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每一年的高考決定了很多考生的命運。尤其是農村山區的,在以前,就是獨木橋,考上了,前途一片光明,還包分配,考不上,回家種地。雖說現在的農村生活好了,大家的選擇多元化了,可是,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面對這麼重要的考試,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可是,高考試卷中如果出現了有待商榷的題怎麼辦呢?怎麼處理的呢?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以前高考時出現的一些有待商榷的題目。
最著名的當然是2003年的江蘇錯題。2003年江蘇高考數學卷第一題第1小題確是一道明顯的錯題,對考生答題和評分有無可置疑的影響。
但是,因為專家意見不統一,最後這道題被拖了很久,誰都不想擔責任不是嗎?最後的結果是:12名院士的姓名籤署在一張薄薄的紙頁上,他們因此發出了同樣一個聲音———江蘇高考數學卷第一題第1小題「確是一道明顯的錯題。」後來,終於,此事暫時畫上了句號。
當時的各大報紙都對這件事情做過報導。
兩年後,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了日本。日本2005年出現了錯題!
官方給出的答案是D,其實A也是正確的。
然後呢,負責出這道題的人出來道歉了。
最近的一次,當然是2017年北京高考卷的一道題目
官方給出的答案是D,有人也算出了C。據說這道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按照參考數據,能夠得到D,但是不用這個參考數據,算出來是C。為此,有人說,應該按照試卷,人家既然給出了參考數據,就不要用其他的數字進行計算了。
可是,這算不算不嚴謹呢?如果不嚴謹,那麼如果在物理試卷中,給出了10牛每千克,就不應該算成9.8牛每千克不是嗎?
各位朋友,你們怎麼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