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玉中的一種,屬於硬玉,也是玉文化中的一種代表。抵制特殊、色彩豐富。纖維交織結構至顆粒狀多晶體結構、產量少不可再生的資源,自古以來「綠」是翡翠的代表,「翡翠」是玉中之王。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玉的民族,具有七千年玉文化的歷史,是我們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玉文化、白玉文化和翡翠玉文化。從古玉、白玉,一直到幾百年前的翡翠為世人廣泛認可,翡翠深受大家的喜愛,形成了博大深厚的中國玉文化。
我們祖先認為玉是一種充滿魅力的美石,和大自然、宇宙中有著某種神秘的關係,因美而敬、因愛而懼。當人們把那些色澤晶瑩的美石,經過耐心細緻的打磨,製成帶有一定意味的形狀用於辦公的擺放和服飾的裝飾,說明了人類獨具的想像力和對美的最求,意味著人們思想中的信仰、寄託和審美。玉石具有的美麗和堅硬,大量古代文字記載和一些出土文物,都證明了這樣的一個事實,一件玉器或裝飾物件、表達了最原始的審美意識,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地被賦予新的含意、發生著新的作用。經歷歷史歲月的影響下,逐步形成了我國特有的玉文化。
翡翠是山川大地之精華,玉文化是民族智慧與山川大地精華完美結合的產物。翡翠的文化,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繼承而來,是玉文化最高層次的發展。它集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經濟等等於一身,充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對翡翠這種玉石的不斷認識和發展過程中,翡翠把中國傳統玉文化推向巔峰。
翡翠的綠色最能體現中華民族的個性,那就是和平、奮發、自強不息的精神,翡翠的綠又是大自然的主色調,代表著年輕、旺盛及向上,熱愛生命,很好地凸顯著中華民族的勤勞,勇往直前的精神,翡翠的綠是那樣含蓄端莊,純潔柔和,它代表著一種嚮往,一種自然的力量,一種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和美學。翡翠以綠為主,各色相融,和而不同,代表著我國眾多民族的團結。是華夏之靈魂、中華之珍寶。
翡翠來源於我們鄰國緬甸,由於以前的機械化水平落後,所有的翡翠原石都是靠老一輩玉商們靠馬幫從現在的雲南騰衝第一站拉進來的,從切割到設計雕刻打磨都是靠古老的手法進行加工。以前主打的一般都是手鐲為主,隨著人們的喜愛和廣泛的流傳,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才會有隨之而來的各式各樣作品展現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