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下降,這些月入過萬的副業該怎麼選?

2020-12-25 騰訊網

圖|源網絡

文|柒小姐

01

最近有個小哥急急忙忙的來問我:姐,有沒什麼可以賺錢的副業。

一問才知道他們單位做出口貿易,最近不太景氣,降薪了30%。

他最近在追一個漂亮MM,你們懂的,搞得手頭比較拮据。

國外疫情還在持續,和進出口相關的行業都受到重創。落到個人頭上,收入自然會受到波及。

種情況的還不少見。打開豆瓣、知乎,都會有類似喪喪的討論,看著讓人揪心。

包括一些拿著「旱澇保收」鐵飯碗的寶寶,也是過的戰戰兢兢。

比如我群裡在電信巨頭之一上班的小哥哥,上個月拿到600的到手工資(你沒看錯,真的是600),很鬱悶但也下不了決心辭職,一是工作不好找,二是他們企業基本福利確實還行。

最近「丁香人才」發布的一則調查報告顯示,近期九成醫護人員的收入也下降了,真的驚掉了我的下巴,估計是因為大家不太敢跑醫院。

醫護人員收入調查表

可見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何保證生活品質、確保衣食住行、教育、房貸等開支不受影響,是大家繞不開的話題。

02

最近有蠻多關於兼職的資訊。

比如紐約的工程師,轉型送外賣。還有四川通州一位中學老師,也利用節假日期間送外賣,老師說自己也沒有很缺錢,一是想增加收入減輕負擔,二是自己身體不太好,可以順便鍛鍊下降血糖。

因為不符合鍵盤俠們設計的悲慘劇情,老師被他們噴的體無完膚,說老師送外賣影響教學質量。最後老師被罵的無奈辭去了外賣工作。

我覺得鍵盤俠真心辣雞,老師兼職送外賣首先不佔用工作時間,其次沒有違法違規,有什麼不妥?

而且!!!!你們這些鍵盤俠!!!忘了吞金獸們都強制停課了嗎???特麼的老師想備課都沒得備啊!

將心比心,李老師能夠利用節假日送外賣,是一種積極的心態。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柒小姐認為,李老師的這份從容且平和的生活態度,值得大家尊重。

講回兼職這件事,今年大家都想搞副業,很多已經開始行動了。我也沒法給大家一個個安排兼職,就和大家理一理思路。

首先副業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看看自己還有啥可以賣的?有的人可以出賣體力(咳咳不要想歪了),有的人可以出賣智力,還有人可以出賣資源。

你到底有啥可以賣的,是開啟副業之前先要想清楚的。

比較簡單的是體力型副業。

比如送外賣、開滴滴、發發傳單、同城送達等等。打開餓了麼、滴滴、閃送等大型網際網路平臺,隨時可以加入,時間有彈性,蠻適合小年輕兼職搬磚的。

今天中午給我送快餐的,就是一個斯斯文文戴眼鏡的年輕小姐姐。

很多人說體力型副業門檻比較低,我倒不這麼認為。能幹這個副業的人都有幾個優點,一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二是積極向上心態好、三夠勤快。

我身邊就有一枚寶寶,下班時不時開滴滴賺外塊。他說這個兼職很好,一個月能賺個3000多零花錢(不用上交老婆),還能和形形色色的乘客聊天、見見世面。偶爾碰上美女還加一下微信(他很怕老婆所以這個我不信)。

之前網上一枚北大畢業的小哥,辭職後給盒馬送了兩個月外賣,瘦了十斤,還把感受寫了公眾號把自己帶火了。

人家瘦了、賺了錢、還火了公眾號。

有的人啊,辦了3000塊的健身卡一年去5次,這就是差距呢!

但這類兼職的優點是有時間、精力就能賺錢,缺點也很明顯——確實是辛苦錢,長期來說也得不到自我提升。

再看性價比高點的副業——技能型副業,靠自己的特長賺錢。

會寫作的,做自媒體撰稿人,給抖音寫寫腳本;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做做兼職模特;兼職攝影師、兼職翻譯、兼職婚慶主持、兼職樂器老師等等,都是不錯的技能型副業。

這類副業由於技術含量比較高,可以拿「時薪」。比如比較優秀的自媒體撰稿人,一篇文章就可以賣上千。一個小時的婚慶主持,價格幾百上千不等。像我這次翻譯論文為了保證水平,找了我的同聲傳譯老師,花了幾千。

關鍵是技術型副業是可以越來越嫻熟,越來越值錢。我認識的不少自媒體人,都是從兼職轉型為專職。認識最牛逼的婚慶司儀,一年賺近百萬。

大家可以挖掘一下自己「壓箱底」的特長,看看能不能發展成技術型副業。

特長打遊戲?打得好也行啊,可以做代練、賣裝備、做直播呢!

