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法律服務產品化的分享——在「傳統律師事務所面臨的挑戰、機遇和對策」論壇的分享實錄
2019年1月18日下午,由深圳市律師協會主辦、深圳市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管理與合作促進委員會與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承辦的「傳統律師事務所面臨的挑戰、機遇與對策」論壇在觀瀾湖度假酒店成功舉行。
深圳市司法局巡視員陳鄭興,福田區司法局局長馬曉歌、副局長羅展,龍崗區司法局局長李梓亮、副局長賴詠梅,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林昌熾、監事長魏漢蛟、副會長章成、理事胡寧可、羅振輝及數十名律所主任出席論壇。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梁華律師、朱斌律師受邀出席。
論壇上14位律所主任或合伙人作了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講,從不同維度帶來了觀點的碰撞和激蕩。
1
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治民律師作了《傳統型律師所團隊公司化構建》主題演講;
2
廣東誠公律師事務所主任羅振輝律師作了《淺議傳統律所的傳承》主題演講;
3
北京市中倫(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錢伯明律師作了《如何打造和諧高效的律師工作團隊》主題演講;
4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主任童新律師作了《專業 團隊 律所》主題演講;
5
北京大成(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健律師作了《大成的專業化建設實踐》主題演講;
6
廣東信達律師事務所張炯律師作了《專心、專注、專業》主題演講;
7
北京德恆(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鄭德剛律師作了《德恆的團隊化建設》主題演講;
8
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樹律師作了《把「羅規」引入律所管理》主題演講;
9
國浩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李淳律師作了《律師事務所的戰略管理》主題演講;
10
廣東卓建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任忠孫律師作了《律所一體化運營的卓建實踐》主題演講;
11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肖才元律師作了《淺述律所的創新管理》主題演講;
12
廣東盛唐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尹成剛律師作了《本地所與外地所—律所之大與律所之強》主題演講;
13
廣東寶城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曾常青律師作了《寶城突破傳統尋求新發展》主題演講。
14
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斌律師以一個全新的理念作了《從法律服務產品化看律所發展的趨勢》主題演講。
朱斌律師就律所團隊化、團隊產品化的實踐做了介紹。在新的形勢下,律所團隊從傳統強人驅動型的「車頭」模式正在向多元驅動型的「動車」模式在轉化過程中,而在動車模式的轉化過程中,基於精細化服務、標準化質控的要求,跨越法律服務行業化、專業化的法律服務產品化需求應運而生,如何通過任務分解、模塊建立、工作量化構建產品化服務,產品化也是把律師行業的才華和匠心進行沉澱的有形化最好展示。
以下為演講內容實錄:
P1:各位前輩、師長、領導、同仁下午好,我受張麗傑主任的委派,作為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跟大家匯報一下,我們在法律服務產品化方面的努力和嘗試。
P2:俗話說「火車跑得快、都靠車頭帶」,在車頭的傳統傳動模式下,火車頭帶動第一節車廂,把車頭的動力一節一節的傳動到每一節車廂,讓整列火車跑起來,整列火車的速度就看車頭的動力。
P3:動車組模式下,把傳統火車的火車頭單一動力轉化為動車組模式下的多個車廂多個動力單元,使得更多的車廂承載了動力源頭的作用,在動力同頻的模式下實現了更高速的運行。
