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在人工合成空間平帶的研究中...

2020-12-15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完成的題為「Isolated Photonic Flatband with the Effective Magnetic Flux in a Synthetic Space Including the Frequency Dimension」 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文報導了一種在人工合成維度空間中實現光場的存儲和傳輸控制的理論方法。

圖一 (a)利用諧振環系統構造含頻率維度的合成空間。(b)用諧振頻率模式構造而成的類Lieb晶格。(c)光電調製器(EOM)產生相位差使光子晶格產生等效磁場。

本文研究了利用諧振環系統產生含頻率維度的合成空間(圖一(a)),設計合適的諧振頻率間隔和光電調製器的調製頻率構造出合成空間中的類Lieb晶格(圖一(b))。利用光電調製器產生的相位差,從而使合成空間中的Lieb晶格受到等效磁流的效應(圖一(c))。Lieb晶格本身的能帶結構中含有平坦能帶,但是Lieb晶體在未受磁流效應時,光場由平帶所導致的局域效應會被外加的幹擾所破壞,這不利於光子的存儲和傳輸。在本文的設計中,利用光電調製器產生等效磁流從而使類Lieb晶格的能帶結構中的平帶和色散能帶分離,從而產生了很好的光場局域效應。論文中模擬了光場的局域效應(見圖二(a)-(c))以及光波的傳播控制(見圖二(d)-(i))。

