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三門科目結束 「垃圾分類」「直播...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佔比過半

18日,北京中考結束了英語、道德與法治及物理三門科目的考試。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三門科目都注重學科基礎考查。同時,「戰疫」「脫貧攻堅」「直播帶貨」「民法典」「垃圾分類」等社會關注內容分別進入考題。

英語

「戰疫」元素融入試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今年北京中考英語試題注重試卷關鍵節點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通過發帖時間體現)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同時,試題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試題中的配圖也有助於學生利用圖畫這種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此外,試題有意識地保留了一些生詞,考查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的能力。整張試卷還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書面表達」部分,繼續提供兩道題目供選擇。作文①在道歉信的要點設置上,把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作文②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描述在過去的學習中是如何積累知識的,以及這樣做所帶來的收穫。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

道德與法治

「直播帶貨」等熱點入考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凸顯家國情懷。例如第25題第(1)問以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背景,凸顯以人民為中心、「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試題還聚焦學科主幹知識,突出學科綜合性。例如第23題第(3)問通過「關於民法典的對話」,圍繞民法典的編纂、規定、宣傳、落實等,整體考查法律與公民之間的關係。

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在複雜情境下,多角度、多層次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第16題通過兩個不同的「撥打12345熱線」背景材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要積極行使權利。第22題從垃圾是「廢」還是「寶」的設問,引發學生對垃圾處理問題的辯證思考,提升環保意識。

試題還引入具有時代感的素材,例如第15題「直播帶貨」取材於老字號數位化轉型,引導學生了解「直播銷售員」的出現,是社會發展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試題也重視貼近學生實際,體現北京特色,展示北京成就。例如第22題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背景,引導學生理解「垃圾分類是個新時尚」,思考作為北京市民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物理

「北鬥」再次成為考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今年中考物理試題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如第32題閱讀材料以「原子鐘」為背景,通過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展現了我國航天領域的矚目成就,並通過「日晷」有機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這也是繼出現在中考數學、高考語文卷之後,北鬥再入試題。

試卷注重考查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同時側重「從生活走向物理」,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如第3題核桃夾、食品夾等槓桿,第6題載重車、安全錘、盲道、吸管等。此外,第32題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體現題型的創新,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合理遷移的能力。材料以「原子鐘」的原理及其應用為主線,以時間測量「標準」的選擇與應用為暗線,滲透著事物「標準」的選擇、統一和應用。

另外,試題注重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試題中有49分的題目與實驗探究有關(滿分90分),超過整個試題總分的一半。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18日,北京中考結束了英語、道德與法治及物理三門科目的考試。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三門科目都注重學科基礎考查。同時,「戰疫」「脫貧攻堅」「直播帶貨」「民法典」「垃圾分類」等社會關注內容分別進入考題。

英語

「戰疫」元素融入試卷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今年北京中考英語試題注重試卷關鍵節點銜接,使難度梯度更平緩。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20年中考英語試題將「戰疫」元素巧妙融入試卷。例如,「閱讀理解」A篇是青少年在網絡論壇上分享在疫情期間(通過發帖時間體現)盡己所能幫助老人的文本,充分體現了疫情期間中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同時,試題考查更加全面,既直接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也將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考查滲透在試題中。試題中的配圖也有助於學生利用圖畫這種非語言信息理解主題。此外,試題有意識地保留了一些生詞,考查學生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的能力。整張試卷還強調基礎,避免繁、偏、難題,旨在引導教學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書面表達」部分,繼續提供兩道題目供選擇。作文①在道歉信的要點設置上,把解決問題的空間留給了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自由表達。作文②考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經歷,描述在過去的學習中是如何積累知識的,以及這樣做所帶來的收穫。試題通過設置開放的情景,讓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考生充分發揮,多角度思考問題。

道德與法治

「直播帶貨」等熱點入考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凸顯家國情懷。例如第25題第(1)問以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背景,凸顯以人民為中心、「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試題還聚焦學科主幹知識,突出學科綜合性。例如第23題第(3)問通過「關於民法典的對話」,圍繞民法典的編纂、規定、宣傳、落實等,整體考查法律與公民之間的關係。

試題注重考查學生在複雜情境下,多角度、多層次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第16題通過兩個不同的「撥打12345熱線」背景材料,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要積極行使權利。第22題從垃圾是「廢」還是「寶」的設問,引發學生對垃圾處理問題的辯證思考,提升環保意識。

試題還引入具有時代感的素材,例如第15題「直播帶貨」取材於老字號數位化轉型,引導學生了解「直播銷售員」的出現,是社會發展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試題也重視貼近學生實際,體現北京特色,展示北京成就。例如第22題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為背景,引導學生理解「垃圾分類是個新時尚」,思考作為北京市民如何做好垃圾分類。

物理

「北鬥」再次成為考題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今年中考物理試題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考查。如第32題閱讀材料以「原子鐘」為背景,通過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系統,展現了我國航天領域的矚目成就,並通過「日晷」有機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這也是繼出現在中考數學、高考語文卷之後,北鬥再入試題。

試卷注重考查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同時側重「從生活走向物理」,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素材。如第3題核桃夾、食品夾等槓桿,第6題載重車、安全錘、盲道、吸管等。此外,第32題創設開放的問題情境,體現題型的創新,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分析概括、合理遷移的能力。材料以「原子鐘」的原理及其應用為主線,以時間測量「標準」的選擇與應用為暗線,滲透著事物「標準」的選擇、統一和應用。

另外,試題注重對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試題中有49分的題目與實驗探究有關(滿分90分),超過整個試題總分的一半。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相關焦點