P4:同樣在我們律師行業,也正處在一個從車頭模式到動車模式的轉變。在車頭模式下,正如今天與會各位前輩,不僅僅是深圳律師界的明星,更是全國律師界的明星和功臣,在全國範圍內都鼎鼎有名,是當之無愧的律界強人,也都是動力十足的車頭。在動車模式下,律所團隊也正在處於強人模式向團隊模式的轉變,從車頭單一驅動到車廂成員多元驅動的轉變。
P5:在多元驅動下,基於法律服務產品化實現法律服務的精細化和標準化,萬商天勤深圳的62名律師,在2018年年度實現了1.23億的創收,近三年也保持了持續的增長。因此今天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在法律服務產品化的嘗試,也就是我們律所團隊化、團隊產品化的一個嘗試。
P6:在法律產品化的嘗試中,我們通過分解內容、建立模塊、量化工作來實現
P7:分解內容,就是針對一個工作事項,我們儘可能進行最細化的分解,比如一個訴訟項目,項目下由若干的任務組來組成,而任務組由個人任務組成,任務由各類檢查項組成,把一個複雜的工作不斷分解,分解到最小的單元。
P8:通過分解,團隊希望達成的目標是:形成無門檻的任務,能夠以統一的質量標準完成工作,形成真正的團隊服務。
P9:而前述任務分解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建立模塊的過程,一個客戶可能有若干的項目,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模塊,項目下的每個任務組就是一個階段,每個任務組下的每個任務就是一個具體要做的事情,每個任務下的檢查項就是具體做事情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每個任務下的評論就是團隊無形化溝通中的有形化過程,而每個任務下的文檔就是工作的成果留存。而模板也正是知識管理的成果,任務組的形成過程也正是知識流程梳理的過程,任務的具化正是每個律師頭腦中隱形知識顯性化的過程,具體的檢查項正是顯性化的知識應用到每個團隊成員行動過程中腦袋中這一「顯性知識隱性化」的過程。
P10:在這樣的模塊建立中,我們通過自己的摸索以及借鑑律師同仁的成果,形成了約60個項目模板,約600個任務組,約1000個文檔模板,約3000個任務,近萬的檢查項。
P11:在法律服務過程之中,經常有盲人摸象的感覺,無論是律師自己還是外在的客戶都不知道律師工作的價值,大家仿佛都在黑暗之中摸索著。
P12:我們一直在做數據化的嘗試,比如收了10萬的年度顧問服務費,我們到底提供了多少的服務,服務的價值有多高,提供了多少時間的付出。
P13:在這個總工作時間裡,團隊成員付出的工作時間構成情況。
P14:在這個總工作時間裡,為客戶付出主要工作板塊的構成。
P15:我們在通過法律服務報告,嘗試著做無形法律服務有形化的努力,讓更多的法律服務內容以成果性內容沉澱下來。
P16:我們通過服務報告,列明年度的主要工作。
P17:尤其要通過工作時清單列明年度什麼人、什麼時間提供了什麼類型的工作。
P18:把一年中的主要工作成果集中進行歸納。
P19:結合上述案例,我把我們通過分解任務、建立模塊、量化工作所做的努力跟大家做一個匯報。當然,這個過程也是把我們的法律服務內容進行深加工的過程。內容也只有在經過深加工以後,才是產品。而「法律服務產品化」本身也並不複雜和高深,是把我們律師的內容工作成果通過任務的分解、模塊的建立、工作的量化三個維度不斷進行深入的加工,並形成固化知識成果的過程。
P20:在內容完成設計加工以後,繼續結合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應用場景,從而實現團隊內部、律所內部重複複製的可能性。而設計加工、應用場景、重複複製的應用,也是我們通過法律服務過程之中的流程化、清單化,進一步實現精益化、有形化法律化法律服務的努力。
P21:保險訴訟法律服務手冊正是我們法律服務產品化的嘗試,我們把保險訴訟中所需要的所有工作進行最細化的分解,並結合不同類型的保險訴訟、不同階段的保險訴訟建立模塊,基於任務的分解、模塊的建立以及既往的工作沉澱量化相應的工作內容,這正是一個把現有工作不斷深入加工設計後,結合特定的工作應用場景,在團隊內部不斷重複複製應用的過程,也是一個經典的法律服務產品化的嘗試。
P22:所有法律服務產品化的背後基礎都是律師最實在工作內容的輸出,是我們每個律師同仁才華和匠心的沉澱。
朱斌律師
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擁有16年法律從業經驗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學士
武漢大學民商法學碩士
LawSan一體化團隊創始人
金融/股權/保險/爭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