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眉山11月30日訊(李新丹 文/圖)凜冽的寒風吹不散眉山外國語學校二十位班主任火熱的心,周二早上九點,眉山外國語學校德育工作研討會如期而至,學校董事長榮躍科先生,督學吳德軍先生,教務處陳主任,德育處楊主任,及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都準時參會,圍坐在案,展開了這一場思想交流的盛宴。
楊主任以眉外畢業學子寫給母校的三封信開場,一瞬間柔軟了在座老師們的心。學生們的感恩之心,茁壯成長,寬人心扉。緊接著由榮董致辭,榮董在肯定學校德育工作改善的同時,發表了關於「人人發展,個個成才之我見」的講話,緊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點提及了德育工作中的「平等、公平、公正」的思想;學校的發展不僅僅是針對學生的發展,更是有關教師的發展。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多耐心,多等待」;榮董也再次強調新時代的素質人才是要求所有學科綜合全面的發展,由「短板理論」拓展到「長板理論」,要求班主任關注「後進生」的健康成長,鼓勵學生興趣特長的培養;最後他以「不向任何困難低頭」的拼搏精神鼓舞在德育工作最前線的每位班主任!
「班主任是這個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正是這個最小的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最不可忽視。」分享研討會的大幕就此展開。本次分享以眉外辦學理念「人人發展,個個成才」及「用心教書,以情育人」為主題。
第一位分享的班主任是初一年級的田孟希老師。她的分享主要圍繞「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注重初一年級學生「二課學習」、「才藝展示」培養,加強「家校溝通」,管理班級「小組輪流執政」特色主題這幾個方面展開,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分享德育工作感想。作為第一位發言老師不免有些小緊張,可是言語間流露出田老師對班上每位學生的關愛。
初二年級的廖靜老師緊跟腳步,分享了「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的一系列感想。廖老師說,陪著初一的孩子們走過一年後,在初二時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成長變化,也深深地體會到面對學生的不良習慣時,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重要性。班主任少用情緒化語言,也是親身踐行德育的細節之處。處理問題學會「大事化小,小題大做」,關注細節,總結「十個學會」,並提出「榜樣力量」的實用性。廖老師的分享讓大家受益匪淺。
作為初中最高年級的汪老師則提出「讓陽光普照到每個角落」,認為學生應該「該學就學,該動就動」,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各項運動,如氣排球。在各類班級、校級活動中凝聚班集體,鍛鍊自身素質。汪老師的分享充滿了活力,即使在學業繁重的初三也不忘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教育,可謂「教者父母心」!
短暫休息後,由高一一班班主任楊豔老師開啟高中年級的熱烈研討。楊老師調侃自己,因為自己班的學生,自己的身體已出現內分泌失調的狀況,但是依舊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楊老師認為,分析造成問題的多方面原因才能更完善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過程的必要性遠遠超過只關注結果的局限性。楊老師也提倡班主任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聯繫學生個體差異去關愛學生,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交流方式的多樣性。
高二二班李新丹老師作為年輕班主任則分享了自己半期以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時三參》,強調及時,控時,適時;參考,參與,參悟。最大限度地利用大班會這個德育陣地,引導學生,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及班風建設。「教者純,學者自取其粹。」
彭乙超老師作為高一年級唯一一名男班主任,理性冷靜地提出了「依法治班」的管理理念,即尊重學生及家長的權利,包括知情權,民主權,話語權,選擇權,隱私權,個人物權。制度由學生制定,班主任對學生評價注意「兩多兩少」,即多鼓勵,多指導,少批評,少幹預。彭老師的條理性得到很多老師的認可,也引發了諸多思考。對於在體制下如何做好體制,我們有了新的理解。
教務處主任同時也是高二一班班主任的陳元剛老師,則為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傳承文化,延續輝煌,站在學校教育領導層角度,提倡「念人之善,揚人之長,幫人之過」,從三個方面探討了教師的角色轉換。首先,落實學校理念,傳承學校文化,培養「眉外人」,班主任的工作就會因為傳承而輕鬆;其次,教育成材的評價標準是「發展」,即用生命影響生命;最後,要讓每個同學有想法,有希望,有事情可做。正如班級的文化八字箴言:正直、正派、責任、優雅,我們正是要培養出這樣的學生。
這是一場思想的激烈交鋒,每位班主任的發言都充滿了智慧,學生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在成長。高一的孫麗娟老師從班級實際出發探討如何關愛學生;高二的陳仕雄老師則以「東西方文化差異」為切入點,分享自己對眉外特色辦學理念的理解。其中不乏高二年級的張強老師、高三年級的陳良波老師直爽地提出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困惑,分享自己的「後媽」心路歷程,班主任們各自鮮明的教學特色在交流中都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周平老師的「樹正氣」,劉進老師的「正確的幸福觀」,雷玲老師的「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都為此次研討會增添了一抹獨特靚麗的色彩。來自高三四班的班主任何勤老師以「眉外究竟培養什麼樣的材?」結束了整場班主任各自分享的環節,大家情緒高漲,意猶未盡。
為期一天的研討會在吳校長「每人一句話」的總結中進入尾聲,吳校再次強調「教師是導演,負責引導學生;學生是演員,是主體」,用心教書,對自己嚴格要求,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年輕就是本錢。更告誡每位班主任明確自身身份,「課堂不講班務事,班會不講課堂事」,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德育第一陣線的功能,真正踏實育好人。
「厲兵秣馬,砥礪前行」,只有做好充分準備,歷盡磨難,克服困難,方能勇往直前!相信眉外人會秉持堅持不懈的傳統精神在德育這方沃土裡播撒更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