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因進口車價位高:銷售渠道壟斷 定價權歸外商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案例:豪車從30萬暴漲至103萬

  昨天,記者登錄雅虎美國網站汽車頻道,查看到5.0L的路虎發現4基本款,廠家指導價是49100美元,實際成交價可以是44681美元。就按照較高的廠家指導價計算,今天的美元比人民幣匯率是「1美元=6.1364人民幣」,這輛車在美國的售價大約在人民幣30萬左右。

  一般而言,根據國內市場供需關係,進口車經銷商每一批引進車輛數量少則二三十輛,多則四五百輛,假設以一個大概的中間數,記者查詢到的這輛路虎發現4,和它的199輛同伴們,一起漂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口岸,它的身價,將面臨什麼樣巨大的改變?

  報關時,這批路虎將繳納的一筆重要費用是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的3C(「中國強制性認證」的英文縮寫)認證費,據了解,申請3C認證的費用主要包括申請費、產品檢測費、工廠審查費、批准與註冊費、監督複查費、年金和認證標誌費,還有碰撞實驗。要從每批進口車輛中抽查3輛車進行檢驗,通過之後車輛才可以在國內上牌行駛,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筆費用大約過百萬。暫且以200輛車在這一環節要花100萬為假設,平均每輛車要增加5000元費用。「還有停靠口岸費,每輛車每天400元,這些都是小錢了,接下來要算的是大頭,稅費。」

  進口汽車稅收體系較複雜,且汽車的排量大小直接與稅率相關,分7檔。稅費分三個內容,首先是25%的關稅,這輛路虎變成約38萬,再是40%的消費稅,變成53.2萬,最後加上17%的增值稅,如今這輛登陸中國的車應該是62.2萬身價。

  接下來看看北京市場上路虎的價格,一輛基本款路虎發現4在北京目前優惠2萬,報價105.8萬,基本103萬才能拿下(不含10%購置稅)。那麼多出來的40萬,浮出水面。國內經銷商一般一輛車會留下20%的毛利,大約20萬,那還有20萬,是否就是傳說中的暴利了?

  為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進口路虎經銷商表示,同款車在國外和國內的配置是大不相同的,國外都是裸車,國內賣車時卻總是皮座椅、氙燈包、金屬漆等等約幾萬的配置都已在車內裝好,所以還得去掉這部分價格,假設再去掉5萬元配置費,除了已留下的20%毛利,也還是多出至少15萬元「暴利」。

  四大因素左右我國進口車高價

  進口車廠商是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壟斷,還需要等待相關部委的權威調查結果。但是,主要是四大因素左右著我國進口車的高價現狀,這卻是事實。資深汽車營銷專家蘇暉告訴記者,高稅費、匯率、市場動態供需情況以及進口車廠家擁有產品絕對定價權,都是造成進口車高價的推手。

  「稅費、匯率和市場供需之外,進口車廠家對於進口品牌擁有絕對定價權,是比較受爭議的,這主要是受益於國內對進口品牌實行的一個總代理商管理模式。2005年,商務部推出了一個《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授予了進口汽車品牌用總代理商制度建立銷售渠道的權利。初衷是擔心代理商不好好進行售後服務,結果拱手把定價權讓給國外廠商,在銷售渠道上形成了一種壟斷。」

  記者了解到,捷豹路虎的案例就比較典型,惠通陸華等四家大型經銷商將捷豹路虎品牌做成國內家喻戶曉的豪華SUV品牌之後,外國公司即開始收權,在中國成立銷售公司,便剝奪惠通陸華等企業的定價權和零部件供應權。可以說,是法規給了進口車經營企業任意支配市場的特權。這樣,美國約售價人民幣35萬元的奧迪SUV,在中國賣133.9萬元;出廠價約人民幣52萬元的奔馳S級,進口車在國內4S店最低賣189萬元……能賺取利潤的企業自然不會把利潤拱手相讓。

  反壟斷研究專家、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士廩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認為:「廠商確實有權設置指導價、建議價,但不能限定、制定轉售價格,也不能因為特許經營違反反壟斷法。特許經營如果不是投資關係,只是相對交易人,如果限制、限定價格,顯然是違法。也就是說,廠方如果規定經銷店最低限價,就是壟斷行為。」而且據了解,部分國外廠商限定國內經銷商售價的行為長期存在。如果經銷商敢賣低價,就會用「扣資源」「商務政策」等多種手段嚴厲懲罰。」

