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寶寶到底應該在哪裡睡覺?
自己一個房間?
自己睡小床?
和爸爸媽媽中的一個一起睡?
睡在爸爸媽媽中間?
上述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媽媽們,不知該如何選擇。看到一個媽媽的提問:可以讓寶寶睡在兩個大人中間嗎,原因是什麼?忍不住談一談這個話題。
大寶出生以後,擔心爸爸會壓到孩子,讓大寶在床的一邊睡或者睡小床。後來爸爸嫌棄大寶晚上總是哭鬧,影響自己休息,就跑到沙發上去睡了。大約3個月左右,大寶哭鬧的情況減少,而且喜歡滿床跑,為了防止大寶墜下床,又讓大寶睡在了爸爸媽媽中間。
二寶出生以後,因為空間限制,讓二寶和媽媽睡在一張床上,爸爸在隔壁房間睡覺。二寶滿床轉的時候,用上了床圍欄這個神器,就是沒有爸爸保護他,他也不會從床上掉下去。
對於孩子在哪裡睡,凝媽以前並沒有看過什麼權威理論,只是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採用了讓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睡的做法。
這一做法和美國醫學博士西爾斯的觀點不謀而合,《西爾斯健康育兒百科》中提到:
家裡其他人在哪睡得安穩,寶寶就應該在哪兒睡覺。寶寶所處的發育階段不同,合適的睡眠地點也許會變化。至少在第一年裡,嬰兒應該和父母睡在一個房間裡。
個人的經驗畢竟是有限的,大家更喜歡聽從權威機構的建議,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解釋這個問題的。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能讓嬰兒睡在你的身邊,讓他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
學會中針對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研究人員Dr.Lori Feldman-Winter說過,之所以堅持這個不能同床睡的準則,是因為根據調查和研究返回的數據和結果,不能概括性地說安全的同床睡眠是可行的。也討論過安全同床睡的準則,或許未來有可能會執行。
防嬰兒猝死研究基金會(FSID)研究表示:在寶寶出生後的頭6個月裡應該睡在你的近旁,而不是和你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
然而,在美國本土,有42%的父母和孩子同床睡。我國0-5歲的母嬰同床率高達58%-70%,在英國有50%。英國研究數據顯示,死於猝死症候群的孩子中,母嬰同床睡和不同床的不分伯仲。
世界一流睡眠研究者人類學教授詹姆斯麥肯納博士研究認為,寶寶和父母同睡最安全,實際上,和父母同睡的寶寶出現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概率更低。
英國公共衛生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英國和Baby sleep into source則在2019年3月11號發布了母嬰共同睡眠指南。這一指南釋放了一個信號:母嬰同床睡變得不再是洪水猛獸。
Dr. James J. McKenna 是美國諾特丹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指出:在沒辦法了解母嬰,家庭關係,環境等情況下,他不會對某個家庭做出是否適合同床睡眠的建議。
從不同機構的建議來看,關於母嬰同床還是分床,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是不再強烈建議分床睡。各個家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必拘泥某個標準,但前提是自己和孩子都舒服,孩子要安全。
讓孩子睡在父母中間並非是新鮮事,也並非是堅決不可行的事情。有很多家庭受條件限制,做不到讓孩子自己睡嬰兒床,就採用了和孩子同床睡的方式,還可能把孩子放父母中間。這對於父母來說並不是難以忍受的事情,相反,他們有自己的考慮。
1、增進親子感情
