參與排名,比亞洲其他任何國家地區都多。
此次排名指標具體如下:
學術聲譽(30%)
僱主聲譽(20%)
師生比(10%)
國際研究網絡(10%)
論文篇均引用率(10%)
教員人均論文數(5%)
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員數(5%)
國際教員佔比(2.5%)
國際學生佔比(2.5%)
入境交換生比例(2.5%)
出境交換生比例(2.5%)
2021QS亞洲大學排名顯示,亞洲前十名的大學中有五所位於中國大陸地區,其中三所大學獲得了歷史最佳排名。清華大學在過去一年中上升了兩位,排名亞洲第二,僅次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這是清華大學在QS亞洲大學排名的歷史最好成績。
前10名中,中國內地大學共有5所大學上榜(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兩所大學上榜(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香港兩所大學上榜(香港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馬來西亞一所大學上榜(馬來亞大學)。
馬來西亞篇
馬來西亞排名前十的學校分別有:
馬來亞大學 (2021QS亞洲第9位)(上升4名)
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 (2021QS亞洲第28位)(上升5名)
馬來西亞理科大學 (2021QS亞洲第34位)(上升3名)
馬來西亞國立大學 (2021QS亞洲第35位)(上升4名)
馬來西亞工藝大學(理工大學) (2021QS亞洲第39位)(上升7名)
國油大學 (2021QS亞洲第70位)(上升12名)
泰萊大學 (2021QS亞洲第89位)(上升20名)
思特雅大學 (2021QS亞洲第105位)(上升15名)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 (2021QS亞洲第107位)(上升9名)
瑪拉工藝大學(2021QS亞洲第108位)(上升9名)
馬來西亞今年進步依然十分明顯,每個學校相比去年的排名,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這說明馬來西亞的教育質量在逐年上升。馬來亞大學從去年的13名上升到了第9名,緊隨其後的是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UPM),其次是理科大學和國立大學。
共有35所馬來西亞大學上榜,特別是馬來西亞的私立大學,例如泰萊大學和思特雅大學,排名相對去年來說都有明顯提升。除此之外,亞太科技大學排到了亞洲三百多,英迪大學(INTI)首次參加就排到了亞洲四百多。
韓國篇
韓國排名前十的學校分別有:
高麗大學(2021QS亞洲第11位)
韓國科學技術院(2021QS亞洲第12位)
首爾大學(2021QS亞洲第14位)
成均館大學(2021QS亞洲第16位)
延世大學(2021QS亞洲第21位)
漢陽大學(2021QS亞洲第24位)
浦項科技大學(2021QS亞洲第26位)
慶熙大學(2021QS亞洲第36位)
梨花女子大學(2021QS亞洲第54位)
中央大學(2021QS亞洲第65位)
此次,韓國共有17所大學躋身亞洲大學前100。其中,高麗大學以亞洲排名第11位的成績,成為全韓第一,較去年上升了1個名次;位居全韓第二的韓國科學技術院較去年下降了3個名次,位於亞洲第12位;首爾大學則位居全韓第三、亞洲第14,較去年下降了3個名次。
日本篇
日本排名前十的學校分別有:
東京大學(2021QS亞洲第15位)
京都大學(2021QS亞洲第17位)
東京工業大學(2021QS亞洲第20位)
大阪大學(2021QS亞洲第22位)
東北大學(2021QS亞洲第23位)
北海道大學(2021QS亞洲第29位)
九州大學(2021QS亞洲第31位)
名古屋大學(2021QS亞洲第32位)
早稻田大學(2021QS亞洲第40位)
慶應義塾大學(2021QS亞洲第45位)
此次日本共有105所院校上榜,其中有14所大學躋身亞洲大學前100。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高等教育規模和經濟實力已經證明了中國是真正的亞洲高等教育強國。中國目前擁有最多的亞洲頂尖大學,中國大學排名在過去的一年裡也不斷提升到更高的高度,而且中國的大學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成為亞洲第一。」——QS研究總監 Ben Sowter
更多留學資訊,關注公眾號【經緯壹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