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用他們喜歡的方式,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可以說,每年的秋季,全國的中小學生都要求觀看《開學第一課》,其中的主持人和所請的嘉賓,每期都很有代表性,會從不同的角度對中小學生來進行思想的淨化和品德教育。
回顧這幾年的《開學第一課》的內容,2019年秋季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向全國的孩子講述了五個生動的「國旗的故事」;2018年《開學第一課》以「創造向未來」為主題,為全國中小學生獻上一堂生動並且意義深刻的教育課;2017年《開學第一課》主題為"中華驕傲",選取了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帶領同學們一起見證了中國歷史成果。
其中在2018年的《開學第一課》還因為所邀請的嘉賓過於「娘炮」,而引起眾多網友的吐槽和家長的質疑。那麼,在2020年9月份秋季的《開學第一課》,我們能否看到如今正在疫情第一線的那些英雄們嗎?課堂主角會是他們嗎?為何期待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裡希望看到這些白衣天使和眾多的無名英雄呢?是因為他說的一段話,很受啟發!
全國政協常委朱永新:災難面前,教育應該做什麼?作為教育工作者,當此大疫和抗疫時刻,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堅守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的目的。比起落下幾個月的功課更為重要的是面對這一災難,我們要用什麼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我們能不能把災難當作教材,把危機變成機遇,真正地重新構建我們的教育?
生活既教育,品味這句話的深刻含義,這段話確實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每個家長深思。在疫情面前,我們對於孩子的生命安全教育、健康知識教育是否及時到位?在疫情面前,我們對於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否到位?他們有沒有在這次疫情中發現了哪些正能量的人或事值得自己去學習和效仿。
這次疫情災難可以說是給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有多少親子之間探討過、交流過、重視過這次疫情?關注的重點還是孩子落下的多少節課?成績提高或降低多少?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目光從孩子的分數、排名、考試轉移到對於孩子的生命教育上來。
那些在一線與疫情拼搏的白衣天使、警察、社區人員、志願者……他們的身上有太多精彩感人的故事,需要現在這些衣食無憂的中小學生們知道和了解,他們在覺得有些「無聊」的假期生活中,是否被這些人所感動,所影響?
所以,月亮姐姐非常期待今年九月份的《開學第一課》中,這些無名英雄能成為「課堂」的主角,通過這些鮮活的人物來真正地教育我們的學生。大家覺得這些英雄能否會成為今年秋季《開學第一課》的特邀嘉賓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