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潮流領域!做時代最需要的信息技術人才,就來這個培養搖籃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在信息科技的引領下,這個時代發展的車輪轉動得越來越快,無論從個人發展前景來看,還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責任來看,信息技術領域都是焦點所在。這樣的時代發展浪尖,要不要站上來?不妨來了解一下為社會輸送了眾多時代人才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學校以工為主體,工、管、理、經、文、法6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擁有41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2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專業3個。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9%以上,接收學校畢業生最多的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全部就職畢業生比例達到31.75%。

今年,學校新增三個招生專業,分別是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慧、翻譯專業,其中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慧專業以「勤信實驗班」的形式招生。

智能感知工程專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傳感器技術深度融合,藉助於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培養能在智能檢測、智慧醫療、智能交通等相關領域工作的高素質專業人才。

人工智慧專業採用「雙語教學+英文教材+外教」、「2+2+1」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依託導師制,老師與學生1對1指導交流,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人工智慧競賽,大三起出國培養。

翻譯專業依託信息特色,著重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翻譯質量和效率的能力。教育教學過程將充分利用我校信息學科優勢,利用多個網絡化、信息化教學平臺實現「翻譯+信息」,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培養目標。

7月22日19:30—20:30,北京日報將邀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招生辦發言人溫源老師、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兩位校友北京佰能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立剛、北京創新愛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利軍走進「帶你看高招」直播間。

學校有哪些優勢特色專業?今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招生政策是什麼樣的……這些考生和家長對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最關心的問題,都在今晚的直播裡為您一一揭曉。同時,還有畢業於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優秀校友現身說法,為網友講述在校學習的經歷,帶來更多學習生活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信息。

