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某高校開展活動,讓男同學通過姨媽體驗儀,體驗女生生理期疼痛。
視頻中的男同學眉頭緊鎖,面目猙獰。一名男生表示,感覺疼痛感在內部旋轉,體驗到了女生生理期的辛苦。
這個新聞讓小美想起多年前的一個段子:
北京人說自己風沙大,內蒙人笑了;
內蒙人說自己面積大,新疆人笑了;
新疆人說自己民族多,雲南人笑了;
......
套用在這個新聞的改編版可以是:
體驗「姨媽痛」的男生說:好疼,
體驗「分娩痛」的準爸爸笑了;
體驗分娩痛的準爸爸喊:疼死了,
真分娩的媽媽們笑了
......
媽媽們的內心OS(這些痛算個啥,有本事你們真生個孩子試試)
曾經在綜藝節目中現場用分娩鎮痛儀體驗分娩痛的沙溢,就貢獻了各種表情包。
機器模擬的「痛」,再逼真也是「高仿」
無論是新聞裡男生體驗姨媽痛的儀器,還是讓準爸爸們體驗分娩痛的鎮痛儀,其原理都是通過電脈衝的刺激,腹部肌肉收縮而產生的酸麻脹的痛感。
這種疼痛與實際分娩中宮縮的疼痛是不一樣的。醫學研究表明,宮縮的疼痛程度僅次於三度燒灼的劇痛,是排名第二的疼痛。
生活中,我們有過大大小小的疼痛感覺,比如劃傷、牙疼、痛經、嚴重些比如骨折、燒傷等。而分娩的疼痛和普通的疼痛也不一樣。
普通的疼痛多是由於疾病或是外部創傷造成的,而分娩的疼痛則是由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所以,這類實驗產生的疼痛就算再逼真,頂多也是「高仿」,離真正的宮縮痛還差的遠呢。
宮縮的疼痛到底是一種什麼感覺?
與機器模擬的痛比起來,分娩時的疼痛可就複雜多了。分娩時,由於子宮強烈收縮,肌肉細胞缺血缺氧,從而產生疼痛的感覺,也就是宮縮痛。
除了宮縮痛,寶寶從媽媽產道出來的過程中,頭部壓迫宮頸,身體擠壓骨盆,都會給我們帶來疼痛。當寶寶娩出時,盆底、外陰組織強烈擴張,會陰裂傷,也會產生疼痛感。
除了生理因素的疼痛以外,準媽媽對於分娩的恐懼和緊張感等情緒因素也會刺激交感神經,釋放兒茶酚胺類物質,其中80%以上是腎上腺素,作用於子宮,會減少子宮血流量,加劇肌肉缺血缺氧,引起肌肉收縮無力,增強疼痛感。
強烈的疼痛會進一步增加產婦對疼痛的恐懼,就會更緊張、更痛,從而陷入「恐懼-緊張-疼痛綜合症」的惡性循環中。
這麼多層疼痛疊加在一起,可想而知,女人生孩子是怎樣一個「煎熬」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感謝醫學的進步,讓現代的女人們可以「無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