  加價購車被指不理性

  「在國內市場,不光是進口車型,部分合資車型在國內的售價也比國外市場高,一輛近20萬的車在美國比國內便宜5萬。而車的配置、質量卻未必比賣給國外市場的更好。」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關鍵是要儘快修改《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限制進口汽車廠商的絕對定價權,從根本入手解決問題。」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市場供需關係也是左右進口車高價不容忽視的因素,而且帶有強烈的「中國特色」。部分有錢人,長期以來喜歡「開大車」、「開豪車」的觀念從另一個角度縱容了進口廠商的胃口。在中國,前幾年豪車、進口車熱賣時,加價幾萬乃至10萬以上搶購奧迪Q5、Q7的現象屢見不鮮,就算是今年進口車遭遇銷售低谷時,數量少、有個性的路虎也很少優惠,還有部分消費者主動要求加價購買,以目前新上市的新款路虎攬勝為例,武漢一家媒體採訪時發現,雖然這款價格約150萬的車提車至少要等1個月,但居然當地還有人願意加價30萬購買。記者 孟環 安旭紅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周刊:定價權之爭,噹噹們的困惑
    隨著電商市場份額的日漸擴大,巨量採購的優勢突顯,電商的議價能力不斷提高,如今電商衝擊的已不僅僅是傳統銷售渠道,更延伸至與品牌廠商的博弈,其核心在定價權。縮短中間環節、簡化產業鏈是電商最初的變革性意義所在,但傳統銷售渠道為何久攻不破?由此引發的是更根本的思考:隨著電商市場份額的日漸擴大,巨量採購的優勢突顯,電商的議價能力不斷提高,如今電商衝擊的已不僅僅是傳統銷售渠道,更延伸至與品牌廠商的博弈,其核心在定價權。
  • 當平行進口車絕跡,誰將會是最後的「既得利益者」?
    對於很多人來說,平行進口車都是一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行業。有些人認為,購買平行進口車是因為顏色、配置可選方案較多;也有人認為,購買平行進口車只是為了儘快提車;還有人想要購買平行進口車的原因僅僅是平行進口車售價較低。
  • 天津港20款雷克薩斯GX460平行進口車價格
    很多人說進口車暴利,因為4S壟斷了渠道。但平行進口車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局面,消費者可以有更直接的方式接觸到海外進口車,從美規加版到中東版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帶您了解中東版雷克薩斯GX460,看看相對國內4S銷售的中規版,平行進口中東版雷克薩斯GX460的競爭力到底在哪?
  • 鄂爾多斯爭奪煤炭定價權
    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煤炭銷售與運輸業務,都由這兩家公司承擔了。鄂爾多斯此舉意在奪回蒙煤定價權和物流環節外流的稅收。 內蒙古是我國的產煤第一大省區,去年產量達到10億噸,但內蒙古的煤炭定價權並沒有掌握在自己手中,當地煤價由秦皇島港口價減去各種成本之後倒推出來,話語權由其他省份掌握,並且大量物流環節的稅收,因被外地物流企業掌握。
  • 最大危機:四面八方,糧倉少糧,吃靠外商
    奇怪的是,一方面連年豐收,糧倉滿滿,另一方面卻是進口量不斷攀升,屢創新高。2015年全年糧食進口量達到1.2億噸。按照進口糧佔比計算,我國每5斤糧食裡就有1斤來自國外。「外資榨油企業只收購轉基因大豆,不收國產大豆,收購價比較高,逼迫農民只能種轉基因大豆,種子要從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佔據中國市場後,定價權就在他們手中了。」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經濟研究中心陸德介紹,中國的種業、農民、加工企業散、小、差,外資運用產業鏈戰術,打開其中一個環節,整個產業就全被拿下了。
  • 4S店配件進貨渠道遭質疑 價格壟斷何時休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情況在東莞車市確實存在,現在很多汽車配件經營商確實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買到原廠的配件。也許大部分消費者仍更信得過4S店的配件,但一模一樣的配件4S店價格高出幾倍,還是讓不少消費者深表不滿。  「我店銷售的配件都是原廠的,還提供半年質保。不信你可以到4S店進行比較。」
  • 眼鏡商壟斷價格背後隱藏暴力:毛利200%罰款1%
    有的框架鏡片生產企業與經銷商籤訂了含有限定轉售價格條款的《銷售合同》,並要求經銷商嚴格按照其制定的「建議零售價」銷售鏡片,直接維持轉售價格。  國家發改委指出,眼鏡屬於市場調節價商品,經營者依法享有自主定價權,但經營者的價格行為應該嚴格遵守反壟斷法、反價格壟斷規定等法律規章的規定,上遊經營者不得剝奪、幹預下遊經營者的定價自由,排除、限制市場價格競爭,侵害消費者利益。
  • 進口車標價虛高分析/7系海內外配置對比_太平洋汽車網
    ;經銷商則認為:「我們銷售價格是經過廠商審核,具體定價方案我們也作不了主」;發改委對此明確表示:「對於市場上進口車價格虛高的現象我們將全力調查整頓。」既然大家都互推責任,那麼我們作為汽車媒體,也希望能給消費者一個明白。