屆時,來自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老師將在直播間與網友互動,為考生和家長們答疑解惑。帶上您對今年高校招生的疑惑,來北京日報快手直播間與高校老師互動交流吧!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論壇在北京舉行
    與會嘉賓高度肯定了中央財經大學在財經法治人才培養上的理念、定位和措施,圍繞財經領域法治建設以及企業發展對法治人才的需求與趨勢,財經領域法治建設對法治人才知識、能力、素養的要求,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對法學院知識教學課程設置的要求,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對法科學生在校期間實踐能力培養要求,財經領域法治人才培養中加強校企合作的具體路徑與措施,財經領域法治建設以及人才培養中的其他重大問題等6個方面展開。
  • 5G時代,培養「數位化技術人才」
    論壇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48家高水平院校共同發起,旨在構建深層次產教科長期協作平臺,以「高端論壇+X基地」模式,共同促進 5G+ 數位化人才培養。計劃到2025年,培養100萬具有數位化能力的技術工匠,形成500家優質單位參與的示範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論壇組織。
  • 校企合作丨打造IT人才培養的搖籃,助力矽谷學子高薪就業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推動校企合作的延伸,培養更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讓畢業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就業方向。在經過嚴格考察後,2020年7月15日,長沙昂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與我校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網際網路+教育:融合信息技術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重構
    針對傳統人才培養體系相較於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諸多不適應,教育信息化戰略推進的基本策略應該是:不只是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某些教育教學環節或內容,更是致力於通過全面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從整體上系統重構學校人才培養體系,以培養符合21世紀人才質量觀的全面、個性化、自主發展的學生。
  • 網際網路時代之下,大數據專業技術人才培養!
    大數據人才有非常廣泛的適用範圍,有著巨大的社會需求,大數據人才的就業囊括生物、醫學、金融、經濟、教育、政府等各個方面,只要有數據的地方,大數據人才都可以在其領域施展才華。但是現階段培養大數據產業人才方面,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難以達到社會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
  • 蘇東林院士:教師要培養敢為人先的人才 做國家最需要的事
    在談到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時,蘇東林認為,一名好老師首要的是愛國、敬業,要以德樹人,應當做學生的典範,傳達積極向上的思想、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科研團隊裡,蘇東林經常是每天來實驗室最早、走得最晚的一位。在學生的眼中,做起學問來的蘇老師又嚴謹又拼搏。她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科學理念浸潤在每一位學生的心中。
  • 人才培養要向重點製造領域傾斜
    統計顯示,當前中國製造業十大重點領域對人才需求量巨大,例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才缺口為750萬人,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領域人才缺口為300萬人,電力裝備領域人才缺口為411萬人,新材料人才缺口300萬人,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人才缺口25萬人等等,而這些重點製造領域曾誕生中國核電
  • 熳點教育:烘焙實戰型人才的搖籃
    原標題:熳點教育:烘焙實戰型人才的搖籃由於西點越來越受消費者們的喜好,被譽為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具有無限的商業前景,作為一個舌尖上的黃金產業,其未來發展前途不言而喻,熳點教育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快人一步抓住先機,以培養精通西點製作,懂經營、善管理,並具備創業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 培養新時代合格的水利電力類高技術技能人才
    所以,這個專業女生大有可為呦。」工程造價專業王曉彤老師開心地說。為什么女生容易出成績?王老師進一步解釋,「因為女生從事資料員、造價員等崗位,做業內、搞資料,又比較細心,從而對行業了解全面,進而鍛鍊快、發展好,很容易嶄露頭角。」
  • 溫州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電子信息高素質人才
    隨著社會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深入,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飛速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電子信息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現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各個行業對電子信息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 清華大學是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是嗎?
    昨天,小編在XX問答裡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清華大學是不是為美國培養人才的搖籃?這個問題,看似很可笑,其實也很可悲,清華大學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怎麼說是為外國培養人才?但是想一想,又發現不少清華大學學生確實是在美國效力,好像也是對的。是嗎?
  • 國內「最熱」4大工科專業, 大學四年苦成狗, 畢業工作好找還高薪
    工科院校作為「培養工程師的搖籃」,成為了眾多學子報考的夢想,而工科擁有近百個專業,大部分都是好就業熱門專業,尤其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自動化等專業,非常受理科生的青睞。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國內「最熱」4大工科專業,大學四年苦成狗,畢業工作好找還高薪。
  •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在邵陽學院舉行
    「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紅網時刻邵陽11月19月訊(通訊員 毛輝 餘曉冬 麻譯支)11月17日,在湖南省邵陽市寶慶山莊「新時代高等教育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論壇現場,氣氛格外熱烈。邵陽學院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做了題為《培養新時代創新型人才》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們的工科教育既要服務現有產業,更要面向未來產業」,中國正在進入創新驅動的轉型階段,發展新經濟需要創新型人才。作為學校最主要的「產出」,辦大學一定不能忘了人才培養的根本職責。
  • 數位化時代的金融人才培養
    比如,銀行的零售信貸業務,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傳統的信貸審批流程被得以徹底改造,風控技術手段更新換代並儘可能前置,信貸專家的經驗很大程度上被人工智慧取代,在這個領域,大部分人工審批官的工作被機器取代,取而代之的是模型分析師的需求大量增加,掌握量化分析、機器學習、大數據處理的新型人才收到追捧。
  • 慕課網瞄準企業人才需求, 幫你實現高薪就業目標
    沒有技術,就沒有崗位。技術含量高低決定著收入水平高低,企業將通過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決定對人才的使用。然而,專業人才的缺失也是不容爭議的事實,人才高薪難求,是當下網際網路行業面臨的尷尬境遇。究其原因,主要在於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的產品、機遇、挑戰等都是前所未有的,而多數企業培養專業人才的意識較為滯後,企業內部培養體系也不完善,外部專業化的培訓機構更是難求。正因如此,慕課網憑藉其前沿的教學理念和極具特色的課程設計成為網際網路在線職業教育培訓行業中的佼佼者,備受職場人士的認可與青睞。
  • 四電四郵:培養中國IT界全方位人才的搖籃,畢業堪比「香餑餑」
    IT,即信息技術,自有IT專業以來,它就一直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並且可以預見未來也必將會經久不衰。IT類專業主要包含四大學科,即: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目前國內共有八所以IT為核心的專業高校,被統稱為四電四郵。
  • 地圖研究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院士:未來需要跨領域跨學科人才
    地圖研究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院士:未來需要跨領域跨學科人才 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實習生 鄧依雲 2018-08-16 09:18
  • 新工科,打造培養「大國工匠」搖籃
    三是加快建立多樣化、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我們的教育對象不斷發生變化,教育管理也就需要不斷變革,提供給學生更多選擇和自主發展空間;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還要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給學生提供更多新穎的教學資源,促進其提升學習效率。四要加快國際化工程人才培養。
  • 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發展聚焦信息技術:應從小培養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
    我的觀點是,高中信息技術既是全體學生提升信息素養的必修科目,也應該成為大學相關專業選拔人才的重要依據,建設好這一學科就是對時代和國家發展要求的正面回應。CCF組建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發展委員會來主動研究基礎教育中的這些問題,是非常及時的,相信中小學的計算機教育將得到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黃榮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可以從多個方面考慮推進中小學計算機科學教育。
  • 建築表現專業高薪就業
    作為全國知名IT培訓學院——河南新華電腦學院全面承接了國家新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工程,通過深入的專業需求調研和崗位設計分析,重磅推出建築表現專業,受到了廣大初高中畢業生和家長朋友的熱烈關注,諮詢報名十分火熱。  需求持續旺盛  建築表現專業薪資高漲  隨著信息技術和數字藝術的發展與綜合運用,建築表現逐漸走進日常生活,商業價值也越來越高。