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傑:「臺獨」夢囈阻隔蔡英文轉型之路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中評社9月28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廈門大學兩岸協同創新中心專家倪永傑的署名文章指出,近段時間來,臺灣「獨派」按耐不住「寂寞」,一改此前靜默,集體大動作發難,掀起一波波「臺獨」濁浪,把本已脆弱的兩岸關係推向深度危險邊緣。這些「臺獨」夢囈或將阻隔蔡英文的轉型之路。

  文章摘錄如下:

  臺灣「獨派」先是埋怨蔡英文的人事安排,齊聲要求撤換林全,強烈幹預蔡英文用人。吳澧培首先開炮,認為林全絕對用不得,不然蔡英文沒有明天。他還透露早與服務於蔡當局的「國安會秘書長」、侄子吳釗燮不再往來。「臺灣社」張葉森提高分貝為其幫腔,喊出了綠營心聲。辜寬敏更是怨聲連連,重炮吐槽蔡英文「做四年就好,不要想著下一次選舉」。「臺獨」大佬密集唱衰讓民調陷於死亡交叉的蔡英文如芒刺在背,骨鯁在喉。

  繼而在「入聯」、「制憲」上持續發難。許世楷鼓譟「入聯」,要求臺灣以「新國家」加入。如果蔡當局沒有作為,不惜以廢掉「外交部」、陸委會相威脅,甚至乾脆成立「推動參加聯合國部」。他還大放厥詞,現有「憲法」不改不行,「公民投票」、「正名制憲」都要進行,一樣不能少。蔡明憲搶灘成立「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組團赴美到紐約聯合國廣場活動,與美國親臺議員、智庫會面,為臺灣「入聯」造勢。

  「臺獨」表現不落人後的李登輝繼年初在《餘生》發表「媚日賣臺」言論後,5月初公開要求蔡英文只做「正名、制憲、入聯」,提高「國家認同」即可,不必糾纏「九二共識」。7月與美、日學者、政界人士密集兜售「制憲」論調,9月下旬在募款餐會上大放厥詞,點燃「憲改」戰火:妄言「臺灣不屬於中國、處於獨立的狀態,臺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個別的存在。」李主張即刻啟動「憲改」工程,終結「一個中國」、「中國法統」的寄生與約束,防止中國大陸「改變臺灣現狀」。李登輝重弱「強化臺灣主體性」,「邁向正常國家」的老調,「以臺灣之名存在是唯一重點。」李登輝預知餘生恐怕只剩5年,但他決不會就此罷手,還將惡整臺灣,牽拖蔡英文與民進黨。

  早已在臺灣政治市場邊緣化的臺聯黨近日針對「入聯」受挫,提議蔡當局反制,邀請「藏獨」、「疆獨」、「港獨」、「法輪功」、「民運分子」入臺,把臺灣建造成反華基地,沆瀣一氣。同時禁止大陸涉臺官員、智庫人士入臺「統戰」,全速推動「正名制憲」運動。

  在「獨派大佬」的激賞下,時代力量黨成為「臺獨」急先鋒。先後拋出「兩國論」版本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提案修改「公投法」,降低「門坎」、把兩岸議題納入「公投」範圍。派人赴達蘭薩拉邀請達賴訪臺,遭到後者打臉,自討沒趣。

  在「臺獨」分子不可一世的鼓譟下,臺灣島內一時間沉渣泛起,「獨」浪滔天。「獨派」的政治算計在於借「臺獨」議題向陷於民調死穴的蔡當局發難,給她「穿小鞋」,不但可以刷刷存在感,更可主導議題、撈取豐厚的政治資源供其揮霍。

  「獨派」如此囂張有四項目的。

  一是製造事端,挑戰大陸。民進黨執政為「臺獨」創造不可錯失的機遇,島內外「臺獨」勢力決必持續製造事端,挑戰大陸底線,製造形形式式、聳人聽聞的「臺獨」分裂活動,重玩「公投入聯」、「正名制憲」、「正常國家」等老把戲,操縱各種反華勢力的爛招數,讓人一眼看穿倒胃口。

