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注意了!莊裡出大事兒咯!
8月7日至9日
石家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河北省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七屆冀臺(石家莊)經濟合作洽談會(簡稱「冀臺會」)
會上,不論「新朋」還是「舊友」,包括140名臺胞在內的兩岸各界人士都在暢談「共享機遇、融合發展」,並通過「我在河北挺好的」展覽,了解臺資企業在河北發展成就,大家更在「鄉村振興」和「文創產業」兩場對接交流會和實際考察中,尋得合作機會,覓得投資商機。
臺胞這麼說
「很多島內的臺商想到大陸實地考察,有意在大陸投資建廠。」6年前從臺灣來大陸發展的趙志勳,對大陸自貿區相關政策提升營商環境、降低營商成本深有感觸。作為臺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大陸事務首席代表、副會長,趙志勳說協會共邀請67名臺商參會,「大家很感興趣」。
65歲的侯貫中來自臺北內湖區,祖籍江蘇徐州的他多次參加「冀臺會」。作為法藍瓷實業有限公司河北區負責人,侯貫中說每次參會交流都收穫頗多,公司已在石家莊經營8年,這座城市的包容性是文創產業的優良土壤。
張志軍這麼說
本屆「冀臺會」突出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並重,助推兩岸經濟文化深度融合。在開幕式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表示,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應攜手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共同壯大民族經濟。近年來,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做好事、謀福祉,推出了一系列惠臺利民措施。張志軍強調,儘管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大陸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今後將繼續抓好各項惠臺措施的落實,繼續幫助臺商臺企分享重大國家戰略新機遇,支持臺商臺企多渠道開拓大陸市場,為廣大臺胞實實在在謀利益。
副省長這麼說
河北東臨渤海,內環京津都市圈,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完備,歷史文化厚重。河北省副省長李謙表示,河北正處於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籌辦北京冬奧會等重大國家戰略交匯,為廣大臺商投資興業提供了更大空間。冀臺兩地優勢互補、需求對接,合作前景廣闊,李謙希望臺灣各界朋友藉助「冀臺會」平臺,對河北產業政策、市場需求、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了解,以這次洽談會為契機,在休閒農業、文化旅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領域加強合作,促成產業對接新成果。
李謙說,「河北省將繼續認真落實國家『31條惠臺措施』和河北『惠臺53條』,為廣大臺商臺胞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優惠穩定的政策環境」。河北「惠臺53條」包括冀臺經貿合作、來冀就業創業、冀臺文化交流合作、生活宜居等四方面內容。這些措施旨在促進冀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聚焦與臺灣同胞分享河北重大發展機遇,突出讓臺胞享受同等待遇,充分體現了尊重臺胞訴求、凸顯河北特色、注重務實管用的特點。
市長這麼說
「我們將竭誠為大家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和社會環境,使石家莊真正成為創業福地和發展寶地。」石家莊市市長鄧沛然說,當前石家莊正緊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誠摯歡迎更多海內外客商和臺灣同胞到石家莊投資興業。鄧沛然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省各地對臺商投資的熱盼。
據河北省商務廳統計,截至目前,臺灣客商累計在河北投資1485家企業,投資總額63.3億美元。2018年雙方貿易額達8.17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出口4.85億美元,進口3.32億美元,主要涉及醫藥化工品、電器及電子產品、農產品等領域。
李政宏這麼說
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表示,近年來,河北的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臺商的目光,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2022年冬奧會籌辦等重大國家戰略,蘊含著無限的新機遇和新商機。2018年,河北省出臺了深化冀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53條措施,為廣大臺胞在河北創業、生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為臺商在河北實現事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廣闊空間,必將吸引更多臺商來冀投資興業。
李政宏稱,儘管當前世界經濟、兩岸關係形勢複雜嚴峻,臺商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新形勢,但總體看機遇大於挑戰。大陸昭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信心,各地也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的利好政策,李政宏明確表示,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鼓勵臺商參與其中。
本屆「冀臺會」為期3天,以「共享機遇、融合發展」為主題,聚焦鄉村振興、文化創意、全域旅遊等產業開展交流合作,北京、天津、河北以及石家莊市、臺灣宜蘭縣分別作了投資推介,並舉行了「鄉村振興對接交流會」「文化產業對接交流會」,大會期間還舉辦了「冀臺文創設計展」「在冀臺資企業成果展」和臺企實地考察等系列活動。
記者:高新國
編輯:劉聰
責編:周佳佳
審核:趙彤 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