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魚啦!廣西欽州,河裡羅非魚成群凍暈,路人歡快撈魚

2021-01-16 長江君說野生魚

冷冬之下,羅非魚似乎真要扛不住了!

前幾天,長江君發布了「貴州河道羅非魚凍死、凍暈」的消息降溫後,貴州河道羅非魚開始凍死,罕見的冷冬會滅絕羅非魚嗎?,不#羅非魚#少讀者感覺有些吃驚。

然而,沒想到這兩天氣溫繼續走低,這下廣西的羅非魚「也扛不住了」,甚至出現一條河裡羅非魚成群凍死的情況……

去河邊釣魚卻變成「撿魚」

廣西欽州的網友(@xx沒有憂傷°)去當地郊外的野河釣魚,沒想到魚還沒開始釣,就「撿了好幾斤魚」……

原來,他走到河邊一看,河邊的緩慢流淌的水面竟然飄著不少羅非魚、水底也有不少羅非魚——這些羅非魚大都在三四兩左右,是河裡常見的野生羅非魚個體,但此時顯然都已凍暈、凍死。

看到這一幕,這位釣友也是驚奇加驚喜,當場拿著抄網就下河撈魚了。

「……魚竿都還沒下水呢,這就撿了好幾斤了,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哈哈哈……」

這位釣友驚喜之外,也是連連感嘆,今年的冬天這是冷,連羅非魚都受不了了,往年可從未見過。

背後的原因是廣西最近氣溫連續走低

據這位釣友介紹,當地氣溫以前冬季很少到10°以下,然而今年卻連續在5°左右徘徊。

而羅非魚本身就是「怕冷」的「熱帶魚」,雖然入侵我國各地江河後,因為多代雜交已經具有一定的抗寒性,但在廣西這種罕見的「冷冬」裡,也是猝不及防,這些被成群凍翻了……

據長江君了解,廣西今年冬季確實為歷史少見的「冷冬」——除了南寧北海等地區相對氣溫暖和一些,其他地區氣溫都讓許多人表示「冷得受不了」……

路過的老鄉趕忙回家拿抄網

河裡忽然魚群「翻肚」,不少附近居民發現後也是紛紛加入了撈魚的行列,甚至有扛著鋤頭路過,本來要去地裡的老鄉,看到這一幕也是趕緊回家拿了抄網等漁具來撈魚……

(河邊撈魚)

可以看到,河面上的羅非魚大都奄奄一息,應是已進入缺氧、凍暈狀態,並且數量非常多。

因此,大家都撈了不少羅非魚,現場也是非常的熱鬧歡快……

網友:廣東也差不多

這一幕也是讓許多網友大感興趣,紛紛留言討論,有廣東的網友留言稱「廣東的羅非魚也被凍得浮頭了,估計也快扛不住了」……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羅非魚生命力很強,其實這是「假死」狀態,只要出太陽一曬,氣溫回暖,這些」凍死「的羅非魚還是能活過來……

河底凍僵的羅非魚

不管怎麼說,今年的罕見冷冬下,羅非魚出現成群凍死的現象確實非常多見,放在往年來說,是有些不可思議。

因此,不少對羅非魚這種「惡劣外來物種」深惡痛絕的人,也是歡呼雀躍:如果氣溫繼續下降,豈不是有更多羅非魚被凍死,甚至凍滅絕了?

(河裡黑壓壓一片全是羅非魚——在廣東,羅非魚泛濫的情況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本土野生魚的生存)

羅非魚真要「滅絕」了?

