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可以說是一代人的經典了,當初看《天龍八部》的時候,最喜歡阿朱,最羨慕虛竹。
最喜歡的片段是阿朱和喬峰相遇相知相愛相伴的片段,喬峰誤殺阿朱那一段看了十幾遍,哭了十幾遍。
最羨慕的片段是逍遙子將七十年的功力傳給虛竹,使得虛竹從普普通通的小和尚變成數一數二的武林高手。
如今再回想,若我是阿朱,我寧願不認識喬峰,喬峰是大英雄,光明磊落,俠肝義膽,可英雄大多是悲壯的。
若我是虛竹,倒挺好,能如此幸運得不用苦練就可速成內力,成為武林高手。
但如今長大卻也知道,天下哪有什麼速成的事,無論是功夫還是技能都是用時間換來的。
速成雖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任何一項技能的學習,都是有一定的方法論的。
第一步:了解並掌握該技能的最少必要知識;
第二步:立即行動;
第三步:持續得刻意練習。
循著這三步去做,掌握這項技能就是遲早的事情。
所謂快速入門,就是要了解並掌握一項技能的最少必要知識。第一次接觸最少必要知識是在李笑來老師的專欄裡。
原文是:「需要獲得某項技能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在最快的時間裡,摸索清楚最少必要知識(MAKE)都有哪些?然後迅速得掌握它們,在那一瞬間,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門』」。
他在專欄中舉了一個設計的例子,說的是,設計的最少必要知識是簡潔和留白。這讓我想起前段時間教朋友做PPT。
我自己總結出做PPT的最少必要知識是:
1. 知道自己做的PPT是用來做什麼的;
2. 知道PPT的結構;
3. 了解簡單的排版。
PPT只是一個工具,當我們需要用到PPT進行演示的時候,這個工具的作用是用來輔助演示的。所以,在做PPT之前,關於自己想要展現的內容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框架。
PPT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和框架用圖文的形式展現出來而已。
PPT的結構指的是一個完整的PPT會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括:封面、目錄頁、正文、過渡頁、封底。有時候可以沒有過渡頁。
了解簡單的排版就是版面的設計。看過很多PPT,那種簡潔的,留白比較多的PPT看上去確實會更清晰,更舒服。
在版面設計的時候,儘可能得減少各種元素的數量,包括字體的選擇、字體的大小和顏色等等,儘量把這些元素控制在3個左右。
關於留白,有一個具體的數據是61.8%,這個數據做設計的人基本都會知道,這是黃金比例。可以選擇使用整個版面的61.8%,或者保留整個版面的61.8%不使用。
了解了以上三點之後,PPT製作就瞬間入門了。後面要做的就是立即開始去做一份PPT,在實踐中熟悉這三點,以及了解其他一些錦上添花的小技能。
這些做完了之後呢,平時可以刻意得多去做一些漂亮實用的PPT,熟能生巧。如此,這項技能就掌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