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琳琳
編輯 | 鍾十五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三位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的消息引發熱議。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在2019年6月提出的一項精英人才儲備計劃。截至目前,該校共有4名畢業生入選該項目。其中,有三名畢業生拿到該項目的最高一檔201萬的年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這三名天才少年均出自依託該校設立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它有什麼來頭?而華為為何如此青睞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在華科之外,近年來被華為錄取最多畢業生又是哪一所?
「天才少年」背後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資料顯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三位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分別是,左鵬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14級直博研究生);姚婷,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直博五年級;張霽,16級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博士研究生。
他們三人的專業均是華中科技大學的省重點或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湖北省重點學科,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安全四個二級學科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而計算機系統結構更是二級學科裡的國家重點學科。
除此,他們三人均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學習過。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前身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為科技部2003年批准籌建的首批五個國家實驗室之一,2017年獲批組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現任該中心主任駱清銘,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圖源網絡
據官網顯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與華中科技大學相關院系共建「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在2017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由中心支撐建設的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2個學科進入A+,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進入A類。
華中科技大學官方信息顯示,張霽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智能系統優化技術研究。左鵬飛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內存系統和架構、存儲系統和系統安全。姚婷的研究方向為新型存儲介質(NVM,SMR),資料庫和鍵值存儲系統。
而他們三人的專業研究方向,與主營信息通信的華為近年來在數據存儲上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據了解,華為在數據存儲領域的業務增速位列全球第一。張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華為主要看應聘者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而前者更為看重。由此來看,他們三人的入選,並不覺得意外。
除此,校企雙方的合作勢頭在加強。2019年5月6日,華科與華為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深化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僅這一年,雙方先後成立三個聯合實驗室:華中大—華為企業智能創新實驗室、先進光技術聯合實驗室、下一代存儲器件應用技術聯合實驗室。它們都是華為公司集團層面戰略級外部合作實驗室。
華為華科籤訂戰略協議。/圖源華中科技大學官網
超萬名華科畢業生曾就職華為
據騰訊科技8月5日報導,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夏松透露,近年來華為在華科聘用的畢業生數量保持在每年300人左右。有超過10000名華科畢業生曾就職於華為公司,目前在職5700人左右。畢業生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技術等專業為主。
難怪華為手機曾在2015年發微博稱:「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華為如何看好華中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或與華科紮實創新的學風、深度對接企業需求的育人體系也有很大關係。
此外,華科具有濃鬱的創新氛圍和務實的實踐精神,也與華為秉承的創新務實、艱苦奮鬥、頑強堅定的「狼性文化」、「床墊文化」、「螺絲釘文化」十分相似。
據華科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顯示,近五年進入華為的本科畢業生人數超過320人。其中,2019年83人,2018年53人,2017年70人,2016年37人,2015年77人。
不過相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來說,這幾所學生2019年給華為輸送的畢業生更多。
每日人物查閱各高校2019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統計,2019年華為錄取人數最多的學校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其中本科畢業生133人,研究生515人。2018年共467人,2017年共556人。
其次分別是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東南大學,進入華為畢業生人數分別是550人、472人、413人。
華為眾多高管出自華科,其中包括孟晚舟
除了每年大量畢業生入職華為,還有不少華為高管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這其中包括工號為0002的華為創業元老鄭寶用,他1987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並獲碩士學位。華為第一工程師,以及第一任華為中央研究院總裁,他帶領華為開發出了第一款模擬交換機。
還有一位被外界稱為「華為太子」、「任正非接班人」的傳奇人物李一男,他15歲考入華科第一屆少年班,27歲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後在2015年6月因涉嫌內幕交易罪入獄獲刑兩年六個月。
據2018年3月華為內部發文公布的新一屆董事會選舉結果顯示,17名董事中,其中4位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分別是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副董事長、輪值CEO胡厚崑、孟晚舟任CFO管財務以及董事彭中陽任中國地區部總裁。據騰訊科技消息,華中科技大學一共為華為培養了7位副總裁。
華為多位高管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此外,出自華中科技大學的華為高管還包括原華為公司黨委書記、人力資源副總裁陳珠芳、原華為常務副總裁洪天峰、原華為高級副總裁李曉濤、前華為高級副總裁孫業林等。
另華中科技大學還給其他公司輸送過人才。如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就出身於華科電信系。海康威視創始「三劍客」龔虹嘉,陳宗年,胡楊忠三人均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淘米網CEO,推出過「賽爾號」、「摩爾莊園」等兒童遊戲的汪海兵也畢業於華科電信系。創立PPTV聚力的姚欣,就讀於華科計算機系。Faceu激萌創始人郭列,是華科機械學院07級的校友。
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人才競爭激烈,不少大企業都設立一些人才儲備、培養計劃。
阿里巴巴2017年出資1000億成立的「達摩院」,招募培養頂級科技人才;以及騰訊最近推出「優才計劃」旨在培養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數位化人才。
近日,百度也再推出旨在5年培養500萬AI人才的「500萬」計劃,加碼雲服務和AI人才培養。但早在2014年設立的30歲以下的「少帥計劃」如今接近流產,已有多名科學家離職,僅剩李彥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