其實,長江君在上一篇文章裡已分析過,除非真出現預料之外的極端的、超長時期的嚴寒,否則羅非魚是不可能滅絕的,依然會像「狗皮膏藥」一樣貼在我國偏南地區的江河水域裡……

當然,「冷冬」頻發,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這種外來物種的種群數量,對於本土像鯽魚、鯉魚、草魚、翹嘴魚等野生魚的種群恢復,應該是一個利好——只是不知道如果氣溫繼續下降,我們人類抗不抗得住了……

(野生的羅非魚食用價值很高)

最後,廣西河道裡這種羅非魚成群凍死,也算是給當地朋友「發年貨」了,畢竟這種自然河道裡棲息的羅非魚,食用價值可不低呀。

了解垂釣趣聞、科普各類水族知識,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美女在河裡撈魚,魚沒有撈到,鞋子撈不見了?
    美女在河裡撈魚,魚沒撈到鞋子撈不見了!親愛的老鐵們大家好啊,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我相信小編我一定是老鐵們最喜愛的小編,沒有之一!首先小編在這裡要預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萬事如意,事業有成;在此特別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出幾分鐘時間來看看我的文章。
  • 成千羅非魚圍著竹樁轉圈圈 大量路人圍觀
    成千羅非魚圍著竹樁轉圈圈 大量路人圍觀2009-07-28 19:2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廈門網密密麻麻的魚兒竟圍成一個直徑約兩米的圓圈,引來大量路人圍觀。集美大學有關專家認為,其形成原因可能與餌料和水文流態變化有關。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羅非魚長度在10釐米左右,黑壓壓的一片。魚兒圍成的圓圈上,分布著約20根深淺不一的竹樁,有的露出水面。  溪邊居民林先生說,這個「怪圈」前天就出現了,曾有一些捕魚者試圖下手。
  • 這樣能把魚釣絕?廣西釣魚人「專釣公魚」,釣了半桶魚都是公的
    然而下面這位老兄,釣魚不僅專釣一種魚,還都是一種性別——釣了半桶魚,全是公的羅非魚……近日,廣西梧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光道過客),就展示了這樣一次「神奇的釣獲」——釣了半桶魚,竟全是公的羅非魚……怎麼知道這些魚都是公的?
  • 近百市民在寶雞金渭湖撈魚 稱「魚都不大炸著吃」
    4月25日,記者在寶雞金渭湖看到,有近百市民趟過河水,在湖中間地帶撈魚。  寶雞金渭湖是指金陵河和渭河交匯處,系修建攔河閘蓄水而成,屬於寶雞市渭河生態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按照相關規定,此段嚴禁釣魚。而25日下午3時左右,記者站在寶雞金陵橋上看到,整個湖面有近百市民下到湖裡撈魚。這種壯觀的撈魚場面,也引來許多市民將車停在橋上觀看。
  • 河裡撈魚,拉到岸邊後挑出大魚,小魚直接放回河裡
    河裡撈魚,拉到岸邊後挑出大魚,小魚直接放回河裡 在河邊常常看到不少人釣魚、捕魚,有的人收穫還不錯呢
  • 河裡這麼多人撈魚,漁網提起來,魚都跳起來了,看來魚情不錯
    在這樣的大河裡,要是看到這麼多人撈魚,一定覺得不可思議的吧,但是就有這樣的大河,裡面有很多人在撈魚。撈魚的人多,證明水裡的魚不少吧,不然怎麼會有人上百的人來撈魚呢。這樣看過去,河中都是人了,有的是直接撒網,有的是用漁網撈。
  • 湄公河邊的寮國人愛吃烤羅非魚喝啤酒,廣西人愛做成生魚片喝白酒
