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商丘10歲的女孩張易文在未接受義務教育的情況下,憑其在父親開設的私塾裡學到的知識被大學錄取了。此事引發了社會廣泛的關注,一時間眾人紛紛對私塾家庭教育的方式展開了激烈討論。近日,據紅星新聞報導,曾經的話題人物張易文已悄然畢業。而畢業之後的她並未選擇深造,而是留在了父親的私塾裡當助教。
據了解,張易文的父親張民弢以及媽媽都是老師,有較為紮實的教育經驗。女兒出生後到了適學的年齡,張民弢卻覺得沒有一家學校符合他「培養聖賢人格」的教學理念。於是,他索性自己來辦個「學校」。2013年,張民弢拿到了辦學許可,在河南商丘辦了一個私塾,並在此開始了自己的教育實踐——9年學完12年的教學任務。其中,張易文可以說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成果。除了她之外,「階段性成功的案例後很多,但他們最終都沒有堅持到考大學。」張易文從6歲起直到考上大學,就在父親的私塾班學習,從未接受過義務教育。
2016年,9歲的張易文在取得了同等學力證明之後,第一次報名參加了高考。但那次的結果不太如意,張易文只取得了172分,張民弢對此的解釋是,「當時只是粗粗看了高中數學,物理化學幾乎沒有學。」2017年,在高考複讀機構學習了4個月後的張易文再戰高考,以352分的成績被商丘工學院的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錄取,為大學專科三年制。這個學校和專業都是張民弢精心為女兒挑選的,既方便照顧年幼的女兒,又能夠學習到信息技術這一熱門的專業知識。
按照張民弢的規劃,女兒10歲上大學,20歲博士畢業,然後可以搞科研。但張易文在校期間卻對動漫設計產生了興趣,對專業上的學習並不太感冒,成績也處於中等的水平。她在畢業後,也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是選擇留在父親的私塾裡當助教。張民弢表示,讓女兒跟著工作兩年,對社會有個正確的認識後,也會尊重女兒的選擇看是繼續考研究生,還是往動漫方面發展。至於張易文的月薪問題,張民弢表示助教的底薪是2000元的,但女兒有時不按時到校,沒有認真上課或者批改作業,扣除這些費用後每個月能拿到1000元左右。
張民弢這所私塾共有23名學生,這些孩子根據年齡分班,平時就在幾間不足50平米的房間裡,較為擠簇地坐在一起。據了解,張民弢在2013年拿到的辦學許可證早已過期,且從未參加過年檢。對此,張民弢坦言,沒有辦學許可證對自己影響並不大,因為他是「靠辦學理念和人緣招生」。但紅星新聞的最新報導卻稱,張民弢所開辦私塾的辦學許可證已在9月10日被當地教育體育局收走,私塾也被查封。目前,張民弢表示,他準備和合法的民辦學校聯繫尋求合作,需要對班級上的孩子負責。
我們將繼續關注後續報導,敬請關注白鯨民生臺
新聞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