父母白天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又想增進親子感情,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和孩子親密共處,一起睡覺就是最自然、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有些家庭可能是媽媽照顧孩子,但是一個親子關係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也要參與其中。
2、方便照顧
小寶寶晚上起夜頻繁,需要餵奶、需要換尿布、需要及時安撫。如果睡在父母中間,父母都有機會先發現,誰先發現誰照顧,或者能夠叫醒另一方起床照顧,不至於冷落了孩子。雖然一般第一個因為寶寶醒來的人往往是媽媽,但是有時也會有例外。
3、物理安全考慮
有很多家庭不喜歡安全圍欄的設計,會把人當作孩子的安全圍欄,爸爸媽媽各守一邊,孩子不容易掉下床。孩子睡覺各種翻身、打轉,不做好防護,掉下床的機率還是很高的,危險係數也非常大。
4、心理安全感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在3歲前一定要和父母一起睡。
因為孩子依然保持著最原始的嗅覺敏感,他會靠氣味識別父母。晚上睡覺時人體會排出氣味,跟孩子一起睡,孩子熟悉了這個氣味,會建立起心理安全感。當孩子遇到挫折、生病的時候,聞到帶有父母氣味的東西,喚起童年心理上的鬆弛,感到放鬆。
當然,也有很多家庭不喜歡讓孩子睡父母中間,主要是考慮到一些讓孩子不安全、不舒服的因素,擔心影響孩子睡眠,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總結了4個安全因素,家長有必要了解。
1、大人打呼嚕影響寶寶睡眠
很多爸爸會在晚上打呼嚕,震天響的聲音會把孩子吵醒。我家爸爸也會打呼嚕,他往往比孩子睡著得還早,孩子迷迷糊糊地常常因此睡不著。凝媽還要推一把爸爸,讓他先別打呼嚕,等孩子睡著再說。
2、大人翻身容易壓到寶寶
不光孩子睡覺不老實,有些大人睡覺也不老實。大人睡得太沉,翻身自己也不知道,萬一壓到寶寶,很容易造成意外危險。我家爸爸也壓到過寶寶的腿,這一晚上的還要給他抬腿。知乎上有個網友說,看到一個孩子才3個月,就是大人睡太沉把孩子悶窒息了。
3、大人呼吸影響寶寶周圍的空氣新鮮度
我們都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兩個人勢必呼出更多二氧化碳,會導致寶寶周圍空氣中的氧氣濃度下降,寶寶容易因為氧氣不足而大腦輕度缺氧,會導致睡眠不安穩,從而影響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如果父母一方還喜歡抽菸喝酒,寶寶周圍的空氣更是汙濁不堪。
4、寶寶容易感到熱
兩個人熱量也會同時傳遞給寶寶,如果因為擔心冷,給寶寶蓋得多、穿得多,寶寶會感到悶熱,影響睡眠,甚至導致窒息。2018年杭州一個40天的孩子,和父母同床睡,被子蓋太多、衣服穿太緊,結果引起了窒息症狀。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讓孩子睡眠父母中間有好處也有壞處,如果因為條件限制,必須採用這種方式,一定注意這些問題。
1、床的空間足夠大
選一張足夠大的床,一般寬度為1.8米,空間比較寬鬆。這樣寶寶可以較自由的翻身,不會感到太擠。空氣經過空間稀釋,也能保持適當的新鮮度,讓寶寶有良好的呼吸。大人翻身的時候也不容易壓到寶寶,大人的被子也不至於總是侵犯寶寶的地盤。
2、讓寶寶獨自蓋一床被子
寶寶的體重比較小,承受重力的能力也比較差,給寶寶單獨蓋一床輕薄的被子,讓寶寶身體更輕鬆、更舒適的睡眠。
3、根據實際情況增減衣物
寶寶睡父母中間會感到熱,所以不要給寶寶穿太厚的衣服。現在一般都有空調、暖氣調節溫度,給寶穿輕薄、寬鬆的睡衣即可。
4、父母改善不良習慣
如果父母有影響寶寶健康的行為習慣,還是不要讓寶寶睡父母中間。比如父母一方喜歡抽菸、喝酒、打呼嚕、口氣重,都會讓寶寶感到不舒服。如果想和寶寶一起睡,就要改善自己的不良習慣。
讓孩子睡在父母中間是可行的,可以增加親子感情、也方便照顧孩子、還能讓孩子獲得心理安全感。但是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想讓孩子睡在父母中間,一定最大程度上排除這些隱患,讓孩子擁有高質量的睡眠。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