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
第29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
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記者在現場探訪各大展館發現
陝西文化元素閃耀現場
吸引了眾多市民群眾品味書香
01
交大西遷故事被書寫
《西遷人》是陝西人民出版社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傳承好西遷精神」的重要指示,專門約請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著名作家冷夢創作的一部精品力作。
全書共分六個篇章。開篇「呼喚:從黃浦江畔到古城西安」,描寫了西遷從決策到最終成功的歷史過程,生動再現了60多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黃浦江畔西遷到古城西安的感人故事。通過對西遷人數十位優秀代表60多年來紮根大西北,在學科建設、學校發展、學術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輝煌成就的敘述,謳歌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作品除了通過西遷人的感人故事,生動形象地展示交大西遷歷史,特別是60多年來,西安交大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做出的貢獻外,還特別提到交大多年來形成的感恩文化和感恩基因、紅色文化和紅色基因對交大西遷成功和後來西安交大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02
《陝西方言集成》亮相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陝西方言集成》昨日亮相書博會現場,受到眾多西安市民的歡迎。該叢書第一次從保存檔案的角度對陝西方言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整理研究,是陝西省檔案局2015年3月啟動的「陝西方言語音建檔」工作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叢書除記錄展示了陝西各縣區方言的聲母、韻母、聲調、連讀變調、單字、規定詞彙、語法例句外,尤其重視對以方言為載體的地方文化的整理,包含了大量的方言自選詞彙以及當地民間歌謠、諺語、故事等。
《陝西方言集成》叢書包含西安卷、鹹陽卷、渭南卷、銅川楊凌韓城卷、延安卷、榆林卷、漢中卷、安康卷、商洛卷。叢書的編寫團隊由權威方言研究專家組織召集,由專業的陝西方言研究者編著,繼承與創新並重,力求學術性、普及性、可讀性兼顧。《陝西方言集成》是有史以來陝西方言語音、詞彙、語法、口頭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全面的調查成果,是檔案部門助力陝西文化建設、打造檔案文化品牌的重要成果。
叢書以二維碼的形式,連結了「陝西方言語音建檔」工作中調查整理的各縣區方言音頻,使讀者在了解陝西方言的同時兼顧視聽,大大增加了文本的豐富性。
除此之外
書博會首日
文學陝軍也展現出非凡實力
書博會時隔多年重回西安,不僅是西安市民的盛事,也是「文學陝軍」的盛事。作為文學大省,同時作為東道主,陝西多位作家都參加了書博會,有人在會上推出全新作品,有人與讀者分享創作體驗,現場熱鬧非凡,吸引了大批書迷。
我省三位作家推新作
△馮積岐
馮積岐、吳克敬、方英文,三位都是著名作家,都曾擔任或正擔任陝西省作協副主席。在本次書博會上,安徽文藝出版社一下推出了他們的新作,分別是《西府關中》《新娘》《偶為霞客》。其中,馮積岐作品《西府關中》是一部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作品以渭河兩岸的歷史文化為背景,描寫了鼓村和鑼村兩個村子的歷史聯繫,展現了西府關中農民細膩的文化心理結構。馮積岐自言此書是寫農民對土地的焦慮和為之奮鬥所付出的代價。
△吳克敬
吳克敬的《新娘》是一部抗日題材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記者「我」在壯麗多姿的中條山中,在浩蕩不息的黃河邊上,在雄奇險峻的虎跳峽旁,尋訪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抗日誌士故事:書中《新娘》《廢戒》《斷臂》,這三個既相互關聯,又可獨立成章的故事均以「新娘」為描寫對象,塑造了以袁心初為代表的三個為家國大業奉獻一生的偉大女性形象,同時圍繞她們,刻畫了渭河平原上令人動容的英雄群像。其中《新娘》一篇榮獲首屆《小說選刊》最受讀者歡迎小說獎。方英文作品《偶為霞客》是一部純粹的遊記,書中收錄遊記近四十篇,記錄了作者三十年來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的所見所聞,內容妙趣橫生、幽默睿智。