    我是瞧不起羅非魚的,因為這種魚很便宜,也不太符合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因為它來自非洲,我們以前沒吃過,心裡總有異樣的感覺。在農村做扶貧工作,想怎麼樣給農民增加一點收入,就在水庫裡面網箱養羅非魚。農村經費不足,沒什麼錢,就用玉米做飼料,把玉米煮熟或者炒熟了,撒給羅非魚吃,後來連玉米也少了,就把玉米磨成粉了,煮成糊糊餵給魚吃。但因為市場上羅非魚太多了,不好賣,於是這些魚大部分被我們吃了,哎呦喂!這羅非魚實在太好吃了,從沒吃過這麼美味的羅非魚。因為它生活在很乾淨的水裡邊,然後呢,吃的又是土玉米。
  • 暴雨過後,一群人在旅順龍河裡撈魚,這是什麼操作?
    暴雨過後,旅順龍河上遊河水暴漲,洩洪開閘後水位變淺一些魚順流而下,不少市民帶著漁具進入河內捕魚,收穫頗豐。鏡頭拉近了,才看清楚他們是在撈魚。還別說,能看到這群城市「漁夫」還有所收穫。這幾年龍河水雖然乾淨了不少,但是這裡面的魚真的能吃嗎?還是撈上來另有他用呢?岸邊一位市民介紹;河裡撈上來的是鯽魚和鯉魚,鯽魚可能是投放的鯽魚魚苗。
  • 這麼多人站河裡撈魚,為什麼不一起拉張漁網?這樣不是更省事嗎
    說到撈魚,應該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記得小的時候就經常和玩伴們到河裡撈魚呢,那時候河裡的魚還不少呢,雖然用著簡陋的工具,但是每次都會有不錯的收貨呢。而在一大河裡,大夥都站在河裡,每人人手一個抄網,看到魚從上流流下來了,拿著抄網就撈,如果撈不到,那也沒事,因為河裡的人太多了,下面還有人呢。看到這麼多人,可以說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住了。水很渾濁,但是卻不是很深,只要有魚就會看到。不過畢竟是有點斜坡,而且魚本身是在水裡生活,肯定是比較機靈的了,不容易撈到。
  • 水葫蘆邊拿著抄網就撈魚,羨慕嗎?河裡這幾處的水葫蘆簡單卻有用
    拿著抄網伸到水裡撈起一條條魚來,相信不少的小夥伴童年時期應該經歷過吧?哈哈,小編也是有過那樣美好的童年呢,不過現在想再那樣肆無忌憚的撈魚也是沒有機會呀,為什麼呢?河裡倒是有水,但是魚卻越來越少了,想想也是挺悲哀的!
  • 我家在黃河庫區,撈魚的季節又到了
    撈魚一年一度的撈魚,又開始了。小浪底水庫每年六月下旬開始洩洪,屬於小浪底水庫庫區的垣曲人,就聚集到亳清河入黃河的地方去撈魚,場面壯觀極了。我從來沒有去參加過撈魚,看到那麼多的大魚、小魚,還有魚仔,從泥水裡撈出,生命全部結束,心裡很難過。其實,我不敢去看。
  • 醜惡鯽魚專吃魚卵,堪稱羅非魚剋星
    南方地區的很多水域,都能看到羅非魚的蹤跡,最開始當經濟魚類引進,隨後在我國的很多水域泛濫。在兩廣地區,當地人都是不吃羅非魚,這魚肉質粗糙,而且土腥味很重,當地名副其實的垃圾魚。水質很差的河溝,羅非魚成群出現,到了冬天也能存活。
  • 羅非魚的品種多達100多個,不單是食用魚也可以是觀賞魚
    不過也由此帶出了另外一個話題,非洲慈鯛魚科,這也是觀賞魚裡面一個非常大的家族,並且有一些獨特的亮點。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湖慈鯛,以及更熟悉的羅非魚。 三湖慈鯛和羅非魚的關係 其實,三湖慈鯛和羅非魚都是屬於非洲慈鯛,可以說一脈同源。
  • 廣東省湛江市「豬頭怪魚」原為畸形羅非魚
    可是,你見過頭腦外突,長得像豬頭似的羅非魚嗎?你見過長牙的羅非魚嗎?昨日,一位姓吳的淡水魚收購商向筆者報料:他在湛江市坡頭區獲得了一條這樣的怪魚!這條魚長約30釐米,重約2斤,魚身跟普通羅非魚相似,但長部長得特奇怪:臃腫的頭部高高地凸起,特別像羅漢魚的腦袋;長長的嘴巴往上撓著,正面瞧時還可以看見魚的「下巴」。「如果再長兩隻大耳朵,就像一個大豬頭啦。」「這是羅漢魚還是羅非魚?」現場很多人瞧後都紛紛稱奇,就連養殖場的老闆也表示,他養了這麼多年羅非魚,累計起來都有數百萬尾啦,但從沒見過這樣的怪魚!