別笑,我閨蜜上初中的兒子,假期賣了幾個小號賺了好幾百,電競新星冉冉升起!

還有一位小姐姐,打遊戲賣裝備認識了後來的老公,結果對方是個拆遷戶,後來生了娃一家三口收著租金一起打遊戲,畫面無比和諧。

但技能型副業賺的也是辛苦錢,那天你不做了,一樣收入會中斷。正接近躺賺的,只有資源型副業,不受時間限制,還有機會做大做強。

我所說的資源包括渠道資源人脈資源

比如我有個朋友在大型食品貿易公司做管理,認識了很多上遊食品供應商,去年開始帶貨。一手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轉介紹的客戶,一手是上遊的優質食品,包括海鮮、土雞土鴨、乾貨等等。因為物美價廉,一傳十十傳百,越做越好。

上遊供應商一件代發,客戶下單用接龍小程序,自己沒掏什麼成本也能賺錢。這就是典型的渠道資源。

渠道資源還包括了高淨值人士之間的資源互換,比如我認識一大佬幾年前投資了「爸爸去哪兒1」,賺了上千萬,但這種資源我們普通人很難碰上。

人脈資源則是傳說中「拼流量、拼人氣」,為啥明星帶貨就是比普通人強?人家有人氣啊!

最常見靠人脈資源賺錢的,就是做微商、賣保險。但一樣是做微商、做保險,有人幹兩天就歇菜了,有人賺了個盆滿缽滿。啟動期的差別就在人脈資源。

我當老師的閨蜜,爽朗大方人緣好,前段時間閒來無事就和我另一閨蜜大波姐學做淘客。

因為她平時就喜歡分享,大家對她安利的信任度極高。結果一個禮拜賺到了一個月的工資。再加上她擅長學習,帶貨又活潑生動,大家現在想買買買,都習慣性的在群裡問她一嘴,然後順手下單。

我還認識老爸是上市公司董事的小夥子在兼職銷售金融產品,以保險為主,一賣一個準。這也是人脈資源,不過用的是上一代的人脈。

當然,人脈資源只在啟動期有效果,大家給個面子,後續拼的還是質量、專業和服務。

03

大家覺得我講完了要灌雞湯了是嗎?NO,骨骼清奇如我,最後要說幾句不中聽的大實話。

身邊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要做副業,一通折騰猛於虎,最終一事無成。他們通常會犯兩個巨大的錯誤,

一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最常見的就是看到別人有技能型的副業,就蠢蠢欲動。

比如和我信誓旦旦說要靠寫作賺錢的,我會讓他們先去報名寫作課。然後

90%的人,寫作課沒聽,就此作罷。

10%的人,聽完寫作課沒下文了,浪費了報名錢!

5%的人,聽完寫作課寫了一兩篇,沒結果,不玩了。

5%的人,堅持下來了,文筆有長足進步,目前人氣都還不錯,但離賺錢還有些距離。

所有技能類副業,都要經歷千錘百鍊,並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像自媒體寫作、直播帶貨、賣保險之類的副業,都是門檻極低、上限極高。

人家深耕十幾年的絕技,寫過幾十上百萬字的稿子才整出點名堂,憑什麼輪到你一學了三天不到門外漢賺錢?

有些和我關係近的,直接和我說,不然我給你寫稿吧,意思是他隨便投投稿,我就要給錢。

這態度讓我覺得自己頭頂泛綠光,嚇得我退避三尺!

二是高估自己的資源:

身邊還有幾個朋友,以男性為主,總是幻想兼職做「項目」發大財。

比如把一個不算剛需的辦公APP銷售給大企業,從中抽成;向上市公司推銷團體險,保費上千萬。;賣動輒幾百、幾千萬起的股權私募基金;拿政府的項目……

聽著各種高大上。最終的結果是,一通搗騰沒有任何結果。

其本質原因就是,你的資歷、人脈、資源、能量,和這些高大上的項目壓根不匹配。

花大價格買你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APP,你有資源用來交換嗎?

上千萬的保費,保險公司老總出去都未必談的成,輪得到你嗎?

你研究過股權投資嗎?服務過高淨值客戶嗎?這就跑出來賣產品,誰信你?