  • 北京中考:戰疫、直播帶貨、民法典等進入考題
    北京中考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三門科目考試昨日結束中考物理實驗探究題佔比過半昨天,北京中考結束了英語、道德與法治及物理三門科目的考試。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三門科目都注重學科基礎考查。同時,「戰疫」「脫貧攻堅」「直播帶貨」「民法典」「垃圾分類」等社會關注內容分別進入考題。
  • 北京中考第二天科目解析出爐,疫情成熱門,物理實驗探究分數佔比過半
    今天本市中考進入第二天。上午,英語、道德與法治科目考試結束。兩個科目不約而同聚焦「疫情」相關內容,試題內容均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鄧偉 攝下午,物理科目在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創新的同時,也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和生活中的物理。
  • 2021中考新政策!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廣州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一、新增考核科目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北京新中考政策來了!2021年起中考安排總科目12門
    那麼,關於北京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究竟要考哪些科目?怎麼計分?如何錄取?這些都是中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問題。北京新中考那些事,小助手幫你解答。外省回京考生按年級參加中招錄取相關科目,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生物考試要在八年級參加。往屆生只能參加語文、數學、外語、歷史、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
  • 北京中考2019具體時間科目安排 北京中考各科分值總分
    中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物理、生物(化學)、體育。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和體育為必考科目,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物理、生物(化學)為選考科目,考生須從其中選擇三個科目參加考試(物理、生物、化學須至少選擇一門)。  7月4日12:00,中考成績將公布。
  • 2021北京中考新政策發布,12門科目,教育,學校,選科優化
    我是元帥,今天帶來一篇關於北京中考最新政策的文章。從2021年開始,北京市中考將實行新政策,即全科開考,兩考合一,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據悉,《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所設定的全部科目,均被納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範圍,共計12門科目,包括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
  • 2021北京中考改革與當下中考的區別
    一、改革適應人群  適應人群為2021年及以後中考考生,18年及以後的新初一學生均適用。  二、2018中考改革與2021年中考改革有什麼區別  1、中考總分不一樣  2018年北京中考總分為580分。包含語文100分、數學100分、英語100分,體育40分,其餘選考科目240分。  2021年北京中考總分為660分。
  • 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一、新增考核科目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高考中考、垃圾分類……7月武漢將有這些大事發生
    今年,武漢市學業考試科目分為考試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其中,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考查科目為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與健康。今年,武漢市學業考試科目分為考試科目、考查科目和考核科目。其中,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考查科目為物理、化學、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體育與健康。 其中,語文滿分120分,數學滿分120分,英語滿分120分,物理、化學(合卷)滿分120分,道德與法治滿分4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30分,總分滿分550分。
  • 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中考變成全科都要考?2021中考最新政策
    道德與法治將全閉卷?中考要考所有科目嗎?已經開學半個月了,最近出臺了很多新的中考新政策,努力學習的各位同學也要關注最新的中考資訊呀!今天小星為大家搜集了全國各地的一些中考政策變化,快來看看你的中考有變化嗎?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多地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
    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一、新增考核科目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2.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不過全閉卷並不代表難度會大大增加,畢竟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涉及方面極廣的科目,無論是開卷還是閉卷,都不會考察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結果,對學生而言,需努力克服「開卷就是抄書」「閉卷就是背書」的錯誤認知。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考試實施方案(試行)》正式印發和問答
    ,廣州市教育局正式印發了《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考試實施方案(試行)》。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和歷史4個科目實行閉卷筆試;英語實行閉卷筆試和聽說能力考試;物理和化學2個科目實行閉卷筆試和實驗操作考試,實驗操作考試按《廣州市教育局關於印發<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穗教招考〔2019〕6號)規定執行。2021年至2023年考試安排在每年的6月20日至22日進行。
  • 多地密集發布2021中考新政策!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廣州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 道德與法治將實行全閉卷模式 一、新增考核科目 >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
    》科目同場合卷進行,單獨一個模塊,考試時間合計為100 分鐘,即原《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增加《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考試時間 10 分鐘。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 2021北京初中畢業考和中考兩考合一政策問答
    二、全市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的9門科目考試時長如何設置?  語文150分鐘。數學120分鐘。外語筆試90分鐘,聽力和口語考試30分鐘,總時長120分鐘。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每門科目考試時長70分鐘。  三、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成績如何劃定?
  • 中考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後期怎麼複習?重慶市教科院專家...
    重慶市2020年中考延期一個月,將於7月12日至14日舉行。中考在即,初三學生返校後,如何複習備考?4月18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四名教研員就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歷史學科,提出了後期複習教學指導意見。
  • 中考緊扣科技前沿時事熱點
    昨天,中考第二天,除必考科目英語外,還有道德與法治、物理兩門「選考」科目。無論是必考,還是選考,試題引導考生注重積累,勇於實踐。試題中,既有珠穆朗瑪峰測量、北鬥組網、京張高鐵通車等科技前沿、時事熱點,也有疫情期間家務勞動、園藝、垃圾分類等身邊的學問。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各地公布2021中考新政
    》科目同場合卷進行,單獨一個模塊,考試時間合計為100 分鐘,即原《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增加《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考試時間 10 分鐘。>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 中考體育增加筆試/道德與法治改為閉卷!2021中考新政策
    》科目同場合卷進行,單獨一個模塊,考試時間合計為100 分鐘,即原《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增加《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考試時間 10 分鐘。歷史學科將納入中考計分科目,計分科目從之前的7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物理、化學、體育)變為現在的8科。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
    答: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粵教考〔2017〕15號)關於「除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4門科目外,至少將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和化學4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鼓勵將6門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科目」的要求,按照文理兼顧、負擔適度的原則,我市錄取計分科目採用「4+4」模式,即語文、數學、英語(含英語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