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不負春光,搶抓農時,翻耕農田,播種秧苗,搶種早稻,一片繁忙,田間地頭到處「綠油油」......這是近段時間我縣各地忙於春耕春種的喜人景象。我縣堅持疫情防控和早稻生產「兩不誤」,緊抓早稻種植「牛鼻子」,把握糧食生產主動權,同時積極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據了解,我縣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約26.78萬畝。
↑航拍:鄧龍華
春耕春種
黃茅:興致高漲 農民收秧忙
4月24日,黃茅鎮黃茅村,當地農民抓住良好天氣,在秧田採收、運送秧苗準備栽插。
↑鄧龍華攝
春耕春種
春耕春種
三興鎮:抓住擴種「牛鼻子」 築穩致富「壓艙石」
今年入春以來,為調動農民擴種早稻的積極性,搶抓季節做好做實春種,確保稻田不拋荒,三興鎮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政策宣傳和解讀,將各項強農惠政策和服務宣傳到村、到組、到戶。
三興鎮首先紮實做好了農業農技、水利、氣象等方面的服務,及時協調解決早稻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該鎮鬧坪村種田貧困戶朱文友樂呵呵地說:「國家政策好,種植早稻田有補貼,我對種田更有信心了,我家的親戚在外務工,他們的田全部由我包下來種了。」鬧坪村第一書記袁海雲也說:「現在種田既有兜底政策和補貼,又有各方的周到服務,農民種田沒有後顧之憂,種田積極性和預期收入很高。」
三興鎮還加大整合資源力度,因地制宜、科學論證、合理規劃產業發展項目,積極引導群眾參與產業發展,不斷加強科學技能培訓,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今年一季度,該鎮通過各村扶貧合作社,流轉土地2000餘畝種植早稻,並成立12個技術服務指導小組,分片包幹,下到田間地頭指導早稻生產。
同時,三興鎮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幹部帶動性和扶貧合作社技術性,鼓勵有能力承包經營的貧困戶或種植大戶發展規模種植,帶動貧困戶140戶428人發展早稻、毛豆、油茶、雞、鴨、魚兔等種養產業,使76名貧困戶通過合作社實現穩定就業。
下一步,三興鎮將進一步強化舉措,狠抓落實,築穩農民種糧增收「壓艙石」,並通過早稻種植,增強農村集體經濟活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春耕春種
春耕春種
高城鎮:「政府重視,我們種糧大戶的信心更足了」
「政府對糧食這麼重視,我們這些種糧大戶信心足了,幹勁更足了」。4月21日,正在田地裡忙著的晏海根一邊秧苗一邊說道。「今年政府按100元/畝給農戶早稻獎勵,又對購買農機進行補貼,這麼好的政策,我可要抓緊幹了……」
今年66歲的老晏是高城鎮燒田村人。長期以來,由於山地限制,高城鎮良田稀少,多為梯田等分段農田,缺少大面積平整稻田,加上種植成本高、收益低,農民一直習慣種植一季稻。今年,在田裡忙活了半輩子的晏海根積極響應國家推廣雙季稻政策,承包300餘畝農田開始種植早稻。從採購化肥開始,到種子消毒、浸種催芽,再到播種覆膜、大棚秧苗,他卯足幹勁,搶抓時令節點。為提高耕種能力,晏海根還籌資20餘萬元購買2臺土地耕整機、1臺插秧機,幫助他人進行土地耕整100多畝。
「老晏經驗豐富,他不僅帶領我們種糧,還幫助我們增收,我們心裡十分感謝他。」村上的貧困戶老張說道。去年,晏海根籌資40萬元,成立萬載縣努發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穀物250畝,養殖稻田魚160畝,魚蝦50畝,動員6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一起幹。如今他們都實現穩定就業,每戶平均增收4000至8000元。
在春耕進行之初,晏海根在進行引水平整耕地時,發現因水渠堵塞,地勢不平整,他承包的農田中有70多畝耕地難以引水,眼看就要耽誤農時,晏海根著急得不得了。得知這一情況後,該鎮幹部立即調來挖掘機和抽水機,經過2天晝夜不停工作,水渠引水問題終於解決了。「這真是幫我解決了燃眉之急呀,大家都來給我出主意、想辦法。」說起這些,晏海根感激不已。晏海根不光自己承包農田進行早稻規模化種植,作為村民小組長的他還挨家挨戶上門發動鄉親們種植早稻。如今,燒田村村民在他的帶領下種植早稻的積極性都很高。
「最近雨水多,風又大,我要到田裡排水、補地膜了,一定要確保今年早稻秧苗不受影響」。說完,晏海根又一頭扎進田間地頭。
春耕春種
大家都在看
1、
2、
4、
5、
來源:鄧龍華、黃茅鎮、三興鎮、高城鎮
監製:王慎啟
獻愛心點這裡
↓↓↓
不聚集
少出門
戴口罩
勤洗手
多通風
......
讓我們再堅持一段時間
勝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原標題:《【航拍】萬載黃茅、三興、高城等地一片「綠油油」......》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