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的前世今生
SCI(ScienceCitationIndex)是自然科學領域基礎理論學科方面的重要期刊文摘索引資料庫。
1961年,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所長EugeneGarfield利用它檢索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農業科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學科方面自1945年以來重要的學術成果信息。1964年創刊,包括印刷版、光碟版和聯機板等
80年代初,為了更好與國際科研接軌,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龔昌德率先引進了SCI作為科學評價體系,得到當時校長曲欽嶽等校領導的支持,他80年 代末提出晉升副教授需要1篇、晉升正教授需要2篇國外SCI論文,然後在國內科研院所推廣,成為衡量科研人員和機構的重要指標。
SCI論文的誤區
誤區一
SCI = Stupid Chinese Idea是真的嗎?
排名
高校名稱
發表SCI論文數量
地區
排名變化
1
中國科學院大學
18254
北京
-
2
上海交通大學
11372
上海
-
3
浙江大學
10778
浙江
-
4
清華大學
10541
北京
-
5
北京大學
9232
北京
-
6
中山大學
8170
廣東
-
7
華中科技大學
7812
湖北
+1
8
復旦大學
7405
上海
-1
9
四川大學
7354
四川
-
10
西安交通大學
7115
陝西
-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統計的數據,中國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首次超過了美從論文出版量來看: 2016年,中國發表了超過42 6萬份學術論文,佔Elsevier Scopus資料庫記錄的18.6%。相比之下,美國則發表了接近40.9萬份的學術論文。但是,美國依舊是我們要努力追趕和超越的科學強國!
當研究人員統計被弓|用最多的出版物來自哪裡時,美國排名第三.低於瑞典和瑞士:歐盟排在第四位,中國排在第五位。
但是,在發文量登頂的同時,我們也應當反思一下,為何中國學者屢屢在撤稿事件裡榜上有名,為何發文量居世界第一 , 但是高被引文章數量只居世界第五?
SCI論文的誤區
又多又好OR
又好又多
量變——質變
灌水論文——代表作
《關於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
實行分類評價堅持開放評價
SCI論文的誤區
誤區二
英語水平不行,不能發表SCI論文。是真的嗎?
英語國家的每位科研人員也不是都能發表較多
SCI論文;
■中文是母語,你又發表多少高質量的中文文章或EI檢索文章?
語言不是主要問題,關鍵要有創新的想法!
SCI論文的誤區
■誤區三
工程問題=科學問題是真的嗎?
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規律,認識客觀世界的活動。具有真理性、系統性、預見性、發展性、統一性、適用性等性質。
工程是利用科學知識、方法和手段來改造自然,讓自然為人類服務。具有科學性、功利性、經濟性、創造性、發展性、審美性等性質。
例如:
材料工程(EI) 和材料科學(SCI)
化工(EI) 和化學(SCI)
SCI論文的是是非非
■積極意義:在特定歷史時期糾正國內學術界、科學界的裙帶之風,門派之風,關係之風。
■消極影響:SCI對助長中國科技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導致成果單一,在執行中產生偏差。
■是SCI本身的問題or是SCI使用出現問題?
■SCI與國情結合產生中國特色的學術評價體系,應正確應用SCI來衡量個人或機構學術平。
■SCI本來是一部好經,只是被某些歪嘴和尚給念歪了。
Why要發表SCI論文?
■PublishorPerish(不發表就淘汰)
一科研成果:不發表=不曾存在,孤芳自賞or文明共享;
一科研人員:滿足學校要求,學生按時畢業,教師職稱晉升和申請基金項目,提高學校排名。
中文母語決定要發表SCI論文,且評審過程相對客觀、公正,全球一體化的要求。
There are three necessary steps in useful research: thefirst to begin it, the second to end it and the third to publish it. ——M. Faraday
既然你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頂層設計者),只能是遊戲規則的遵守者,何苦自尋煩惱,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HOW TO發表SCI論文?