圖二 (a)-(c)光場局域效應模擬圖。(d)-(i)光場的傳播控制模擬圖

本論文的第一作者為物理與天文學院碩士研究生俞丹英,通訊作者為袁璐琦特別研究員,合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陳險峰教授。此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11974245)、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項目(No. 2018YFA0306301, 2017YFA0303701)、上海自然科學基金(No. 19ZR1475700)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lpor.202000041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及合作者研究單光子量子傳輸...
    近日,ACS Photonics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袁璐琦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完成的題為 「Frequency Manipulations in Single-Photon Quantum Transport under Ultrastrong Driving」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蔡子課題組在驅動-耗散量子多體系統中湧現...
    近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發了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蔡子課題組的題為「Pattern formation and exotic order in driven-dissipative Bose-Hubbard systems」的文章【1】,報導了其在驅動-耗散量子多體系統中湧現的自發對稱破缺和奇異量子態的工作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唐豪課題組實現大規模量子網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金賢敏、唐豪課題組在綜合性學術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以「TensorFlow Solver for Quantum PageRank in Large-Scale Network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團隊基於TensorFlow實現的目前最高效的大規模量子網頁排序及量子隨機行走求解器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沈俊太課題組在模糊暗物質研究領域取得...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沈俊太教授領導的星系動力學團組近期利用銀河系中心分子區的最新觀測數據來限制「模糊暗物質」模型的參數,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天體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論文第一作者為李政道研究所李智博士,沈俊太教授為通訊作者,臺灣大學的薛熙於博士是另一合作者。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秦明普課題組在二維Hubbard模型的超導研究...
    第一個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的發現距今已有30多年,但是理解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的微觀機制仍然是目前凝聚態物理研究中最具挑戰的課題之一。人們普遍認為二維Hubbard模型是描述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的正確模型。二維Hubbard模型能夠正確地描述銅氧化合物高溫超體母體的反鐵磁序,摻雜後反鐵磁長程序的消失,以及條紋相的出現等實驗現象。
  • 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王偉課題組提出研究重味衰變中光子極化的...
    近日,物理與天文學院王偉課題組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以 「Novel Method to Reliably Determine the Photon Helicity in B → K1γ」 為題發表了研究重味B介子衰變中光子極化的新方法。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紀念建院90周年
    10月20日上午,「回歸、凝聚、傳承」物理與天文學院建院90周年紀念大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陳瑞球樓舉行。他帶領大家回顧了上海交大以及物理與天文學院的歷史,高度肯定了交大物理90年來對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重要貢獻,並向物理與天文學院的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和廣大同學表示由衷敬意和衷心祝賀。
  • 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交大葉芳偉課題組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控制波的擴散使其局域在某個有限的空間之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重要科學問題。以光學中光波的局域為例,人們提出了各種各種的局域機制:基於光纖的全反射、基於光子晶體的能帶帶隙、基於隨機系統的安德森局域以及基於非線性光學材料的局域機制。最近,以光波的局域為例,物理與天文學院葉芳偉課題組與陳險峰課題組合作,率先發現並揭示了一種新的波包局域機制:基於莫爾晶格的極平帶結構。
  • 中科大物理學院代表一行到訪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調研交流
    10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代表一行到訪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調研交流。中科大物理學院執行院長陳宇翱,黨委書記陳向軍,副院長韓良、周正威,黨委副書記張永生、凌鋒,天文學系主任趙文,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院長景益鵬,黨委書記梁齊,常務副院長陳列文,副院長賈金鋒、錢冬、錢列加、沈學浩,黨委副書記殷潔、朱敏,天文學系主任楊小虎等參加座談活動。會議由梁齊主持。
  • 物理與天文學院與上海光機所進一步開展黨團結對活動
    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國家發展和科技進步為指導,引導學生黨員特別是研究生黨員愛國情懷和科學奉獻精神的培養,9月20日上午,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聯合室第四黨支部與物理與天文學院光學所第一、第二研究生黨支部、雷射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生黨支部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展黨建、團建結對活動。
  • 上海交大張潔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張潔課題組及其合作者在顆粒體系中發現了剪切局域化(shear localization)和長程關聯的極化應力場之間的關係,研究成果於2020年8月2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Connecting shear localization with the
  • 物理與天文學院師生走訪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6月8日,物理與天文學院近40名研究生在學院就業工作負責人魯佳銘的帶領下,到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參觀交流,受到華為人力資源部和海思半導體代表的熱情接待。海思平臺與關鍵技術開發部上海分部部長林秀紅、封裝設計工程部劉國文、Cot部門主管蔡紅亮等具體介紹了各部門的主要業務板塊、工作內容、工作特點和人才需求等等,幾位主管表示非常歡迎物理學子的加入,共同為海思的發展出力。
  • 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們圍繞科學前沿問題碰撞智慧火花。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理事會理事長林忠欽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建設了物理與天文學等基礎學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成果,實現了學校相關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 院校解析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李政道研究所2020年研究生招生夏令營考核結果公示https://www.physics.sjtu.edu.cn/node/27884. 物理與天文學院和李政道研究所2020年擬錄取推薦免試研究生名單公示https://www.physics.sjtu.edu.cn/node/28265.
  • ...Review Letters》發表了上海交大物理與天文學院陳險峰教授研究...
    2019年10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陳險峰教授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 「Superhigh-Resolution Recognition of Optical Vortex Modes Assisted by a Deep-Learning Method」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上海交大首設「物理與天文系」 將參與SKA項目
    宇宙中那看不見的暗物質究竟是什麼?從現在起,隨著全國首個物理與天文系在上海正式亮相,有志於找出這些答案的學子們將可以在這裡探索宇宙之謎,繪製宇宙地圖。這是新民網記者今日(6月3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的信息。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誠聘英才公告
    物理與天文學院是位於珠海校區的整建制學院,是珠海校區十三五規劃發展人文學科和理科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正在積極建設引力物理、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量子科學與精密測量物理、理論物理五大學科方向。作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新建學院,物理與天文學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上海交大王宇傑課題組揭示顆粒非晶體系塑性的結構及拓撲機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王宇傑課題組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9, 2911 (2018)]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and topological nature of plasticity in sheared granular materials」的論文。
  • 中山大學將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
    9月25日,中山大學黨委組織部正式發布《關於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以及國際商學院正式更名等的通知》。中大將以天文與空間研究院為基礎,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國際商學院更名為國際金融學院等。    9月25日,中山大學黨委組織部正式發布了《關於成立物理與天文學院,以及國際商學院正式更名等的通知》。
  • 物理學院王雷教授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輸運測量...
    物理學院王雷教授在雙層轉角過渡金屬硫化物輸運測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7-10 19: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