  • 贛江大橋爆破場面震撼,樂壞附近居民忙撈魚!
    據最新消息,9月28日江西吉安實施了一場爆破,場面壯觀猶如排山倒海,沸騰之餘又降臨意外驚喜,贛江瞬間被隔成兩半,而後又恢復寧靜,而江河裡的魚則成了居民們最大的饋贈,這是怎麼回事呢?爆破以後,河裡出現了不少被炸暈的魚,附近的市民紛紛趁機乘船撈魚。據前方了解,這次吉安贛江大橋已經經歷了22年的風雨洗刷,為了更快拆卸和保護橋梁的安全,減少環境汙染,於是工程隊採取了爆破方式,整段橋面瞬間如同瓦解的豆腐傾瀉而下,水面激起一陣巨浪,如龍一把寶劍劈向水面,聲勢震撼,聲波讓遠離幾公裡外的居民感到驚心動魄,不由得大聲驚呼起來。
  • 男人夢見撈魚是什麼意思啊
    夢見撈魚則預示著生活無憂無慮,並且最近有財運降臨。女性夢到撈魚,可能會懷孕並生一個男孩。年輕人夢到撈魚,會很快找到意中人。商人夢見撈魚,會很快找到賺錢的新項目。夢見撈魚時半天卻沒釣到,或者是咬了魚餌又跑掉了,不要太在意。夢見抓魚表明近期將會有財運,如果夢見抓魚抓不到,那麼財運有可能擦身而過。
  • 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這兩個臺灣人有關係
    導讀:羅非魚又叫「吳郭魚」,據說,跟著兩個臺灣人有關係羅非魚在20世紀50年代,才從臺灣引入內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養殖。羅非魚原本產於非洲,因其體型特徵與鯽魚相似,又被人們稱為「非洲鯽魚」,該品種魚屬於雜食性魚類,耐低氧,生長速度快,魚肉鮮美,已經成為我國很多地方主要飼養的魚種之一。如今,各個水域都能見到羅非魚的身影,也成為了釣魚愛好者垂釣的目標魚之一。羅非魚喜歡高溫,性情比較溫順,屬於雜食性魚類。
  • 鄉村下雨天徒手撿魚的好去處在這些地方,湧泉冒魚不存在的
    鄉村很多地方只要一下雨就可以拿著桶直接出去撿魚。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因為水太清了魚沒有安全感。下雨後水會變得比較渾濁,也正是魚出來活動的好時機。河北奇聞地下湧泉不斷的冒水同時有魚從底下鑽出來,引來路人上前徒手抓魚,但是有網友回應:這魚並不是從泉眼裡冒出來的,而是從縫隙裡冒出來的,這些魚都是從下流逆流上來的,發現泉眼太淺進不去準備遊回去被人們看到了誤以為是從泉眼冒出來的。
  • "撈魚客":100條放生的魚 能活下來一條就不錯了
    這種不同,體現在「魚放進去了,還能活下來」。  閒時喜歡在蘇州河夢清園轉悠的張志高,以前根本不相信這些放生的「飼料養大的魚」能活下來。為什麼?水臭。但是近幾年來,蘇州河越來越乾淨了,放魚的也多了,很多人驚訝:有時肉眼就能發現螺螄、鯽魚、白水魚等。張志高聽說,早前有環保部門來做了調查,說這條河裡有20多種魚。  水裡有魚,真好!
  • 網傳村民在放生現場抄網撈魚,魚還沒進水裡就被撈走
    11月22日,有網友爆料,浙江寧波一農村內的放生現場,工作人員往河裡撒魚,周圍村民立刻抄網捕撈,現場一邊放生一邊捕撈,魚還沒進水裡就被人撈走。延伸閱讀:疑因放生者怕魚餓著,將大量饅頭等扔入南寧邕江,他人制止還反遭辱罵2020年10月16日據媒體報導,南寧市民發了一段視頻,在青環路邕江邊有人將大量的饅頭和麵包扔入江中,說這是要救助江裡的魚兒,怕它們餓著。有市民覺得,此舉或會汙染環境且浪費糧食,上前制止了反遭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