就像我跑去和馬叔叔說,給一個億投我的公眾號,我比半佛老師還強大,估計馬叔叔沒見著,一腳被保安大哥就踹出來了。

90%的人都會高估自己,覺得遲早會發財、迎娶白富美……其實……呃……

關於兼職這事兒,請務實一點、再務實一點。

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好好盤盤到底適合做什麼副業,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技能、沒有資源(包括錢)、但也不想出賣時間做體力型副業……

那隻說明了——真不缺錢

相關焦點

  • 極客海兵:有哪些賺錢的副業?如何找到月入過萬的副業?
    其實,我們缺的不是月入過萬的副業,而是缺賺錢的能力。年輕人,請先置頂你的賺錢能力。很多人理解的副業是除主業外的事業,並美其名曰「人生PLAN B」,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理解。不是說這些副業不好,而是它的瓶頸太明顯了。你只要一不做了,就沒收入,你一不小心,就被替代了。很多月入過萬的「副業」,其實只能叫辛苦血汗錢,不能叫做副業賺錢。
  • 2020年,我是這樣讓副業月入過萬的
    不需要推廣一個月也能賺個五六千,三年下來也賺了一輛天籟。第一,賣的東西自己得懂它價值在哪裡;第二,知道哪些人需要它;第三,關於前期銷量的話,這個大家都懂,具體就不細說了,怕被刪文章,實在不懂怎麼操作的再私信吧。
  • 副業賺錢真相:月入 10 萬,他們做對了什麼?
    「呵呵,又騙我花錢買課吧,割韭菜?」但是,只要你認可,我的這個觀點:副業能改變命運,只是「概率極低」。那這篇文章,就請你一定認真讀完。因為,我會回答幾個很重要的問題。1、你究竟該不該做副業 ?那麼,一定又會有人「嗤之以鼻」:「廢話!他們是明星,我們是普通人!」「我都開始多少年了,根本沒有人看!」「好的,道理我都懂了,那又怎樣呢!」
  • 她25歲,失業在家卻月入過萬?推薦三種能賺錢的副業,越活越值錢
    工資永遠不夠花,賺錢的速度也永遠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很多人都是在靠著每月微薄的死工資苦苦支撐生活,那麼為何大家不去嘗試做一下副業呢?我有一個朋友,她今年25歲,跟大多數人一樣幹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可是在今年年初她卻被公司辭退了,本來今年又因為疫情的原因,各行各業經濟都不是很理想,在這個時候又失業,無疑是會非常困難的。
  • 選對方向堅持行動,這些適合普通人月入一萬的副業能帶來財富
    現在的生活壓力大,大多數人都感覺手裡的錢不夠花,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一下子就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人就盯上了副業,在大多數人眼裡,副業基本上就是收入的額外補充,有多少算多少,但實際上如果方法得當且能夠堅持下去的話,月入一萬甚至更高都是有可能的,很多人甚至副業比主業的收入還高
  • 全職媽媽副業:為什麼別人能月入過萬,而我不行,差在思維模式上
    為什麼別人做副業能月入過萬,而我幹一行敗一行,是我沒毅力嗎?位置怎麼選?進貨渠道有哪些?總結一下,寫成文章,或做成視頻,這就是知識付費。6、粉絲引流到私人流量池,即便不用晚上擺攤,白天照樣出貨。只靠單方面收入,就如瘸腿走路,變現需要多元化。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行,是差在了思維模式上。
  • 在公司10年,工資1萬,做副業,月入3萬
    一、某某克賺錢,月入2萬 說月入2萬,已經是非常保守了。這個是非常舒服的賺錢方式,每天只用拿著手機接單、下單,然後每天數一數自己的淨利潤就好了。也不要擔心公司白領和大學生沒有錢,有錢的公司白領也不少,有錢的大學生也很多,做這個副業兼職項目,他們是我們永遠的忠實顧客。 二、網絡試用,月入5000+ 這個之前和大家分享過,現在正在操作的同學,每個月的收入也是5000+以上了。
  • 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副業/兼職,實現穩定的月入過萬?
    第三個價值:持續,網校是流量入,也是學習入口,只要教育不淘汰,網校就是一輩子的賺錢工具。第四個價值:運營,運營網校這不僅是學習知識,在未來的生涯規劃上有明顯的優勢,更多的是他能做大,做強,做久。第五個價值:產業,很多人對網校的理解,就是要付出,從不思考,教育產業有多大,要不要雲分這塊的蛋糕,你有網校你就是有流量入口,你可以手握百萬資源。
  • 4個月沒有發工資,副業兼職真的能月入過萬?(一)
    我們公司也面臨著資金周轉問題,老闆拖欠我們4個月的工資沒有發放,喊話想要宣布破產重新開始。房東催交房租,對我一個初來社會闖蕩的外地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疫情到5月份的這段時間,我每天都刷很多關於副業月入過萬的帖子,自己嘗試去做一些兼職副業賺錢,但事實總是那麼不盡人意。
