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講到校服,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會浮現出黑白相間、黑藍相間、西紅柿炒蛋等顏色的運動服。套用網上的話說就是,時代在變,但是校服好像從來沒變過。
不管是小學的還是初中,高中的校服,幾乎都是運動服。當然,也有少數學校緊跟了時尚步伐,做了一些改革,但是總體上還是以運動服為主。
相比較日本的校服以及歐美國家的校服,少了很多的時尚。我們國家的校服大多是寬寬的上衣,松松的褲子,由於很多校服的材質是化纖,並不是棉麻,也不吸汗,穿著並不舒服。
既然校服穿著並不好看,有時候穿著也並不是那麼舒服,為什麼還強制性的要求穿?
初高中生一般會統一要求穿校服
小學一般都有校服,但是很多地區並沒有強制要求每天穿,至少在考核上沒有初高中那麼嚴格,大多在大型活動或者集體活動的時候才會要求學生穿校服。
但是到了初高中就不一樣,基本上是會強制性的要求每天穿校服,考核也可以說是很嚴格。當然,要求購買的校服數量也很可觀。
關於初高中生穿校服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強制性要求穿校服的原因
在我看來,強制性要求穿校服的原因還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 方便運動,節省時間
我想這是校服設計成運動服最大的原因。上體育課,課間操都不需要換衣服。
校服的設計一般都是寬鬆為主,比較符合學生的年齡。由於初高中正處於青春發育期,寬鬆的校服完美的遮住了身體上的一些變化。
初高中生面臨是升學的壓力,時間對初高中生來說是最寶貴的。統一校服在很大的程度上解決了每天穿什麼的問題。
二 穿校服也象徵著學生的身份
校服是學生身份的象徵,穿上校服就表示自己學生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有個自我約束力,畢竟在外面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學生的形象。
尤其是各個學校的校服不一樣,學生穿著校服走出去,也代表著自己的學校。
這種自我約束力還是很重要的。能讓學生在公共場合更注重自己的行為。
三 教育理念的問題我國的教育理理念和教學方式,決定了初高中學校會強制性的要求穿校服。
我們的教育方式這麼多年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變化,強調的是統一和服從。
一到初中,家長和學生就會發現,學校的規章制度可以用嚴苛來形容,凡事強調的是統一和服從,別說校服統一了,很多學校連髮型都會統一。很難尊重孩子的個性。
在這種教育理念下,統一校服就不顯得那麼奇怪了。
青春期學生的特點,升學的要求,教育理念的影響,這些原因才是統一校服的原因。
穿校服真能防止攀比?
這是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很多人說強制性要求穿校服,是為了防止攀比,這個因素有,但是我並不覺得穿校服就能防攀比。
攀比是種心理,不是說穿校服就能解決的,想要攀比的,哪裡都能比。不比衣服,可以比鞋子,還可以比手機等。
所以穿不穿校服跟防止攀比的關係並不大。
結語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統一要求穿校服的利是大於弊的,我相信很多家長也很支持。
但是學校也要看到很多學生不願意穿校服的原因,時不時尚的上先放一邊,家長和學生真正關心的還是校服的質量問題。既然要求統一穿,質量上還是要過關,至少要達到穿著舒適的要求。
只要校服舒適大方,質量過關,價格合適,一定會受到學生和家長歡迎。
您贊成學校統一穿校服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