  二是主導議題,阻擋轉型。「臺獨」是深綠的政治生命線,一旦失去「臺獨」市場,將面臨淘汰出局的風險。在蔡英文兩岸路線左右搖擺、窒礙難行之際,「獨派」強烈發聲,旨在搶奪島內兩岸議題主導權,阻隔蔡英文兩岸路線向中間轉型空間。

  三是擴充版圖、培植骨幹。設計議題,玩出花招,喊破嗓子,提高聲勢,開闢「臺獨」空間,培養「臺獨」骨幹,擴大「臺獨」支持者,壯大「臺獨」陣營,擴大深綠政治板圖,以便「獨派」後繼有人,長盛不衰。

  四是聚攏資源,爭奪權力。經過多年在野,「獨派」不斷凋零,資源萎縮,急需補充銀彈遮糧草。但蔡當局人事安排、資源分配並未獨厚「獨派」,「打江山卻未坐江山」引起深綠嚴重不滿。製造「臺獨」議題,就是要挾蔡英文讓步,搶攻深綠選票,搶資源、撈位置,在選舉中只要衝過3.5%甚至5%的得票率門坎,便可獲取政黨補助金,成立「黨團」,謀求更大政治空間。「獨派」早已瞄準了2018、2020年選舉,準備大幹一場。

  面對「獨派」叫囂勒索,蔡英文被迫在人事上低頭妥協,調整司法部門提名,海基會交給「獨派」信任者掌管,撤換發言人,更多的「公營」、金控位置留給「獨派」。未來蔡英文撤換改組林全「內閣」,向其釋放更多的資源已無懸念,只是時間點選擇而已。

  蔡英文宣稱「不挑釁、沒有意外」,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且可持續」的兩岸關係,「520」講話承諾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早已引起「獨派」不爽,未來蔡英文能否頂住壓力,兌現承諾,續寫「未完成的答卷」,主導權已不在蔡手中,蔡英文轉型之路充滿懸念。

  「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不要說如今兩岸實力懸殊,就是當年「臺獨」最猖獗之時,陳水扁玩遍各式「臺獨」花招後只能承認「臺獨」搞不成就是搞不成。

  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嚴正警告「臺獨」勢力:「對任何人、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進行的分裂國家活動,13億多中國人民、整個中華民族都決不會答應!」

