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車企中只有比亞迪堅持用中文按鈕?聽到真相網友熱淚盈眶
這幾年汽車市場很火,國產也出現了很多不錯的品牌,就比如比亞迪、吉利以及哈弗等等,他們生產的車型得到了大家認可,在中低端市場取得很好的成績,特別是SUV,其中哈佛H6連續好幾年蟬聯銷量冠軍,而比亞迪三電技術更是知名,可以說國產車得到了質的改變。
不過很多人應該發現一個問題,國產車內飾的配備要比合資車更加豐富,即便是價格更低些,但是車內很多按鍵功能都不是中文標註,很多都是英文手寫字母,又或者是全拼,很多功能鍵沒有用中文,不太了解車子的就不知道什麼意思,就比如空調上面的英文標誌,如果不是有箭頭指示,很多人真的不理解什麼意思,但是有一個品牌例外,它就是比亞迪,這個品牌的內飾把英文按鍵改成了中文,畢竟是中國製造的車子。
那麼就有人說了,這種做法也沒什麼值得誇讚的,畢竟全世界都在用英文標註,這是通用語言,不可能車企為了人們的喜好專門改成各個國家的語言,生產車子的時候非常麻煩,還是用國際通用的為好,不過日本很多本土的車子可不是用的英文,既然日本可以,那麼中國品牌同樣可以用漢字,不過真正使用的車企還真不多。
原因很簡單,首先用戶習慣性問題,我國汽車發展時間比較短,很多造車技術以及設計理念都是照搬國外的,所以很多東西都是繼承過來的,並非我們自己設計的,而且很多人都已經認可那種設計,所以沒必要硬改設計,反而讓人們覺得不習慣,而且用中文解釋感覺比較複雜,很多按鍵面積不大,用一個英文首寫字母正好,用中文就不見得能寫下。
車企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只要能夠保障銷量,可能在法律合適範圍內做出各種決策,如果中文標註真的受歡迎,很多車企早就改進了,況且很多合資車企這幾年在國內銷量下滑嚴重,車款在設計上都按照國內消費者喜好來設計,從來沒有人所中文標記更加受歡迎,反而是那些習慣了英文標記更受歡迎,而比亞迪宋MAX之所以能夠賣得好也不是因為用了中文的標註,而是產品力比較好,空間大,價格實惠,和中文標註完全沒有任何關係,或許標註英文還更加受歡迎一些,所以不用糾結這點設計,在小編看來,英文反而更好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