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多字少的好繪本,怎麼讀才有效?
繪本,被稱為兒童「人生中的第一本書」,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繪本如此為大家推崇備至,它對於孩子的成長究竟有何不可替代的意義呢?
有這樣一個非常貼切絕妙的回答:「當我還是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了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人的改變也是如此。」
好的繪本常常只有薄薄幾頁或短短數行文字,如何充分、生動地向孩子傳遞繪本的豐富內涵呢?繪本的有效打開方式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繪本全書上下都是寶。
先放一張我自己手繪的有效閱讀繪本的圖示: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探討繪本閱讀哦
接下來,分享一下閱讀繪本的具體步驟。
一、封面
封面是繪本之眼
(1)識字:因為書名不長不短,所以特別適合引導孩子認字。
(2)猜情節:很多繪本的封面圖都精選自正文裡的關鍵圖畫,被稱為「繪本之眼」,閱讀封面圖,可以引導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閱讀欲望。
二、扉頁
扉頁有懸念
扉頁,即正文之前的一頁,除了書名、作者及出版社等基本信息,扉頁上的圖畫也大有文章,它往往隱藏著正文的懸念,可以讓孩子猜一猜故事情節,等著去正文中印證,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閱讀興趣。
三、正文
正文要精讀
正文必須精讀,怎麼讀?「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曾說:「父母的聲音能讓繪本發揮作用,這些聲音交織出的語言,將孩子引進繪本的世界。這時,幼兒一定能滿心喜悅地步入到繪本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這種感覺就叫幸福。」
閱讀繪本的最好方式就是媽媽們用自己溫柔的聲音、自己的感受將繪本傳遞的美感表達出來,不用說教,也不用提問,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在反覆回味中,把自己的體驗和感受沉澱為知識和智能。
注意:①在給孩子講故事的過程中,最好不要打斷情節,比如讓孩子識字什麼的,這樣容易破壞孩子的閱讀興趣和專注力。②講完正文故事後,如果孩子回味無窮,可以鼓勵孩子複述故事情節,提升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封底
封底和封面相呼應
講完正文,翻到封底,你以為故事就這麼結束了?NO!不少繪本的封底都有畫面,封底畫往往揭示了正文沒有說明的故事結局。很多繪本是開放式的結尾,可以鼓勵孩子猜一猜正文沒有點明的情節,或者和孩子一起探討故事結局。
五、精讀繪本的幾個要點
(1)繪本作品多數具有可預測性,家長在閱讀時遇到故事情節發展的關鍵時期,可以放慢閱讀速度,讓孩子在心裡去想像,並做出預測。
(2)當孩子對繪本的理解和我們有所不同時,不要急於駁斥,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既能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也能找到孩子認知事物的角度。
(3)父母換讀,同樣的故事,爸爸和媽媽的不同解讀,能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情感體驗,能更加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歡迎和 一起討論,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