  • 高考同時填報志願,同學報了財會專業,現在副業月入2萬
    疫情這隻黑天鵝,在短短3個月給我們留下不可估量的影響。 大量企業倒閉,我們的收入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物價上漲,生活開銷越來越大; 隨之還有花唄、房貸、信用卡還款壓力....
  • 除了補課,教師還可以做哪些副業,既不違規又月入過萬
    看見有人說,教師的副業是補課。其實,補課的確是老師做起來得心應手的一個副業,不過,教育部是不允許的,想想也是,所謂「瓜田李下」,從老師角度講,即便心裡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課上已經挺盡責的了,該講的都講了,課下只是想利用自己的專長講講課,賺錢家用,但是家長可能就不那麼想了,孩子成績好還好,成績不好,就難免會想是不是沒有盡責之類的。
  • 他工資3000,負債3萬,做副業月入4萬+選擇真的大於努力!
    沒想到僅過了不到一個月時間,我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在聽對方說了3句話之後,我確認,就是那位欠我3萬塊錢並把我刪除的前同事。他在電話裡面不斷表示著歉意,說是不小心把我刪除了等等,還說自己失業了,家裡壓力太大,自己在網絡上找兼職,折騰了幾個月 ,還被人騙了幾千元錢,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給我打電話,想請我給他指導副業的路。
  • 月薪過萬的女生都是從事什麼工作?網友:微商,月入10+
    但是一天到晚累得要死,銀行的天天加班到8、9點,賣車的壓力大得頭髮都白了,我說的是每個月拿到手上的稅後工資,不算年終獎啊分紅這些,純工資!!除了這種銷售類的還有撒子工作可以拿到上萬的工資?月薪過萬的女生都是從事什麼工作?
  • 在家賺錢的副業兼職,月入9000+,值得收藏!
    【前兩天有個HR約他去面試,他看了一下面試地址,發現離他所在的地方超級遠,即便是打車過去也要1個半小時,但看到對方公司的薪資福利非常好,他還是決定過去看看】他和HR約好了下午3點面試,為了準時趕到面試地點,他12點就出發了,午餐也沒有吃,好不容易到了公司見到了HR,他剛把簡歷遞給對方,沒想到HR直接說了一句:「不好意思,你的經歷與崗位不符。」
  • 在抖音,靠英語翻譯做副業,在家月入3-4萬,你也可以
    本想今年2月份跳槽一家薪資高的公司,沒想到疫情直接讓她成了無業游民。和別人不同,小鑫沒有選擇在朋友圈賣貨。而是在抖音做起了全職英語翻譯,現在每月穩定收入1萬7以上。「我每天工作4-5個小時,收入是原來的4倍,還更輕鬆。」
  • 北初說創業:普通人通過副業提高收入,月入過萬不是難事
    【北初說創業】今天跟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不怎麼發朋友圈的好友,怎麼突然間開始頻繁更新朋友圈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會遇到這樣一個情況,其實這樣的改變原因多半是他們有了另外的一種斜槓的身份,他們不再拘泥於現在的角色的設定,而是在開始多維度發展。
  • 主業4000,副業10000,這3個副業,你確定不來了解一下
    主業4000,副業10000,這3個副業,你確定不來了解一下現在許多的年輕打工人,每個月累死累活一個月就賺那麼點錢,而且有時候還不能夠養活自己,每個月要是出現一點什麼意外,自己的工資根本不夠自己花銷的,那麼我們打工的意義在哪
  • 每天工作2小時,副業6小時,我是如何做到月入5萬的?
    就這麼玩命,月收入還不到2萬,我開始停下來,試著去調整工作和副業之間的平衡,大概用了3個月時間,我能做到每天2個小時完成本職工作,上班的其餘6個小時來做副業。隨著精神狀態的變好,工作越做越好,收入也就跟著提升,順利的時候能夠月入5萬。
  • 打工人,副業月入10000,怎麼做到的?
    又到了年底,2020年真是過得百感交集。疫情對不少打工人都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終究還是一個人扛下所有。「副業剛需」是這一整年的基調,好多小夥伴都做起了副業,就連我們認為「不差錢」的明星也做起了副業。比如:陳赫的賢合莊、王俊凱的星卡裡、周杰林的J大俠中華料理、關曉彤的天然呆奶茶......掙錢不易,人總得提前為自己找好後路。
  • 新手如何靠寫作兼職月入過萬
    」「貧民窟女孩寫出1w+爆文,月收入過.萬的秘訣」之類的千篇一律的「爆文「必備標題。,他們的月入過萬是怎麼來的呢?從我的角度來看,他們應該是不太可能有這麼高的薪資的,他們的目標不是讓讀者學會怎麼賺錢,恰恰相反,他們很可能正靠這篇標題爆文來提升閱讀量,賺讀者的錢。其次,這些千篇一律的標題有一個特點,就是以賺大錢為噱頭。不禁讓人覺得,寫作好像只是一種賺錢的工具。抱著這樣功利的心態,又怎麼可能寫得出沉澱了歲月,感動自身和他人的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