  「臺獨」終成萬劫不復、痴人說夢的謊言而已。

相關焦點

  • 大陸學者諷「臺獨」: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阻隔蔡英文轉型之路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來,臺灣「獨派」按耐不住寂寞,一改此前靜默狀態,集體大動作發難,掀起一波波「臺獨」濁浪,把本已脆弱的兩岸關係再度推向深度危險的邊緣。據香港中評社9月28日報導,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日前刊文指出,臺灣「獨派」連日來先是埋怨蔡英文的人事安排,齊聲要求撤換林全,強烈幹預蔡英文用人。「臺獨」大佬更是密集唱衰讓民調陷於死亡交叉的蔡英文如芒刺在背,骨鯁在喉。再是在「入聯」、「制憲」上持續發難。鼓譟臺灣以「新國家」加入聯合國。
  • 倪永傑:「臺獨」汙水升騰 蔡英文遭綁架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的署名文章指出,日前年邁的李登輝還在進行年度募款大會,鼓吹「臺獨」,向蔡英文下達「憲改」的總動員令。臺灣正升騰起「臺獨」汙泥濁水,拍打著脆弱的兩岸關係懸崖。
  • 倪永傑:蔡英文從「空心菜」到「黴乾菜」
    5月29日至6月9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對美國進行了為期12天的訪問。蔡英文對外謙稱順利,民進黨上下更是雀躍鼓舞。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倪永傑14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從現有公開透露的種種信息來看,蔡英文依然是一碟「空心菜」、「模糊菜」及有毒的「黴乾菜」。  全文摘編如下:  兩岸與國際局勢大變,讓蔡英文聲勢翻轉。
  • 倪永傑:假善意掩蓋不了真對抗 「九二共識」是蔡英文繞不過去的坎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剛剛過去的「雙十演講」中再次揚言「不屈服於大陸壓力」,同時卻又聲稱「不想對抗」、「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對於這樣充滿自相矛盾的語言,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12日在臺灣「中時電子報」撰寫題為《假善意掩蓋不了真對抗》的文章,戳穿了蔡英文借釋放「釋放善意」為名,實則大搞兩岸對抗的意圖。
  • 學者預判:民進黨新潮流將架空蔡英文
    實際上蔡英文把決策權讓給傳統民進黨勢力,決策上可能會犯樸槿惠的錯誤,「國安會」的功能被削弱,倪永傑認為,綠營內部鬥爭比較激烈,蔡英文受到民進黨派系、地方縣市長和深綠「臺獨」大佬制約,李登輝頻繁下指導棋,這些都打亂了蔡英文的政經部署。
  • 臺學者:「臺獨」只有一種根本不需要加形容詞
    環球網12月5日消息,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5日在臺灣《旺報》撰文,文中認為,現在的蔡英文,大家熟知的是她那兩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這兩句話中,最重要的是「和而不同」,亦即兩岸本來在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上就是不同,要求「同」,除非大陸或臺灣改變制度,否則只是沒有意義的話,因為蔡英文所意指的「和而不同」本質就是「臺獨」。
  • 國民黨議員:蔡英文推「法理臺獨」把臺灣推向死亡之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至少5位「獨派」色彩濃厚,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新認為,蔡英文提名「臺獨基本教義派」「大法官」,企圖通過「釋憲」完成「法理臺獨」,證實蔡英文是「雙面人、黑白郎君」正把臺灣推向死亡之路。他表示,這將導致大陸武統時間表出現急迫感,最後逼著臺灣被急統掉。­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李新。
  • 蔡英文首次雙十談話 輕兩岸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指出,蔡英文會維持一貫風格,冷靜理性闡述臺灣治理方向,內容分三部分,一談施政主軸與藍圖;二談臺灣地區國際參與的努力與成果;三重申兩岸關係立場與善意。    施政主軸方面,蔡英文強調,要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未來,「改變年輕人處境,就是改變臺灣處境。」
  • 蔡英文當局搞假善意與真對抗 是否說明兩岸和平發展的一切機會都沒了
    如何看待蔡英文當局這一年的兩岸政策,大陸方面又是如何沉著應對的,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專訪了上海市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廈門大學兩岸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專家倪永傑。  最後,蔡英文利用重要場合以及國際媒體,多次提出「不挑釁」、不會有意外,保持冷靜克制,不採取陳水扁的「激進臺獨」「法理臺獨」策略。她對民進黨籍民意代表在立法機構推動的修改《公投法》有所約束,不能把兩岸議題納入公投內容。  上觀新聞:但蔡英文當局釋放的「善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倪永傑:是的。這些「善意」是為了應對大陸的壓力、島內民意的顧慮,是虛偽的。
  • 蔡正元:蔡英文"臺獨"之路像過山車 全民要綁好安全帶
