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前不久,信陽中心城區一所普通中學的中考成績引發熱議:信陽市勝利路學校中學部54人參加2020年中考,周慧慧、李冬輝、饒亞軒、蔡可心、段文菁等5位同學被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信陽高中錄取,實現了「零」的突破。
不比基礎比進步
熟知該校情況的人紛紛為孩子們點讚喝彩,為該校老師們的辛勤傳出表示讚賞,有網友坦言:「城市『空心校』的低進高出『強校扶弱校』的又一成功實踐,不容易,不簡單!」
原來該校前身為信陽市二中,雖居市中心,交通便利,學校設施設備齊全,但各種原因導致的優質生源外流,該校在校生不足百人,早已成為所謂的「空心校」。2019年,溮河區加速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充分利用和整合教育優質資源,大力實施「名校辦分校、強校扶弱校」工程,將原信陽二中和區教體局機關辦公地址,整體移交改為勝利路學校新華校區中學部。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信陽市勝利路學校校長吳黎霞,不僅在信陽教育界名氣大、資歷深,就是在河南教育界,也是名聲遠播。從教三十多年來,已先後取得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育專家、河南省優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骨幹教師、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諸多殊榮。
直面差距謀跨越
面對合併後的學校,吳黎霞在抓好小學部常規教育教學管理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聚焦於中學部,急家長所急,想學生所想,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中學部班子成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一起想辦法、尋對策,深入課堂找問題,直面差距謀跨越,提出「低進高出、中進優出」的思路,引導師生「不比聰明比勤奮、不比基礎比進步」,經過一年來的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化管理等辦學特色,不僅實現了首屆初中畢業學生的成功飛越,也為勝利路學校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次用實踐證明了信陽教育實施「名校辦分校、強校扶弱校」工程的勝利。
溮河區是信陽中心城區,多年積累鑄就「溮河教育」金名片,勝利路學校、三小、十三小、九中、溮河中學等名校雲集,較高的義務教育質量吸引越來越多的區外學生前來就讀,戶籍外學生入學比例多年超過60%。
近年來,在省市大力支持幫助下,溮河區積極推進「城鎮擴容」和城區學校布局優化調整,創新實施「名校辦分校、強校帶弱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新建九中春華分校、三小春華分校、三小正商分校、琵琶山學校(為三小、溮河中學分校),將信陽市第十一中學、三五八學校、第六中學相繼調整為溮河中學五星校區、湖東分校和九中東校區,依託城區7所優質教育學校,成立了7個不同學段的教研協作區,通過送教下鄉、優質課互評、名師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的教學幫扶,強弱聯手統籌優勢資源,不斷滿足市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溮河區供圖)
編輯:劉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