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記者 張超飛/文 李新華/圖
5月29日,在孟津縣送莊鎮梁凹村慧林源種植
專業合作社的蔬萊大棚裡,
瓜農正在懸空的
西瓜秧上,採摘著一個個成熟的小西瓜,「別看它個頭小,吃起來卻相當甜。」瓜農雷素琴說,因為其個頭小,被稱為「袖珍小西瓜」。當前,正值這種袖珍小西瓜的採摘季,因其小巧玲瓏、皮薄肉厚、口感佳等特點,不僅深受當地客商的喜愛,還遠銷北京、上海等地。
依託地理優勢發展西瓜種植
在南距洛陽市中心市區16公裡、西離孟津縣縣城10公裡,有一個地方叫孟津縣送莊鎮,這裡出產一種袖珍小西瓜,自古就很有名氣,上世紀80年代曾以無籽西瓜甜遍了大半個中國而美譽遠揚。近年來,送莊鎮更是依託地處邙嶺,晝夜溫差大、紅土層厚、透氣性好,灌溉所需的地下水都是深層地下水,最淺處離地面也有180多米,水質好、含礦物質多且無汙染等優勢,進一步做大了西瓜種植。
5月29日,東方今報記者來到了送莊鎮梁凹村。在該村村民雷素琴的瓜棚裡,西瓜已經掛滿了枝頭,長勢喜人。「別看它個頭小,吃著可甜了,這是專門培育的小西瓜品種。」雷素琴說,據她介紹,這些瓜從去年十一月份就開始育苗了,春節前後這段時間栽種,生長期間全部都是按照無公害蔬菜的標準進行護理,授完粉之後大約四十天就可以採摘了。
如今正是袖珍小西瓜的上市時節,每天都吸引大批周邊的客商前來購買,雷素琴說,由於當地土質好、光照足,加之在西瓜生長後期葉面噴灑葡萄糖等生產的西瓜以皮薄、瓤沙 、味甜、口感綿潤而聞名,很受人們青睞。前不久剛出棚的一批小西瓜不長時間就被一搶而光,銷路不是問題。雷素琴在村裡種西瓜已經有三四年了,因種瓜嘗到了甜頭,現在她們姊妹幾個有七個瓜棚,每個棚西瓜年產量可達三千斤左右。
專業合作社為瓜農保駕護航
像雷素琴這樣的瓜農,在梁凹村現在有200多戶,瓜棚已發展到600多個,而這都得益於孟津縣慧林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據慧林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曉偉介紹,合作社成立於2005年9月,以種植反季節設施蔬菜和精品西瓜為主。
「我們合作社給瓜農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西瓜成熟後如果瓜農沒時間自己賣,合作社可以統一收購,不能讓瓜農種出來的瓜賣不出去。」李曉偉說,最初只有十幾戶村民加入,隨著農戶的不斷加入,發展到現在種植規模已達2700畝,日光溫室685座,拱棚200座,年產瓜果蔬菜達到了3100萬斤。隨著發展規模的不斷壯大,合作社還註冊了「慧林源」商標,先後通過了無公害基地、無公害產品認證,2009年4月獲國家工商總局批准,2012年還被命名為省級示範合作社。
其實,慧林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只是送莊鎮特色農業的一個方面。近年來,送莊鎮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農作物,在新、特、奇上做文章。特色袖珍小西瓜種植就是一改傳統平地生長模式,採用無公害生態農業的技術標準進行生產管理,大棚雙膜覆蓋,管道滴灌方式,爪秧架空生長,經有關部門檢驗己達到有機西瓜品質。李曉偉介紹,儘管常規小西瓜當前並不少見,但送莊鎮袖珍小西瓜因其小巧玲瓏、皮薄肉厚、口感佳等特點,深受消費者喜愛,雖然價格高於常規西瓜兩三倍,仍然十分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