    原標題:蔡正元:蔡英文"臺獨"之路像過山車 全民要綁好安全帶中國臺灣網10月21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立法院」已對6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完成資格審查,僅張瓊文對廢死持保留態度。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21日指出,蔡英文的「臺獨」策略改弦易轍,直接任命「臺獨」兼廢死的「大法官」,也不必「修憲」,未來直接用「大法官釋憲」,達成廢除死刑及「臺獨制憲」的目標,「這將是一部雲霄飛車(過山車),全民要綁好安全帶」。
  • 蔡英文演講拋「新四不」 學者逐一抨擊:那是笑話!
    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認為,蔡在遵守「憲法」及捍衛「主權」上並未遵守承諾;雄三飛彈誤射和陸客火燒車處理的態度毫無善意;說不挑釁卻又說要「力抗中國」;不走對抗老路但已經啟動對抗,近日來的種種說詞都是言不由衷。倪永傑9日指出,蔡英文的說法毫無新意,仍是用談判思維在跟大陸討價還價,身為一個領導人,有失格局。
  • 全國臺研會召開年會 研討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
    本次年會以「轉型中的臺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為主題,50餘位大陸相關專家學者和全國臺研會部分理事與團體會員代表應邀參加了會議。  全國臺研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主持了此次年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李亞飛出席了開幕式。
  • 臺媒揭「臺獨」勢力門派 學者:狗吠火車
    今年臺灣「大選」結束後,島內就有輿論憂心「臺獨春天今又來」,如今這個擔憂正在成為現實。儘管蔡英文還在堅持模糊的「維持現狀」,但「臺獨」勢力的猖獗卻已盡顯,不僅到處叫賣各種「臺獨」主張,更不時對蔡英文「下指導棋」。臺灣《中國時報》評論稱,蔡英文已遭綁架,臺灣正升騰起「臺獨」汙泥濁水,拍打著脆弱的兩岸關係懸崖。
  • 臺南市長賴清德破冰「登陸」 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背書
    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5日說,盼賴清德放下「臺獨」意識,理性面對兩岸交流互動。民進黨的很多高層人物,常以「中國」稱呼大陸,與「臺灣」區隔,以示其「臺獨」立場。而認同「 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人士在提到大陸時,多以「中國大陸」稱呼。形勢比人強,兩岸交流無法阻擋,民進黨很多高層人士陸續加入到兩岸交流中來,並努力協助打開民、共交流的大門。然而,這其間態度很重要。
  • 蔡英文暴露頑固「臺獨」立場
    蔡英文近日公開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其中有一半的內容都在質疑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公開信的內容將蔡英文「臺獨」的立場顯露無疑,看來,她的「臺獨」立場相當頑固,這樣並不利於綠營兩岸路線的調整。
  • 新黨揭露蔡英文「臺獨時間表」
    至於臺監察機構,民進黨則企圖用陳師孟這種「死豬型」「監委」清除政治異己,讓臺監察機構強迫轉型。由於「修憲」難度過高,蔡當局「十分聰明」地緊抓「人」和「錢」,砍人砍預算,讓一個機構名存實亡;一時半刻滅不了的,就把自己的人塞進去,讓機構的性質與功能產生質變。
  • 李克強對「臺獨」用了這個詞,蔡英文要注意聽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相繼發表涉臺講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也表示,「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2017年兩岸局勢將會如何發展,面臨著哪些變與不變,海外網(m.haiwainet.cn)特邀兩岸問題學者鍾厚濤撰文解讀兩會期間領導人涉臺講話所釋放的信號。
  • 臺報:「臺獨世代交替」或逼蔡英文走回頭路
    2008年,面對ECFA,蔡英文祭起「傾中賣臺、喪權辱國」的大旗;今天,蔡英文又面對兩岸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2008年,蔡英文以群眾包圍酒店及在街頭丟汽油彈來接待首位訪臺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今天,蔡英文又將如何迎接首位訪臺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這是蔡英文的最後一哩?或回頭路?6年前後的兩個場景,看似一模一樣,卻也有根本的不同。
  • 倪永傑:力抗鑠金 連戰赴陸體現歷史責任感
    (記者 張爽)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臺海研究》主編倪永傑24日在出席澳門會議時指出,爭論國共在抗戰中的貢獻大小只是低層次、技術性、枝節性的偽命題,兩岸之間最重大的命題應該是共同紀念抗戰,共同建立正確的抗戰史觀,而非爭論誰領導、誰主導,以及貢獻大小、戰略對錯。
  • 綠化「文化總會」 蔡英文露出「文化臺獨」真面目
    蔡英文心中只有「臺獨」,臺灣經濟危機,兩岸關係惡化,人民深受其害,她都不會在乎 蔡英文任後,臺灣不論於內於外都明顯且快速的向下沉淪,關鍵原因,是因為蔡英文競逐政權的唯一目的─「推動臺獨」。    她多次口稱「轉型正義」,且強調落實這個理想「只有一次機會」。她心中的「正義」,就是「臺獨」;「機會」就是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