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文|柒小姐
01
最近有個小哥急急忙忙的來問我:姐,有沒什麼可以賺錢的副業。
一問才知道他們單位做出口貿易,最近不太景氣,降薪了30%。
他最近在追一個漂亮MM,你們懂的,搞得手頭比較拮据。
國外疫情還在持續,和進出口相關的行業都受到重創。落到個人頭上,收入自然會受到波及。
種情況的還不少見。打開豆瓣、知乎,都會有類似喪喪的討論,看著讓人揪心。
包括一些拿著「旱澇保收」鐵飯碗的寶寶,也是過的戰戰兢兢。
比如我群裡在電信巨頭之一上班的小哥哥,上個月拿到600的到手工資(你沒看錯,真的是600),很鬱悶但也下不了決心辭職,一是工作不好找,二是他們企業基本福利確實還行。
最近「丁香人才」發布的一則調查報告顯示,近期九成醫護人員的收入也下降了,真的驚掉了我的下巴,估計是因為大家不太敢跑醫院。
醫護人員收入調查表
可見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如何保證生活品質、確保衣食住行、教育、房貸等開支不受影響,是大家繞不開的話題。
02
最近有蠻多關於兼職的資訊。
比如紐約的工程師,轉型送外賣。還有四川通州一位中學老師,也利用節假日期間送外賣,老師說自己也沒有很缺錢,一是想增加收入減輕負擔,二是自己身體不太好,可以順便鍛鍊下降血糖。
因為不符合鍵盤俠們設計的悲慘劇情,老師被他們噴的體無完膚,說老師送外賣影響教學質量。最後老師被罵的無奈辭去了外賣工作。
我覺得鍵盤俠真心辣雞,老師兼職送外賣首先不佔用工作時間,其次沒有違法違規,有什麼不妥?
而且!!!!你們這些鍵盤俠!!!忘了吞金獸們都強制停課了嗎???特麼的老師想備課都沒得備啊!
將心比心,李老師能夠利用節假日送外賣,是一種積極的心態。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柒小姐認為,李老師的這份從容且平和的生活態度,值得大家尊重。
講回兼職這件事,今年大家都想搞副業,很多已經開始行動了。我也沒法給大家一個個安排兼職,就和大家理一理思路。
首先副業的本質是什麼?就是看看自己還有啥可以賣的?有的人可以出賣體力(咳咳不要想歪了),有的人可以出賣智力,還有人可以出賣資源。
你到底有啥可以賣的,是開啟副業之前先要想清楚的。
比較簡單的是體力型副業。
比如送外賣、開滴滴、發發傳單、同城送達等等。打開餓了麼、滴滴、閃送等大型網際網路平臺,隨時可以加入,時間有彈性,蠻適合小年輕兼職搬磚的。
今天中午給我送快餐的,就是一個斯斯文文戴眼鏡的年輕小姐姐。
很多人說體力型副業門檻比較低,我倒不這麼認為。能幹這個副業的人都有幾個優點,一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二是積極向上心態好、三夠勤快。
我身邊就有一枚寶寶,下班時不時開滴滴賺外塊。他說這個兼職很好,一個月能賺個3000多零花錢(不用上交老婆),還能和形形色色的乘客聊天、見見世面。偶爾碰上美女還加一下微信(他很怕老婆所以這個我不信)。
之前網上一枚北大畢業的小哥,辭職後給盒馬送了兩個月外賣,瘦了十斤,還把感受寫了公眾號把自己帶火了。
人家瘦了、賺了錢、還火了公眾號。
有的人啊,辦了3000塊的健身卡一年去5次,這就是差距呢!
但這類兼職的優點是有時間、精力就能賺錢,缺點也很明顯——確實是辛苦錢,長期來說也得不到自我提升。
再看性價比高點的副業——技能型副業,靠自己的特長賺錢。
會寫作的,做自媒體撰稿人,給抖音寫寫腳本;長得漂亮身材好的,做做兼職模特;兼職攝影師、兼職翻譯、兼職婚慶主持、兼職樂器老師等等,都是不錯的技能型副業。
這類副業由於技術含量比較高,可以拿「時薪」。比如比較優秀的自媒體撰稿人,一篇文章就可以賣上千。一個小時的婚慶主持,價格幾百上千不等。像我這次翻譯論文為了保證水平,找了我的同聲傳譯老師,花了幾千。
關鍵是技術型副業是可以越來越嫻熟,越來越值錢。我認識的不少自媒體人,都是從兼職轉型為專職。認識最牛逼的婚慶司儀,一年賺近百萬。
大家可以挖掘一下自己「壓箱底」的特長,看看能不能發展成技術型副業。
特長打遊戲?打得好也行啊,可以做代練、賣裝備、做直播呢!