■研究理念和方法創新(75-80%被拒 )
■提高英文表達水平(多看、多寫)
■遵循所投期刊的投稿指南(宗旨、範圍)
■文章體量要足夠,提供更多信息( 10 pages )
■克服心理障礙(不要相信SCI, SCI只是一個傳說! )
SCI論文一般結構組成
■論文題名
■作者姓名+通訊信息
■摘要+關鍵詞
■引言( Introduction )
■材料與方法(Materialsa and methods )
■結果與討論(ResultsandDiscussion)(論據與論證)
■結論( Conclusion) (論點) ( 歸納法)
■致謝
■參考文獻
非學術性的問題也可能導致稿件被拒!
細節決定成敗!
題名-Title
■每篇論文只要講好一個故事即可,要有一個靈魂或中心思想,且要在論文題名上體現出來,抓住評審人和讀者的興趣點。多數期刊限頁數。
■題名
以最少數量的單詞來充分表述論文的內容。
■題名的作用
——響亮、吸引讀者,題名相當於論文的「標籤」題名如果表達不當,就會失去其應有的作用,使真正需要它的讀者錯過閱讀論文的機會;
——幫助文獻追蹤或檢索,提高他引次數。文獻檢索系統多以題名中的主題詞作為線索,這些詞必須準確地反映論文核心內容,否則就有可能產生漏檢。
題名基本要求
■準確(Accuracy):準確地概括本篇論文研究內容;
■簡潔(Brevity):中文最好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最好不超過10- 12個 單詞;
■清楚(Clarity):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體內容和特色,力求簡潔有效、重點突出亮點。
——儘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
——慎重使用縮略語;
——避免使用化學式、上下角標、特殊符號(數字符號、希臘字母等)、公式等;
——避免使用Regard in.... Study..,等中國式英語,。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格式(國內期刊)
——國家標準(GB/T 16159-1996) :漢語人名按姓和名分寫,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大寫,如:
Wang Jianguo (王建國), Dongfang Shuo (東方朔),Zhuge Kongmi ng(諸葛孔明)等;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姓前名後,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複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名字不縮寫.如: ZHANG Ying (張穎),WANG Xi- lian (王錫聯),ZHUGE Hua(諸葛華)
作者署名
■作者署名格式(國外期刊)
國外期刊一般會尊重作者對自己姓名的表達方式(但大多傾向於大寫字母只限于姓和名的首字母)。作者姓名的表達分別為:
Tao Xu, Guang』 an Zu, Hongfei w ang
(許濤,祖廣安,王鴻飛)
縮寫: Xu,T Zu, G Wang, H F) ( Web of Science )
■應儘量採用相對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達形式,以減少在文獻檢索和論文引用中被他人誤解的可能性。
國內與國外署名格式不能混用!
通訊作者地址
■儘可能給出詳細的通訊地址,特別是emai1地址;
■如果論文出版時作者調到一個新地址,新地址應以Present address (現地址)的形式在腳註中給出;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訊作者,作者應按期刊的相關規定表達,並提前告訴編輯.期刊多以星號(*)、腳註或致謝的形式標註通訊作者或聯繫人;
■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保持地址、研究內容的連續性,便於讀者文獻追蹤。
摘要-Abstruct
摘要: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記敘文獻重要內容的獨立短文;
■摘要包括
(1)目的(Objective):研究的問題、目的或設想等;
(2)方法(Method);研究的基本設計,樣本的選擇;
(3)結果(Results):研究的主要發現;
(4)結論(Conclusions):主要結論及其潛在應用.