  • 平行進口車的「末日」來了?「國六」實施後,他們還剩多少時間?
    懂車的人都知道,有一種售賣的車類叫做「平行進口車」,全稱是平行貿易進口車,即平貿車,指的就是沒有經過品牌商授權,貿易商直接從海外市場購買再引入國內市場銷售的汽車,而這樣的渠道和國內授權經銷渠道「平行」。
  • 平行進口車上牌購置稅如何繳納?進口車規格?
    平行進口車上牌購置稅如何繳納?進口車規格?進口車規格?1/ 4平行進口車上牌購置稅如何繳納?進口車規格?[車友頭條-車友號-深圳駿馳國際名車]  隨著中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代步工具也有更多的追求,平行進口車受人們的喜愛,購買平行進口車該如何上牌照?又該如何走流程?什麼是平行進口車?進口車規格?
  • 年底想買便宜的「平行進口車」,朋友都說「水太深」,我該怎麼辦
    #車管所#到年底了,又是買車的旺季,很多朋友會考慮選擇「平行進口車」,因為價格便宜種類還多,不過也有朋友都說,「平行進口車」的水太深了,讓我最好別買,那麼「平行進口車」是什麼?值得購買嗎?其實「平行進口車」的營銷模式和4S店是差不多的,不過很多店裡的顧客都來自於,在4S店留下電話的人,你比如說你去了BBA去看車,留下了信息,這些信息因不知名原因,流傳到賣「平行進口車」的人手裡,會給你們打電話,而且他們的前期手段也是很老套,無非就是打電話先約你看車,然後你到了說車已經賣了,讓你看看其他車,實在想要這個,就說有輛差不多的,但是價格有點貴,一步一步地套路你,感覺就像有固定的劇本一樣。
  • 發改委:浙江鴻昊等17家造紙企業實施價格壟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浙江省物價局對杭州市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17家造紙企業達成並實施捲筒白板紙價格壟斷協議一案作出處理決定,對富陽區造紙協會依法撤銷登記,對17家企業罰款778萬元,嚴肅制止違法漲價,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 高臨獨家對話:中國酵母市場 - 銷售、渠道及出海策略
    7月7日,Third Bridge高臨諮詢旗下Forum邀請到了相關領域專家(欲了解該專家具體信息,請與高臨諮詢聯繫),與高臨就中國酵母市場規模、業務分析、出海業務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話和溝通,並對訪談記錄進行了匯總,完整版訪談記錄共涉及 25 個問題。
  • 平行進口車的貨源從哪兒來?
    上周提到要開始給後臺提出問題的小夥伴解答疑問,今兒是第一篇,關於平行進口車的貨源渠道。提問內容:自己創業做平行進口車,貨源問題要怎麼解決?
  • 商場裡的玉是|「低」價值「高」價位?
    商場裡的和田玉都是「高」價位「低」價值? 其實,並不是說商場就一定無好玉,而是多數情況下大型商場都不會有好品質的和田玉。雖然也能夠出示鑑定證書,但其實際價格都遠低於消費者的購買價格。
  • 中國戶外運動服裝的銷售渠道構成
    戶外運動的服裝,作為運動和休閒之間的或者說之外的分類,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銷售渠道,其經營及營銷方式也在逐步轉變。同運動服裝產品一樣,大中小型零售商場、專賣店、特許經營店、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服裝郵購公司、網上商場都是戶外運動服裝銷售的重要場所。
  • 汽車銷售模式全渠道轉型勢在必行
    上述傳統汽車銷售模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不斷攀升的利潤壓力、購車主力人群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汽車消費者對個性化和無縫購物體驗的追求,都在倒逼車企改變現有的銷售業態,制定全渠道銷售模式,提升銷售效率。在購車過程的各個階段,消費者對數字體驗的期望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車企目前提供的數字服務尚不盡如人意(如圖1所示),在集客和轉化階段存在諸多痛點,致使車企無法挖掘線上營銷和銷售的全部潛力。
  • 海鮮市場被指壟斷購海蝦渠道
    南寧市江南區一家海鮮市場被指壟斷進購海蝦渠道,市場方表示否認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南寧訊 (記者陳維)近日,南寧市江南區百益海鮮市場被部分經營戶投訴涉嫌壟斷,即「要求經營戶只能從市場方渠道進購價格偏貴的海蝦,若私自進貨則不能進市場經營」。
  • 「洗衣液第一股」竟無定價權 藍月亮的70倍估值是餡餅還是陷阱?
    Wind預測,這一趨勢將在2020年迎來拐點,也就是說,藍月亮享受銷售成本端利好的局面即將結束,目前64%的毛利率及12.4%的淨利率或許是公司近年來盈利的峰頂,往後將難以維持,這是否也意味著公司現階段的高盈利水平將難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