別笑,我閨蜜上初中的兒子,假期賣了幾個小號賺了好幾百,電競新星冉冉升起!
還有一位小姐姐,打遊戲賣裝備認識了後來的老公,結果對方是個拆遷戶,後來生了娃一家三口收著租金一起打遊戲,畫面無比和諧。
但技能型副業賺的也是辛苦錢,那天你不做了,一樣收入會中斷。真正接近躺賺的,只有資源型副業,不受時間限制,還有機會做大做強。
我所說的資源包括渠道資源和人脈資源:
比如我有個朋友在大型食品貿易公司做管理,認識了很多上遊食品供應商,去年開始帶貨。一手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轉介紹的客戶,一手是上遊的優質食品,包括海鮮、土雞土鴨、乾貨等等。因為物美價廉,一傳十十傳百,越做越好。
上遊供應商一件代發,客戶下單用接龍小程序,自己沒掏什麼成本也能賺錢。這就是典型的渠道資源。
渠道資源還包括了高淨值人士之間的資源互換,比如我認識一大佬幾年前投資了「爸爸去哪兒1」,賺了上千萬,但這種資源我們普通人很難碰上。
人脈資源則是傳說中「拼流量、拼人氣」,為啥明星帶貨就是比普通人強?人家有人氣啊!
最常見靠人脈資源賺錢的,就是做微商、賣保險。但一樣是做微商、做保險,有人幹兩天就歇菜了,有人賺了個盆滿缽滿。啟動期的差別就在人脈資源。
我當老師的閨蜜,爽朗大方人緣好,前段時間閒來無事就和我另一閨蜜大波姐學做淘客。
因為她平時就喜歡分享,大家對她安利的信任度極高。結果一個禮拜賺到了一個月的工資。再加上她擅長學習,帶貨又活潑生動,大家現在想買買買,都習慣性的在群裡問她一嘴,然後順手下單。
我還認識老爸是上市公司董事的小夥子在兼職銷售金融產品,以保險為主,一賣一個準。這也是人脈資源,不過用的是上一代的人脈。
當然,人脈資源只在啟動期有效果,大家給個面子,後續拼的還是質量、專業和服務。
03
大家覺得我講完了要灌雞湯了是嗎?NO,骨骼清奇如我,最後要說幾句不中聽的大實話。
身邊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要做副業,一通折騰猛於虎,最終一事無成。他們通常會犯兩個巨大的錯誤,
一是高估自己的能力:
最常見的就是看到別人有技能型的副業,就蠢蠢欲動。
比如和我信誓旦旦說要靠寫作賺錢的,我會讓他們先去報名寫作課。然後
90%的人,寫作課沒聽,就此作罷。
10%的人,聽完寫作課沒下文了,浪費了報名錢!
5%的人,聽完寫作課寫了一兩篇,沒結果,不玩了。
5%的人,堅持下來了,文筆有長足進步,目前人氣都還不錯,但離賺錢還有些距離。
所有技能類副業,都要經歷千錘百鍊,並經得住市場的考驗。
像自媒體寫作、直播帶貨、賣保險之類的副業,都是門檻極低、上限極高。
人家深耕十幾年的絕技,寫過幾十上百萬字的稿子才整出點名堂,憑什麼輪到你一學了三天不到門外漢賺錢?
有些和我關係近的,直接和我說,不然我給你寫稿吧,意思是他隨便投投稿,我就要給錢。
這態度讓我覺得自己頭頂泛綠光,嚇得我退避三尺!
二是高估自己的資源:
身邊還有幾個朋友,以男性為主,總是幻想兼職做「項目」發大財。
比如把一個不算剛需的辦公APP銷售給大企業,從中抽成;向上市公司推銷團體險,保費上千萬。;賣動輒幾百、幾千萬起的股權私募基金;拿政府的項目……
聽著各種高大上。最終的結果是,一通搗騰沒有任何結果。
其本質原因就是,你的資歷、人脈、資源、能量,和這些高大上的項目壓根不匹配。
花大價格買你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APP,你有資源用來交換嗎?
上千萬的保費,保險公司老總出去都未必談的成,輪得到你嗎?
你研究過股權投資嗎?服務過高淨值客戶嗎?這就跑出來賣產品,誰信你?
就像我跑去和馬叔叔說,給一個億投我的公眾號,我比半佛老師還強大,估計馬叔叔沒見著,一腳被保安大哥就踹出來了。
90%的人都會高估自己,覺得遲早會發財、迎娶白富美……其實……呃……
關於兼職這事兒,請務實一點、再務實一點。
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好好盤盤到底適合做什麼副業,如果發現自己沒有技能、沒有資源(包括錢)、但也不想出賣時間做體力型副業……
那隻說明了——真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