摘要寫作要求
■確保摘要的獨立性或自明性:儘量避免引用文獻、圖表和縮寫,節約讀者時間,一般有 字數限制;
■儘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式、數學表達式、角標和希臘文等特殊符號;
■可適當強調研究中的創新、重要之處;儘量包括論文的主要論點和重要細節(重要的論證或數據);
■使用簡短的句子,用詞應為潛在讀者所熟悉;
■注意表述的邏輯性,儘量使用指示性的詞語來表達論文的不同部分(層次)。
摘要人稱、時態及語態
■所採用的人稱、語態、時態應視情況而定,力求表達自然、妥當;
■研究目的和結論一般用現在時,研究方法、實驗結果一般用過去時,可以查看過去特定期刊。
文獻:
—— Thispaper presc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關鍵詞-Keywords
■不要使用過於寬泛的詞做關鍵詞(如:瀝青性能、路面損壞等),以免失去被檢索機會,要切題、準確;某些期刊要求在其提供的範圍內選擇關鍵詞,也是為了方便送審;
■避免使用自定的縮略語、縮寫字作為關鍵詞,除非是科學界公認的專有縮寫字(如:DNA);
■關鍵詞的數量要適中,一般不超過5個。
科技論文主體結構
■引言( Introduction )
■材料與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結果與討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結論( Conclusion )
Introduction寫作內容
■綜述:研究背景、研究現狀簡介,一定要列舉重要的相關最新文獻,給出客觀、簡短、委婉的評論,引起審稿人或讀者的興趣;
■前後一致:引言要與討論形成呼應關係,不能盲目引用文獻;從開始第一-句就誘使讀者接受你的觀點;
■指出存在問題:說明為什麼要做這項工作,語氣要委婉一些;
■闡述研究目標:解決問題,說明區別於他人的創新性。
Introduction寫作注意事項
■應引用相關的第一手文獻以指引讀者,力戒刻意迴避引用最重要的相關文獻,學會文獻追蹤;
■避免不恰當地大量引用作者本人的文獻,如果是已有工作的後續研究可以引用;
解釋或定義專門術語或縮寫詞,以幫助編輯、審稿人和讀者閱讀與理解;
■敘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強調自已研究的創新時,應慎重且留有餘地(避免首次提出、重大發現等措辭)
■適度引用擬投期刊上曾經刊登過的文獻。
Introduction人稱及時態
■適當地使用I,We或Our, This paper等詞,以明確地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
■現在時:敘述有關現象或普遍事實,如:
——little is known about... / little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on
■過去時或完成時:描述最近的某種趨勢,或者強調表示某些「最近」發生的事件對現在的影響,如:
——few studies have been done on .... /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to
科技論文主體結構
■引言(Introduction)
■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結果與討論(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結論( Conclusion )
Materials and methods寫作內容
■明確描述實驗材料的有關性質,特別是與本文研究內容相關的性質;
■詳細描述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如自己的其它論文已有敘述,可以直接引用;
■列舉建立方法的參考文獻,並做簡要描述;
■如果對已有方法進行了新的或實質性的改進,就要清楚地說明改進的理由。
Materials and methods時態
■現在時:不受時間影響的事實:——A twin-lens reflex camera is actually a combination of...
■過去式:如引用過去特定的行為或事件:
——The work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mperial College gas atomizer,which has been described in detail elsewherel4, 5].
Results寫作總體要求
■對實驗或觀察結果的表達要高度概括和提煉(按邏輯順序描述或總結重要的觀察結果);
■數據表達可採用文字與圖表相結合的形式(避免使用文字、圖、表重複同一數據);
■儘可能列出「結果」的原始數據,而不能只報導統計處理後的數據
Results寫作時態
■現在時:對研究結果的說明或由其得出的一般性推論、不同結果之間進行比較:
——The higher incidence of back pain in civilian pilots may be due to These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findings of Smith.
■過去式:所敘述結果的內容為關於過去的事實:
——After flights of less than two hours, 11% of the army pilots and 33% of the civilian pilots reported back pain.
Results部分圖表
■表格:很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
■圖形:直觀、有效地表達複雜數據,尤其是不同組數據間的比較、關聯、趨勢等;
■表格和圖形應具有「自明性」,一圖抵千言;
■圖表題名:準確而清楚地表達出數據或資料的含義,有助於理解圖表的內容,切忌簡單地描述數據。
表格的格式
↓三線表/共用單位/有效數字
插圖的製作
■不要因追求美術效果而將圖形做得過於花哨(如增加不必要的陰影或3D立體效果等);
■坐標圖的標值應儘量取0.1-1000之間的數值;坐標軸的說明應清楚,量和單位缺一不可;
■照片圖必須具備高清晰度,顯微照片的放大倍數應使用圖示法(標尺刻度)表示,照片中的符號、字母、數字等,必須在圖注中詳細說明。
插圖修改
1.坐標軸的刻度、說明;
2.符號說明;
3.誤差統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