△方英文
安徽文藝出版社社長段曉靜表示,「文學陝軍」在中國文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和優秀的陝西作家合作,推出他們的作品,對出版社來說也是一件幸事,特別是本屆書博會又在陝西舉行,能在這裡分享陝西作家的作品,更有意義。
弋舟作品入選「布老虎」叢書
每一位文學愛好者可能都聽過一個名字——「布老虎」,「布老虎」叢書是春風文藝出版社打造的一個全國知名品牌,以推動當代中國原創文學的發展為己任。弋舟的《碎瓷》是春風文藝出版社重建「布老虎」品牌推出的重要作品,書中收錄了弋舟的兩篇中篇小說:《碎瓷》寫湯瑾詩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年輕時的好友仝小乙,此時的仝小乙是一個健康的已婚青年,但是因為二人舊情復燃,仝小乙完全沉溺於湯瑾詩的感情中而無法自拔,而湯瑾詩卻並不愛仝小乙;《李選的踟躕》寫副總李選與總經理之間的糾葛,李選在自己的情人和總經理之間的選擇是艱難的,同時深夜發給李選的神秘簡訊則為作品增添了不可預知的成分。
27日上午,弋舟作品《碎瓷》分享會在書博會現場舉行,知名評論家李國平也參與了此次活動,李國平評價弋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陝西青年作家,他的作品進入了人的心理世界,雖然在寫城市裡人的感情,但從來不把城市標籤化、符號化,探索的是城市的焦慮,是改革開放前夜和改革開放之後人們對生活變遷的感受。弋舟表示,他認為自己書寫的城市,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城市,那是他成長的地方,「社會變遷如此之快,我們一代人經歷了其他國家幾代人的社會生活變化,這是我們集體要面對的事情,我更願意把我小說裡的都市感,換成現代性這個說法。」
高建群為遊牧者書寫簡史
有人說,高建群是中國頗具浪漫主義騎士精神的作家。在本屆書博會上,這位「騎士」推出了他的全新作品——《我的黑走馬——遊牧者簡史》。這是一部講述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漢民族與遊牧文化的諸多少數民族),尤其是古代各遊牧民族的繁衍、興起、壯大、遷徙、衰落,以及各民族、部落之間,在軍事、經濟、文化領域互相往來、交流、徵伐、融合的長篇史詩之作,堪稱一部波瀾壯闊的遊牧民族興衰史,讀之令人酣暢淋漓。
在27日的分享會上,高建群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過程,作為文化大使,他去年參與了「歐亞大穿越,絲路萬裡行」活動,穿越了兩萬兩千公裡,十八個國家,行程整整七十天。這本書雖然創作想法由來已久,但正是這次穿越促使了該書的完成。高建群說:「從東方的長安,到西方的羅馬,中間橫亙著歐亞大草原地帶。而在歷史上,生活在這塊草原上的二百多個古遊牧民族,飄移不定、忽聚忽散地書寫著他們的歷史。這次有幸穿越其間,歐亞大草原帶給我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這本書叫《遊牧者簡史》,而不是叫《遊牧民族簡史》,是因為我覺得自己學識不夠,不敢妄談民族史,於是所談者,只是單個的遊牧者的歷史而已。」
陝籍將軍家鄉分享新作
除了陝西本地作家,此次書博會上,還有不少陝籍作家回到家鄉,分享自己的新作。尹武平將軍就是其中之一,他帶回家鄉的是自己的散文集《歸途拾光》。《歸途拾光》是尹武平繼《人生記憶》散文集出版發行3年後推出的又一力作。該書由著名作家賈平凹題寫書名,著名作家梁曉聲作序,被譽為是「一朵向著太陽綻放的生命之花」。《歸途拾光》中,作者正視曾經走過的艱苦曲折之路,體味往事的酸甜苦辣之味,洞悉人生,讓讀者看到一個老兵的真實生活、真實心境。
濃厚的閱讀氛圍中
一場場文化盛宴不斷奉上
書博會的精彩還在繼續
快來打卡吧
文字: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靜 曾世湘 實習生 袁嘉欣 李煜
圖片: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尚洪濤 翟小雪 ,部分源自網絡
來源:魅西安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